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领跑国庆档,早已有之(第2/4页)

扬子混了多年娱乐圈,知道这个圈子什么样,捧高踩低算好听的。

在不少人眼里,他依然是个圈外人,别人都在看他。

所以深知场面的重要,有些钱花了,其实反而省钱了。

没有排场,没有相应的配置,由此引发的麻烦才是大麻烦,把钱坑光了,电影一坨屎,在这个圈子不少类似的事。

正是有一定配置,李连傑才会同意加入。

李连傑光凭借钱请不过来,砸钱的话,直接成了冤大头。

为了拉来李连傑,经过多次沟通,再加上双方在其他方面也有交情。只凭交情不行,扬子清楚对方有过深思熟虑。

李连傑是电影圈老人,是要保票房的,单纯土财主用钱堆,或者攀交情,他是不会同意的。

匹配了他咖位的拍摄团队,再加上给足片酬,才答应加盟。

同样,扬子也知道观众喜欢特效大片,所以宣传上号称电影中共有1500多个特效镜头,镜头数量不输于三通娱乐主打的电影。

一点都没说谎,没有说电影最后呈现,而是镜头数量,这一点绝对不输!

扬子也演过不少戏,对于娱乐圈有过观察,他对自己很自信。他的平均素质,是要超过电影圈。

至少他常识方面不差。

结果扬子傻眼了,小看了这个圈子的无耻,说好的事,完全当做放屁。

电话响起,扬子看了看,是于冬的,接了电话。

等他挂断电话,黄圣依问了句。

扬子摇了摇头:“不是三通娱乐。”

“我们干了吗?”

《诛仙》剧组,不知不觉到了十月,沈三通有空的时候,也会看一下国庆档。

听到沈三通的提问,负责电影方向的助理,不用他详细说明问题,仅从察言观色就知道他在问什么,立刻回应:“光线那边,我们有自己节奏。”

当然,暗中助推就不用多说,他是知道沈三通有道德包袱的。

沈三通挑了挑眉,光线有些不讲究,但也无可厚非。

三通娱乐的戏,双方有竞争,也是在一个规则之下,光线不会破坏规则。

可是对于扬子就没什么好说的。

电影圈以及娱乐圈非常排外,光有钱可玩不转。

扬子家庭没有吹的那么牛,零花钱两亿之类当然不可能。

但也很好了,至少不是骗子,是做实业的。

只是来钱没有娱乐业,或者炒作天珠来的快。

扬子直播带货也是如此,做实业没有直播来钱快。

如果不做重资产,不自己弄仓储搞品控,只收摊位费和抽成,成本非常低。

没日没夜的做工厂,要和银行、客户打交道,工人的工资、设备耗损、租金水电……每天睁开眼,几十万几百万甚至更多的钱没了。

扬子家里的生意,在社会地位、影响力比干直播强不假,但是来钱快以及难度方面,真不一定比扬子舒服。

来钱那么容易,谁也不愿意放下。

所以扬子拼了命的也要维持热度,上节目离婚。

什么事掺和进去了利益,基本上没有真的。

各种通稿黄圣依惨,扬子蹭黄圣依热度,也就是给女观众提供情绪价值。

扬子的条件,对于黄圣依来说,是非常好的选择。

他长相又不差,可以说端正,家庭条件也不错,不是家族事业的继承人,但也有一定股份,地方上有影响力。

当然,不代表沈三通洗白扬子。

沈三通不是洗白谁,就好比对郭小四,他有点冷眼旁观,有暂时进步意义,有使用价值他就用,可骨子里带着重生者的冷血。

扬子的问题不是装逼,而是捞偏门。

李连傑接拍了程小东的《白蛇传说》,和徐克新戏《龙门飞甲》,拍摄时更是在两个片场间奔波。

李连傑在国内领衔主演的大片,票房成绩不错的只有沈三通介入后的《投名状》,之后又和陈可辛合作了一次,票房惨败。

国外拍的几部也是评价不高,急需巩固身价。

除了稳固咖位和身价,也有和扬子臭味相投的原因。

扬子玩收藏玩天珠,李连傑也迷这些东西。

沈三通看了看国庆档票房表现,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

《谍影》领跑。

如今三通娱乐旗下有厂牌经过几次变动,基本稳定下来了。

原来的火车头电影、七十二变、前锋电影、小妖,是从类型进行命名,现在是从投资规模进行分类。

规模以上,保留三个厂牌,火车头、天罡、地煞。

火车头厂牌含金量进一步提升,只有三通娱乐重点关注的重头戏,一亿以上的大制作,以及具体开创性质的中小制作,才能冠以火车头厂牌。

而中小制作的冠名火车头,需要沈三通亲自看过,亲自点头。

火车头作为三通娱乐的拳头产品,也是品牌价值所在,宁缺毋滥。

天罡,是指一亿以下,五千万以上的中等规模制作,可以给予这个厂牌。

而地煞,是五千万以下,一千万以上中小制作。

天罡地煞都源自最初的七十二变厂牌,只是为了满足三通娱乐发展需要,进一步细分。

规模之下,前锋和小妖还保留,依然是一个探索先锋艺术或者技术,另一个是恐怖小成本。

还有青春校园类型电影的夏日柠檬等等厂牌。

三通娱乐的体系正在逐步成熟。

一个新人导演,想要执导大制作,要先拍出口碑不错的百万级电视电影,然后几百万级别的小成本院线电影,可以是青春校园,也可以是恐怖片。

成绩不用大爆,但也要保本,至少不赔,赔的话,要重新开始积累。

然后千万级别的中小制作,有几倍收益可以直接往上,没有的话要积累,往上到地煞位置。

地煞打通就是天罡,能够执掌五千万以上的中等以上制作。

和《白蛇传说》《画壁》同期上映的《谍影》,份数天罡。

《潜伏》导演姜伟在《风声》后的第二部谍战电影,黄晓明主演,投资额五千万左右。

本来半只脚踏入天罡,半只脚在地煞,之所以能够进入天罡,一个是姜伟有《风声》成功打底,再加上黄晓明经过《跑男》《盗梦空间》跻身顶级男明星行列,所以挂上了天罡之名。

《谍影》这部戏,沈三通没有亲自过问,只是做了简单指示,要把剧本做好。

剧本写作是电影制作流程成本最低的一个环节,属于前期筹备阶段。

电影没有正式拍摄,想写多久都行,一旦进入拍摄阶段,每一天花钱如流水,一天的成本就能超过剧本成本。

剧本是基本功,但是当下电影行业普遍做不好,因为干扰因素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