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致敬经典!吴宇森SB!(第2/2页)

“创作方面,大体上遵从《三国演义》进行,因为它广为流传,大家也能接受。”

“不过既然是电影,过于戏剧化就不行,会显得不真,很假。”

“有些虚假的,影响电影呈现的我进行了舍弃。”

“也有些,如舌战群儒和草船借箭,适当进行了保留。”

“草船借箭历史上,和孙权有关,和武侯没什么关系,不过为了塑造武侯形象,让武侯角色更亮眼,给了武侯。”

“当然,我也没有弱化周瑜,他不是小肚鸡肠、嫉贤妒能的角色。”

“而是胸襟开阔,有勇有谋的真英雄。”

经纬顺势问了扮演诸葛亮的周杰,和扮演周瑜的陆毅。

然后把话题拐回到沈三通:“沈导,我感觉到周瑜和武侯是双强格局,你有专门做这方面设计吗?”

沈三通承认:“历史上赤壁之战,周瑜是主角,武侯的作用没有周瑜大。”

“演员方面,周杰演技更强,爆发力更足。”

“陆毅演技差一些,但是历史有加成,这样就有了平衡。”

经纬打趣一番陆毅,演技还有提升空间,又问道:“我看曹操也进行了特殊设计?”

沈三通道:“是的,电影里也交代了,赤壁之战前,曹操统一北方,威势很强。”

“其实这部戏有两个双强格局,孙刘联军的周瑜和诸葛亮,是一个。”

“然后孙刘联军,和曹操,又是一个双强格局。”

经纬道:“我看还参考了其他人物?”

沈三通道:“《大决战》里的运输大队长,设计上也有致敬的意思。”

经纬问陈道明:“陈老师当时接这部戏的时候,沈导有没有说过这个角色还有喜剧的一面?”

陈道明道:“说过,我一开始接到试镜,还很开心,一听这个安排,我本来演上大片的快乐,一下子没有了。”

经纬惊讶问:“陈老师也要试镜?”

陈道明道:“沈导要求很严格,要不然电影也不这么好。”

经纬问沈三通:“沈导,《赤壁》中的角色你最喜欢谁呢?”

沈三通道:“基本都很喜欢,像孙权,历史评价不会低。”

“关键时刻撑住了,换成庸人在位,直接投降是很有可能的。”

“晓明演的很好,把勇敢和果决演了出来。”

经纬问:“最喜欢的呢?”

沈三通笑了笑:“当然是武侯。”

“我一直在说,三国这段历史是因为蜀汉而璀璨,有那么大热度。”

“现实中武侯在我们国家很多地区,如神祇一般的存在,甚至国外一些地区,都有重要的影响力。”

“包括我们今天在武侯区,不远处的武侯祠,君臣同祭祀,我想,不能用武侯开玩笑。”

下面的老徐一听,说的很好,没忍住,喊了一嗓子:“吴宇森SB!”

又想起好几声类似的声音。

“吴宇森SB!”

经纬傻眼。

沈三通也是一惊,难道请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