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民意
颜丹晨听了听助理和沈三通的沟通,再度震惊。
英国使馆官微被网友冲了,对方通过线下渠道施压。
等小助理走了,颜丹晨把沈三通手机收了:“这什么的,反应也太大了吧?”
“心虚。”
沈三通讲了讲《精绝古城》上映后,国外网友把BBC评论区冲了的事:“为什么它反应大,无非是害怕。当然也和舆论有关,之前这些官微在舆论场兴风作浪,现在被反冲了。”
颜丹晨问:“害怕什么?”
沈三通回道:“害怕我们强大,我们展现出来的精神面貌。”
颜丹晨道:“我怎么感觉行业内,似乎更怕吧?”
沈三通说:“这个是当然了,不仅是影视娱乐圈,其他圈子也怕,更怕。”
颜丹晨疑惑了:“为什么啊,一部电影,几句话有什么怕的?”
沈三通没说话,伸出手。
等颜丹晨给他端了杯茶过来,才接着说道:“心里没鬼当然不怕,有鬼的不好说。”
中国民意很重要。
比票选社会更为重要。
后世,人造民意很常见。
一个以前八竿子打不着的某些人物,频繁的出现在各种经济论坛,在媒体上侃侃而谈。
评论区出现什么大良心,说真话。
见过几次,懂的都懂。
比如某个医疗利益代表,播放量,各平台上亿播放量。
满屏的大良心,然后风一阵似的消失了,没人提了。
还有什么凤凰网搞的经济论坛,东北证券的付鹏,有段时间,跟揭露什么惊天大秘密一样。
有人搭台,有人唱戏,还有人请了托,各平台评论区买水军置顶点赞。
一套很标准流程。
把这种工具人定时推到媒体焦点,给大众吃苍蝇。
这些人无非是给某个利益群体充当喉舌,只是越往后,信息越透明。
经过几次洗礼,网友全当看小丑。
现在媒体还有影响力,一般通过媒体来做,目的差不多,只是手段不同。
颜丹晨若有所思:“那为何有人追着你,还有你旗下的电影不放?”
沈三通反问:“有比电影票房更真实的民意吗?”
一下子,颜丹晨被问住了。
电影是付费的,但又是大众艺术。
票房是需要观众真金白银付出的。
电影票房可比电视剧收视率更有说服力,也来的真实。
也比选票更值钱,因为这是花钱的。
沈三通徐徐说道:“他们讨厌我,特别是类型电影,《盗梦》《狼牙》等等,你看吧,现在揪着不放,以后也不会放。”
“五年,十年,十五年,依然如此。”
为何日后一些势力过了很多年,一直念念不忘《战狼2》?
《战狼2》用票房,用上亿的观影人次,狠狠打了不少人的脸。
第一,观众不讨厌主旋律。
第二,观众也不是刻板印象中的意识形态上脑,观众喜欢的是水平高的主旋律。
套着主旋律的皮,电影不行,观众一样不喜欢。
《战狼2》同期的《建军大业》,按照主旋律浓度来说,《战狼2》只是雾气,《建军大业》是雾气化液再化为固态,没有比它更浓了。
当然。
《战狼2》的现世,最尴尬的不是《建军大业》这类的,这种至少有可看性。
而是拿着好的主题故事,拿着先进事迹,最后端上来一坨……
观众不仅不爱看,甚至对主旋律产生厌恶、排斥,一想到主旋律,就想到说教。
《战狼2》最让这些人痛恨。
本来这些人可以说解释说,不是他们水平不行,而是这些类型不具备商业化潜力,观众不吃这一套。
《战狼2》这个说法不成立了。
再如《蛟龙行动》之后,也有怪论出来,说观众厌烦了主旋律,丝毫不提电影本身质量垃圾。
不外乎是有人在害怕真正的民意。
沈三通语重心长的对颜丹晨道:“现在你男人,实话实说,多少人盼着我死,还是内部的人。”
“本来好东西拍烂,随便找个理由就糊弄过去了,现在,不好糊弄了。”
现在严肃历史题材,往后有主旋律,有科幻片,有神话故事……
再往前古装大片也是如此。
把历史拍烂,因为不能证伪,归集于食材不好,题材不行,重复多了,也没人投资。
一个好的题材白白毁掉。
沈三通现在做的就是抓紧时机,陆川、冯小刚只是一个开始,他要推动行业出清。
主要时间来到了12年底,不管是国家发展,还是其他方面,都有了变化。
机不可失。
颜丹晨想起了什么:“姚晨现在很风光,还有活动邀请我,你觉得呢?”
沈三通皱眉:“正常活动我不管,你有自己的生活圈,但私下里,别和她走的太近,还有袁立,信乱七八糟东西的,不要接触。”
袁立也信了基督,作为娱乐巨头,沈三通消息渠道很多,只看他想不想知道。
圈子如今“亚空间”浸染非常严重。
沈三通自己也受影响。
08年之前,沈三通基本上只在作品上映时发声。
等到08年之后,“亚空间”的精神污染迅速加剧,不光力度、角度、打法,都有一个长足的进步,沈三通才频繁发声。
这一世,沈三通先做了微博,按道理来说,同一类的网站、应用只能存活下来一个,但是新浪微博还是活了下来。
故事需要逻辑,现实不需要。从商业角度说不通,但现实就是发生了。
恶之花(姚晨)无缘无故被捧,从她的个人立场来看,结合微博操作,微博应该属于第一代自媒体舆论导向的布局。
只是,布局的人,可能不是中国这边的。
舆论阵地,在中国网友还懵懂无知的时候,有些人,或者说敌人已经大摇大摆武装占领。
微博最初的域名,以及英文名是“Sina”,支那的音译。
但是要说恶之花,或者微博,一定是哪一家捧的,又不准确。
以恶之花来说,不是微博一家捧的,从互联网平台,到商品代言,再到影视资源,多个环节进行互动。
暗地里可能是某个部门,需要跟自己输出的价值观一致的作家、明星之类的名人。
这是CIA在冷战期间的一贯手法了。
很多被捧的甚至都不知道自己是谁捧出来的,只以为是自己真的牛逼,真的优秀,真的受欢迎,反而更加卖力的输出对方想要自己输出的内容。
当事人自己泡在一个环境之下,时间长了真的觉得马上就要“变天”了。
更有甚者,估计连变天之后要分什么职位什么蛋糕都想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