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也没封杀啊!(第2/2页)

“即便欧洲一些国家仍然认为美国是暴发户,是粗俗的,但是依然臣服于好莱坞文化。”

“从诺兰的《创始之梦》抛开他抄袭的争议,仅从故事来说,看似烧脑、晦涩,其实很是通俗。”

“我做《盗梦》的时候,有想过这种表现形式,但是我们团队讨论,还有经过研究,得出一个结论。”

主持人问:“什么结论?”

沈三通说:“我如果拍出来,会挨骂。”

主持人问:“挨骂?”

沈三通说:“《盗梦》上映后验证了我的猜想,我们的舆论上,有一股让人疯狂,甚至可以说把所有东西毁灭的倾向。”

“好莱坞大片,它们会接受叙事,也会帮助引导,理所当然。”

“对待国产片则是以另一套标准进行,同样的电影,不接受中国人拍出来的,觉得胡扯。”

“好莱坞的优势在于此,理所当然把自己摆在强势位置,而大部分国家的舆论媒体,宣传方面,下意识的认可。”

“当然了,我们自己有自主,我说的是其他国家。”

主持人回避了这个敏感话题:“所以你认为出海要面对不同文化的冲击?”

沈三通道:“好莱坞给我们提供了机会,美国电影市场,他们观众对于主打特效、3D,重技术轻故事的大片厌恶了。”

“观众是会成熟的,我们观众以后也会疲劳,其他国家观众也是如此。”

“问题在于我们能否抓住机会,能够提供自信的有生命力的电影作品出来。”

沈三通有一点没说,普世价值也许是骗人,但也是一种标准化观念。

好莱坞是推广美式价值的工具,某种程度也定制了标准,随着自由贸易形成的“大一统市场”。

从大的方面来说,美国是世界霸主,但是世界不属于它,不是理所当然属于它。

国际机构、贸易规则如此,文化领域也是。

如果中国做得好,好莱坞实际上是为中国培养市场。

从长期来看,哪怕前世也是如此。

主持人隐晦问道:“你是打算休息休息,充一充电,再重新出发?”

沈三通反问:“我没有停下,何谈再出发一说?”

主持人沉吟了一下,沈三通显然还是打算把一些人架在火上烤。

之前还能说沈三通本土叙事,闭关锁国,现在他和华纳合作了最主流的《神奇女侠》,还是主导的一方。

消息还没对外公布,但是风声有了。

而且沈三通也没什么过激反应,行动上老老实实。

越是如此,某些人压力越大。

主持人换了个问法:“有很多影迷担心你告别电影,毕竟以往产量很大。”

沈三通纠正:“我手头上工作多着呢!只是因为一些原因,专注于叙事手法和理论上的研究,但以后也有作品问世。”

“现在《精绝古城》不是正常上映吗,没谁封杀我吧?”

这话让主持人直接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