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以我为主,贴脸开大(第2/3页)

巴里·梅耶提醒:“诺兰没有抄袭你,扎克·施奈德的能力也超乎你的想象,你不了解我们好莱坞的电影工业。”

沈三通没有纠结争议:“其实不管是诺兰还是扎克,走的都是一条死路,也是我不看好黑暗骑士三部曲的原因。”

“漫威的风格轻松娱乐化,通过幽默对话和明亮的视觉风格吸引广泛年龄层,尤其是家庭观众。”

“而诺兰给DC电影宇宙开了一个坏头,暗黑严肃,观众不会喜欢,诺兰自己也会很累。想要在暗黑中找到一条通俗的叙事,要求更是高。”

“如我所说,漫威电影的路越走越顺利,随便找个爆米花导演,至少能保证下限。”

“DC就很困难,你们选择了一条越走越困难的路,需要个性强烈,而又能够包裹住自己个性,同时处理好深刻话题和通俗故事的导演。”

“这样的导演,纵观好莱坞也没有几个,能做到的恐怕也不会执导超级英雄题材。”

一席话之后,杰夫·比克斯和巴里·梅耶进入了第二阶段,从愤怒变得有点沉默。

如果是其他人讲这些,道理再多,他们也不会在意。

但沈三通是和他们同一位格的,甚至他们都要低一点。

他们是打工人,沈三通是第一代创业者。

没有被他们的叙事驯化,不是为了保护自己基业,为了成为老财战战兢兢第一代创业肥猪,沈三通后面有个实体保护。

平等的交谈才能碰撞思想,沈三通的话难听,但却很难否认。

漫威电影走过了最困难的时候,确实有一种轻松写意,越来越好做。

反观DC电影,每一步都很沉重。

巴里·梅耶作为影业负责人,更有深刻体会,诺兰确实有才华,借此迈入了顶级大导行类,可也导致蝙蝠侠导演风格大过了角色风格。

漫威电影却是角色优先,注重情感共鸣。

将英雄立体化,钢铁侠的成长、雷神的自我救赎等角色弧光清晰,观众易产生情感投射。

同时演员与角色绑定,小罗伯特·唐尼、克里斯·埃文斯等演员与角色高度契合,成为文化符号。

而DC电影角色工具化,缺乏深度,诺兰的蝙蝠侠当然经典,但是诺兰只是导演,如沈三通所说,缺乏一个凯文·费奇一样的把握基调的人。

漫威导演在框架内发挥,制片人中心制,凯文·费奇作为总舵手,协调导演创意与商业目标。

DC这边因为诺兰的成功,更看重导演的个人风格。

而扎克·施奈德的超人,人物核心没有一个优美的弧光,超人反复纠结于身份认同,但没有实现升华,缺乏情感支点。

杰夫·比克斯看向沈三通:“你想要什么,你又能给我们提供什么?”

沈三通直言不讳:“我看好超级英雄电影的未来。”

巴里·梅耶客气问:“能说说吗?”

沈三通道:“一来好莱坞原创IP正在枯竭,二来你们现实过于沉重,制造金融危机的华尔街没有受到惩罚,现实中没有乐土,观众当然希望在幻想作品中有个寄托。”

杰夫·比克斯不再说话,只是默默吸了一口氧。

巴里·梅耶握了握拳头问:“你是想要和华纳合作?”

沈三通反问:“好莱坞因何而强大,你们还记得吗?”

不等他们回答,沈三通自顾自道:“曾经的好莱坞是全世界电影的最高峰,是金字塔的塔尖,是全球电影人追逐的梦想之地。”

“过去的香港、日本、法国、英国,全球影坛百花齐放,你们可以源源不断地从全世界吸纳最优秀的电影演员和电影导演。”

好莱坞作为名利场,就是美国的一个侧写,其他国家或地区,就像是下界,渴望飞升。

成龙、李连傑、章子怡、杨紫琼等等,在华语影坛闯出偌大名气后进军好莱坞。

有的折戟沉沙,有的最终留了下来。

在华语影坛出名的导演,吴宇森、张艺谋、徐克、李安等在“下界”闯出名头,然后“飞升”到好莱坞发展。

徐克出师不利,吴宇森为好莱坞带来的暴力美学,有过高光时刻,李安适应的最好,在好莱坞功成名就。

相比于台前,幕后其实更关键。

刘家良、袁和平、元奎、罗礼贤等一批武术指导让好莱坞动作片更新换代,带来技术与活力。

当年大陆也有,白灵和陈冲,家喻户晓,也“飞升”了。

好莱坞跟欧洲电影联系更为密切,“飞升”更为方便。

大量欧洲的知名演员、导演去往好莱坞发展。

饰演汉尼拔的英国演员安东尼·霍普金斯,出演《西西里的美丽传说》的意大利演员莫妮卡·贝鲁奇,拍摄《第五元素》的法国导演吕克贝松。

也包括诺兰,他是英国导演。

杰夫·比克斯缓了缓,自豪道:“好莱坞是娱乐圣地,梦想之地。”

“但你们毁了一切。”沈三通说。

杰夫·比克斯又不说话了。

沈三通说:“正是一批一批从世界各地进军好莱坞的优秀演员和导演们,铸就了好莱坞的辉煌,为好莱坞带来了创作活力,也成为好莱坞制作优质影片的创作源泉。”

“而作为金字塔塔尖的好莱坞亲手摧毁了你们的地基。”

“欧洲电影凋敝,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这些当年的欧洲电影大国,如今票房榜上是清一色的好莱坞大片。”

“日本电影则靠着动画片苟延残喘,票房榜上唯一有能力跟好莱坞大片竞争的只有动画电影。”

“韩国电影只能剑走偏锋,拍一些黑暗流,沦陷只是时间问题。”

“全世界,能在好莱坞大片攻势下,保留一定电影市场的,仅有我们和阿三。”

杰夫·比克斯道:“那是它们脆弱。”

沈三通说:“好莱坞胜利了,同时你们也输了,没有了活力。”

杰夫·比克斯觉得自己还是沉默为好,喝一口茶。

西方世界的尽头是阿三,精神世界上阿三俯视西方。

所以阿三自成一派,电影人不跟好莱坞往来。

中国新生代电影人以后在国内发展挺好,也不愿意去好莱坞。

最大关键是,“飞升”越来越像是一个骗局。

早前“飞升”了还有个机会,现在纯粹是掐尖把人废了,用最好的人才去刷盘子。

《凡人修仙传》这样的小说沉寂,大概也和此有关。

后世加入飞升骗局元素,现实源头也在于此。

美国影响力确实很大,当它文化衰败,连网络也变得疯狂、扭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