第37章 不在乎吴宇森,装最大的b(第2/2页)

“我邀请吴导出席我的首映礼,他如果给我发出邀请,我也会去他的首映礼。”

“吴导的《赤壁》同期同日上映,我欢迎,一块做大市场。”

“吴导不来,我也理解。”

“我先把档期定了,就当让让老前辈。”

“尊老爱幼,是我们的传统美德。”

得到采访机会的记者,听的欣喜若狂。

这阴阳怪气的味道,肯定是爆炸性新闻。

他接着问道:“如果吴导《赤壁》和你的同期上映,你有压力吗?”

沈三通道:“电影方面,我敢说第二,谁敢说第一?”

记者傻眼了,这种说法也太有争议了。

沈三通票房第一不假,但是电影又不是只算票房。

说完这句话,沈三通笑了笑:“开玩笑的啦!”

记者:“……”

怎么觉得有点熟悉,几年前沈三通好像也是这样自诩过龙头。

沈三通忧心忡忡说道:“我压力很大。”

记者来了精神。

沈三通道:“我很怕,怕我不能承担自己的电影使命。”

“吴导,我不把他放在眼里,不对,应该是,我不把他当做对手。”

“也有点不对,我没有不尊重吴导的意思哈。”

记者:“……”

就差指鼻子骂了是吧。

沈三通一脸认真道:“我的意思是我只是不喜欢解构的风气。”

“什么都解构,曹操成了偶像人物。”

“不是说曹操没有贡献,他也有,限制门阀之类的,也对制度有思考。”

“但没有蜀汉,三国和其他王朝末期没有区别。”

“没有蜀汉,是不会有那么多人关注三国的,三国就没有那么大的影响力。”

“有了影响力之后,就嫌弃蜀汉了,觉得蜀汉不够爽。”

“文学创作是这样的,给白的变黑,让黑变白偶像化,很有传播效果。”

“解构起来很带劲,弄到最后诸葛亮刘备好像和曹操没有区别。都一样。”

“能一样吗?想突出曹操,你让曹操在东汉末年的时候,也体恤民生,也喊出‘以人为本’。”

“一千八百年前,没有做到,那就是没有做到。”

“历史也给过国党机会,它没有做到,现在叫魂,我觉得挺恶心的。”

“一寸山河都不能少,在当年可不是这样。”

“不说边疆,就是所谓的汉地十八省,他运输大队长能实控几个?”

“是谁不顾自己的名誉,就算是赖着不走,也要把土地要回来,利用当时的国际形势,把东北土地收回来。”

“又是谁一步步扫荡全国,实际控制了我们现在的国土?”

“肯定不是国党。”

“我要对抗是这种解构思潮,解构,解构,弄到最后,好的坏的都一样,曹操和刘备诸葛亮一样,肯定不行啊!”

“《赤壁》档期对撞,我是真不在乎。”

好吧。

记者要承认,这个逼让沈三通装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