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哭笑之间断人吉凶,相面则晓人之生死。(第2/4页)

【我在太空开机甲:就是嘛!连那么窝囊的胡亥都登基过了,那按照礼制,他入葬时,岂不是也有帝王级别的黄肠题凑?真是便宜这个歹毒又蠢笨的家伙了。】

章台殿外。

胡亥被人押送在此地,等候天幕结束后陛下的召见。

他一开始听到天幕中自己对父皇尸身做出的处理时,知晓父皇定然勃然大怒,内心是惶恐不安的。

但是,等他被人一路带到熟悉的章台殿前时,他突然想清楚了。

若是他不得父皇召见,一直在宫内做这些杂役才需做的劳苦之事,才是真正的生不如死!

他需要一个面见父皇的机会。

大不了……他将错推到老师身上,若不是老师,他也不会生起篡改父皇遗诏的念头。

对,就是这样,父皇已经罚过亥儿了,应当要原谅他吧……

胡亥心里刚酝酿着待会见到父皇,该如何忏悔时,不料却听到了天幕这后世小辈对他如此放肆之言。

胡亥可怜兮兮的眸子中闪过了一丝阴毒。

哼,就算他的皇位是抢来的又如何?他终究是胜过了扶苏阿兄,成为了父皇最宠爱的孩子,当上了秦二世。

可惜,天幕的网友立刻就给他泼了一盆凉水。

【草莓甜心卷:怎么会便宜他呢?这家伙做皇帝没享乐几年就被逼着自杀了。而且他死后,还出现了极为戏剧性的一幕。那个西楚霸王攻破咸阳后,脾气冲得拽上天,烧了咸阳宫,杀了秦朝的宗室们还不解气。于是,他召集了军队,打算挖始皇陵泄愤。但是咱们老祖宗的始皇陵防盗措施好得很,哪怕他带着军队来找,掘地三尺,连墓门都找不到。

但是人家也是有毅力的,带着人挖呀挖呀,你猜怎么着,始皇陵没挖成,反倒是把胡亥的墓给掘了!军队先是洗劫了一下本就不多的陪葬品,然后那些没什么价值,不好拿走的,就一把火烧下去,连带着黄肠题凑,胡亥尸体之类的,全都给烧没了。】

什么?!

胡亥气得身躯都在颤抖。

他竟被那可恶的叛军反贼开棺毁尸了?!

章台殿的大臣们要不是顾忌着陛下站在面前,都想忍不住笑出声。

让你这个秦二世篡改陛下诏书,屠杀旧臣,这下遭报应了吧!

这西楚霸王歪打正着,反倒替他们出了口恶气!

【我在太空开机甲:欸?被毁了吗?可是我上次去西安那边旅游的时候,似乎还听说过胡亥的陵墓,纪念馆里好像还有赵高,李斯等人的画像呢。】

【草莓甜心卷:不是吧,朋友,你还特意跑去看了?】

【我在开封开机甲:拜托,去西安当然是瞻仰始皇的!谁会放着恢宏的始皇陵不看,特地跑去看陛下那窝囊废儿子寒酸的坟堆啊?始皇陛下的兵马俑那才叫天下奇观呢!】

蒙恬沉思:他似乎没有听过西安这个地名。

不过后世距今恐有千百载,地名有所变动也实属正常。

【草莓甜心卷:那倒也是。当地文旅局规划做得也不错,至少不会给外地的游客们乱推荐游玩的项目点。】

【咸鱼突刺:就秦二世那名声,人嫌狗憎,就算被推荐,估计也没几个人会特意去看吧。而且他的墓比起陛下的来说小得没边了。陛下那边随便一个兵马俑坑都比他的大。】

嬴政冷哼一声。

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从这些后世小辈们口中听闻他的兵马俑了。

即便知晓主墓未开,但被人挖出这些陪葬品,也让他感到不悦。

帝王的威严不容侵犯!

【头痒,要长脑袋了:胡亥的墓小是很正常的,他在位时期也不过三年。陵墓的修建按他登基的那一年算,仅仅三年,规模又能修得有多大?况且,那个时候起义军都快攻入咸阳了,赵高想向起义军势力妥协,便逼死了胡亥,胡亥死后,更是被他用庶人之礼下葬,不树不封。】

老师……逼死了他?!

胡亥一脸不可置信。

不,这不可能,明明是老师一手扶持他登上帝位的,又怎会……

【我在太空开机甲:等会儿,胡亥是被赵高用庶人之礼下葬的?我在星网上看到过那个图片,他的墓虽然不怎么有气势,但对庶人来说似乎也过于大了,而且似乎还有相应的陪葬品……】

【草莓甜心卷:可能赵高是觉得反正那墓修都修了,空着也是空着,干脆就把胡亥往那里一搁。帝陵还没有修全,葬礼当然是没隆重办的。至于我们是如何确定墓主人的身份,是就是考古发现他的墓里陪葬品虽然稀少,但是隐约有六驾规格的陪葬马车以及明显被焚烧过的黄肠题凑痕迹。皇帝的名号是从政哥开始确立的,以往秦国的国君都是秦王,属于诸侯。按照礼制,诸侯王不是天子,是不能用六驾马车陪葬的。所以,专家推测,这个被盗,且被焚毁的墓穴,就是大秦的第二位皇帝——秦二世胡亥的陵墓。】

【我在太空开机甲:所以,他还真用上了黄肠题凑啊?!】

【草莓甜心卷:胡亥下葬的时候,咸阳城还没有被叛军攻破,大秦这点家底还是有的,赵高估计也就意思意思,随便给他凑了凑吧。】

大秦的黔首们略为不满。

以庶人之礼下葬,这凑的东西还有点多。

主播耐心地听他们聊完,这才接话道。

【因乾昭帝下令推行薄葬,目前考古出土的关于乾朝的文物较少。而乾朝初期出土的珍贵随葬品就更为稀少了,反倒是书简为多。】

【草莓甜心卷:文物的缺失导致我们对乾朝手工业方面的技术研究进展较慢。也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错觉,我感觉那时的老祖宗好像知道我们后人最在意什么,不然,他们怎么会在墓穴中放那么多书?而且还是史书最多!】

【咸鱼突刺:可能是因为那个时期读书风气盛行,所以书籍陪葬品多了些?老祖宗就算再厉害,总不可能知晓未来吧?】

熙和:“……”

不好意思,她还真就知道这些后人的德性。

书籍书写文化,代表着传承,若朝代遗失史册,任后人口口相传,难免错漏。且如父皇般功过皆有之的帝王恐易受后人口诛笔伐,罪孽罄竹难书。

既然难以确定王朝的存续时间,后代王朝会不会继续焚毁前朝史书,那么,陵墓倒是一类绝佳的存储地点,书籍留给后人发掘。

如此,倒也是一件功绩。

【草莓甜心卷:阿玉在位时,国家贫困,民不聊生的现状就摆在那里呢。以她的性子,也不可能在那个时候加重赋税,填充国库的。这位为了节省经费,连迁都的费用都不愿付。当时的咸阳已经被烈火焚过一遍,咸阳宫更是残缺不已,但等她率军重返咸阳时,也只是让工匠们在原址的基础上,简单修缮一下没被彻底烧毁的那几座宫殿就住上了。她办公的宫殿规模比起始皇那时的宫殿面积,缩小了大概一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