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第2/2页)

陛下毫不留情给予反击,给出的旨意震惊了整个朝廷,“欲退居道观专祈长生”——乃退位之意。

老臣闻此被吓得魂不附体,如丧考妣,纷纷哭天抹泪。这话岂是能随便说的,岂是能随便说的!

若是陛下禅位,他们到黄泉之下也无颜见列祖列宗。

他们不怕陛下打,不怕陛下罚,陛下这么说他们却真的怕了。

因为一个妃子,陛下怎能退位!

徐青山咬紧牙关,内心被气血冲撞得七上八下。

陛下将皇柄操得那么紧,费尽心机集中君权,逼死老臣,捣垮权臣,必定不会真的激流勇退。

皇帝之所以这么说,仅仅是戏弄群臣擅攻人心的又一个把戏。

“陛、陛下……”

徐青山发觉自己嗓音颤抖了,满朝文武哭泣缄默,无人敢接皇帝的话。

从徐青山的角度,陛下沉溺妖妃,对长生求仙之事走火入魔,退位正好,将阴差阳错得来的皇位还给太子朱泓。

但表面上的话并不一定代表真意,极有可能与真意相反。

陛下素来神秘莫测,阴晴难定,旨意喜用字谜的形式使臣子猜。

其中真假参半,凶机暗藏,明面说的“退位”分明是对臣子的一种考验,一场忠诚性的再度测试。

如果这时真有不知死活的臣子跳出来真让陛下退位,那便不是顺从圣意,而是大逆不道地想造反了,自己在生死簿上勾掉自己的姓名。

凭那位道君陛下诛戮干净利索的作风,他们吃的亏难道还不够多吗?

天下绝不会有当腻了的皇帝。

生死关头,群臣皆聪明,对于禅位之事极言不可,甚至拿出了逼君的架势,哭天抢地,嚎啕大哭,央求陛下为天下苍生留。

谁的哭嚎声越大,谁表现得越悲伤,谁就越忠于陛下,以后就越能得到陛下重用,加官进爵。

陛下一退,恰如草木失去太阳的普照,枯萎黯淡,万物生灵同悲。

徐青山裹挟其中,被迫也顺着哭潮。这时候群臣皆哭得惨淡,谁若不哭,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百僚万民同仰君父,完全忘记了东宫太子朱泓才拥有太祖最纯正的血统,是皇位最合法的继承人。

一向固执己见的朱缙未曾在此事上多纠缠,顺理成章接受了群臣的哭谏,作为“太阳”留下来垂照万年恩泽雨露。

但他留下来是有条件的。

“群卿万民既留朕,想纳皇贵妃乃可,阐玄修仙亦可。”

皇贵妃,修仙——朱缙“勉为其难”留下来继续当皇帝的两个条件。

演了好大一出戏,兜了这么大一个圈子,便是为了这两个条件,与群臣的讨价还价。

徐青山深感再度落入彀中,激灵灵响着警铃,内心不住震颤。

果真是一场试探!陛下不会真的退位,只想借此逼群臣让步罢了。

三法司入狱,圣上看出群臣尤其是徐党振臂奋袖,准备不折不挠地攻击皇贵妃,于是先下手为强,用这种方式给予警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