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第2/2页)
徐青山侍奉江璟元最是卖力,常常随从左右。党羽狼狈为奸,渐渐在军营培养起了自己的势力。
朝野义愤填膺,少数未归顺江氏的有志之士愤愤不平。如此,那位号称眼明心亮、厂卫遍布天下的道君皇帝竟毫无动静,宛若真升仙了一般。
道君在位,悍臣满朝,这乌烟瘴气的朝廷不知谁还能救。
江浔最厉害的有皇贵妃的靠山,不知这老朽用什么手段拉拢了深宫的皇贵妃娘娘,使皇贵妃每每在他危难时伸手相助。
皇贵妃相当于江家的一记免死金牌,牢牢荫蔽着,哪怕犯下再多的罪过也不至于如前任首辅陆云铮那般抄家灭门,身首异处。
某种程度上,真令人羡慕。
江浔自己知道富贵来之不易,除了皇贵妃娘娘的庇护外,他兢兢业业未有一日失职。
揣摩圣意,撰写青词是他每日必做的功课,除此之外他将手中滔天权力打磨成了一把锋刃,乖乖巧巧充当陛下剪灭异己的工具。
很多时候,陛下给出一句谜语,一个眼神,他就心领神会哪些人该杀,哪些人该留。
圣上毕竟要在修道之余运转整个江山,有他这样一条忠诚好用的老狗,何乐而不为?
江浔常劝儿子江璟元收敛,因为富贵不是飞来的,为了江家他这个老翁一直在负重前行。
他将圣上侍奉好了,将来圣上或许真会用道家方术复活女儿杳杳。若得再见杳杳一面,哪怕是魂魄,他这把老骨头死而无憾了。
江浔父子如此横征暴敛,朝中言官自是不甘寂寞,叽叽喳喳地一直弹劾。
江浔支持皇贵妃为后,朝中大部分守旧老臣却不支持。妖妃已登皇贵妃高位,后宫独步,若再登上与帝王同体的后位,恐怕动摇国本,生出亡国的大灾祸。
依着这个错处,科道言官再度对首辅江浔进行了狂风暴雨的弹劾,十本奏折里有八本是抨击江浔的,指责江浔为“盛世之凶物”。
江浔知陛下爱妻如控,面对言官的穷追猛打,巧妙转嫁矛盾,说成“诸臣憎恶皇贵妃,微臣却支持皇贵妃登后位,因遭挟怨弹劾。”
圣上果然不悦,驳回了诸臣的弹章,施以重惩,江浔毫发无损。
事后,江浔和儿子江璟元一起对言官来了一次大血洗,凡弹劾他们的或贬或死,打击报复,使得自己手中的权利更纯粹。
群臣缄默,敢怒不敢言,视这位年过半百头发斑白的老人如猛虎。
上元节将至,江家吃元宵的同时也给女儿江杳摆了一副碗筷,不知女儿在那边过得如何?
没有杳杳在,家里冷冷清清像少了什么,年过得没滋味,上元节也虚度了。
江璟元道:“爹爹,明日我们去妹妹的坟前看看吧,她怕冷也最怕孤单。”
江浔擦擦泪眼,慰然应允。
今生最大的错误就是把杳杳嫁给了陆云铮,使她年纪轻轻红颜殒命,一人飘荡在幽冥。
而今后悔莫及,已太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