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许晴!巨龙!发声!(第2/4页)

其他人也是纷纷附和。

沈三通不算吹捧,这个时期舆论对主旋律糟糕。

主旋律公认的不赚钱。

用明星来吸引观众关注主旋律,不完美,但确实是很好的方法。

不能用后世的眼光来看,十年后的舆论和现在不能比。

尤其是一通组合拳,P2P,大学生创业之类的,把年轻人打的头破血流。

孩子疼了找妈妈。

主旋律成了真正的主旋律。

然后,主旋律电影被玩明白了,一些人往里面加私货。

成为了洗白、捧人的工具。

甚至出现了,脑子正常的主创,和资方沟通,现在的年轻人都很了解历史,能有共鸣。

但是制片人就是要求,让主旋律,让重大事件题材电影看起来不像是重大事件题材电影。

工业电影也是。

吴京和郭帆,一人一部电影,让观众认可了工业电影。

然后就有人自己贴金,用外国的特效团队,电影里各种优化没做好,敢吹国产工业天花板,脸大的不行。

而《建国大业》是从0到1,把主旋律品牌做出来。

爱国电影卖票收钱,就是千金买马骨,告诉影视公司这个赚钱的。

吃饱喝足,散场。

《建国大业》主要场景在怀柔影视基地摄影棚取景,有些演员直接回家。

许晴找到沈三通:“我车坏了,能不能载我一程?”

理由太烂了,沈三通什么人,说好了不开黑车。

“你这车不黑,不是,也没坏啊。”

沈三通还是帮了许晴一把。

就算春天的季节到了,晚上也是冷,冻坏了不好。

许晴没话说。

失算了,年轻人并不腼腆。

差点把车给开坏,日复一日地磨合,马力强劲,汽缸差点拉丝了。

两天后。

沈三通前往青岛。

飞机上。

沈三通在小本子上写写画画,他又有了新的想拍的题材,航天题材。

月初,嫦娥一号卫星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科技人员的精确控制下,准确落于月球东经52.36度、南纬1.50度的预定撞击点。

沈三通想从中生代研究员的视角,来书写这段故事。

现在不好拍,可以先写个剧本大纲屯着,等到以后登月节点到来拍出来。

很多节点性事件,值得去记录和拍摄,沈三通打算找到一个商业化路径,来去实现这种题材。

青岛。

三通娱乐建了影视基地。

其中有一座20米高,80米宽的摄影棚,全世界唯一一座。

技术人员在一座巨大的龙爪之前介绍:“龙爪的镜头,已经完成了三分之一,十一月之前能做完。”

沈三通望着眼前的龙爪,十五米高,光是一根指节,就有一栋楼高,完全是超级巨物。

“不要着急,一定要精益求精。”

韩三平养的是电影开头的龙,沈三通是真的要造一头龙出来。

他在沿着认定的道路不断往前走。

在他心里,所有现代企业,最后比拼的都是工业能力。

好莱坞可以毫不费力的碾死港岛功夫片、警匪片,是因为美国强大的工业能力。

而电影技术,光靠特效是不行的。

电脑特效只能“以假乱真”,永远无法做到真实。

在电脑特效最初阶段,对于所有观众来说这很新奇,但是看的多了,就会觉得很假。

不是画面不绚丽,但是缺少了真实,缺少了一分震撼人心的力量。

沈三通如今也算功成名就,但依然保持一颗观众的心。

他始终记得,看完《流浪地球》之后,不只是故事、格局碾压了好莱坞电影,光是电影场景,就显得好莱坞电影很无聊。

《流浪地球》并不完美,但有真实感。

这种真实感,光靠电影特效做不出,是生产车间、产线,是工业基础在支撑。

后世《封神》《749局》的导演们很可笑。

崇尚外国的电影技术,却不肯低头看看自己国家有什么。

沈三通要和中国工业一块进步。

从一个龙爪,慢慢的造出一条上百米的巨龙。

造奇观。

给观众最大视觉冲击力。

这头龙,至少十年才能养出来,但沈三通愿意等。

养成之后,没事就拿出来在电影里溜溜,算是独特的电影招牌。

竞争,靠的是比较优势。

沈三通玩的就是真实,他现在一方面来进行电脑技术的积累,另外培养实景人才。

以后的电影,保持一定比例的实景拍摄,让电影更具真实感。

现在还不明显,再过个几年,中国工业升级,生产车间和产线完全是傻瓜式操作。

只要想,就能很低成本拉起一条产线。

一部电影制作,背后有一条甚至几条产线支撑。

随拍随建,拍完就拆。

好莱坞哪怕不魔怔,不政治正确,也没法和中国电影竞争。

美国工业空心化,咬牙去做,成本太高,没有产业集群优势,做不动随取随用的拉出产线。

这是硬实力的差距。

沈三通又参观了几条正在造的小龙,两三米的模型,提了要求:“骨骼,到筋骨、内脏、血肉,就当真的造出一条龙。”

随后,又前往了《精绝古城》的道具车间。

负责人介绍:“每一个细节我们都精益求精,沈导,你看这红犼,每一根毛发我们都要求真实,保证在明年开机前做好道具准备工作。”

沈三通道:“电脑技术也要跟上,最终结果要呈现在电影里,接受观众的检验。”

考察了各项工作进度,没有什么问题。

《精绝古城》的怪物,红犼、霸王蝾螈、人熊、火瓢虫、猪脸大蝙蝠、草原大地獭、沙漠行军蚁、黑眼怪蛇、尸香魔芋,还有女王古墓,各种道具都在有条不紊的制作。

沈三通很满意,他如今的工作安排,排到了两三年之后,很多都要前期准备。

03月14日。

沈三通和糖糖闺蜜杨幂一块看了《七龙珠》。

包场。

和杨幂只是简单看了电影,聊一聊项目。

没做其他。

《泰囧》的小秘书让杨幂饰演,《风声》里也给她一个出镜角色。

“不好看。”杨幂锐评。

沈三通一针见血:“傻逼电影。”

美国很重视国内市场,比很多人想象的还要重视。

《七龙珠》在国内上映,还要早于美国。

全球销量高达1亿八千万册,堪称全世界销量最高的漫画,在如此原著基础上,二十世纪福克斯拍摄的电影,很失败。

北美票房扑街,中国、日本也扑街了。

倘若美国大片能始终保持《功夫熊猫》的水准,中国电影早就被杀的片甲不留,《功夫熊猫》是真的有点东方内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