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第3/5页)

莫书逸送舒今越到楼下,“这个病人,你有把握吗?”

今越点头,“至少七八分吧。”

莫书逸挑眉,“敢情你刚才是故意吓唬他的?连我都被骗了。”

舒今越可真是不想听他反驳了,遇到这种人心里真的会无名火起,也就是他们的关系是病人与医生,拒绝不了,要是路上遇到这种人,今越都不带搭理的。

“行了,不用送了,快回去吧,青青还在家里等着。”

莫书逸笑笑,“她让我谢谢你们,冯大妈人很好。”

舒今越想起来,这是徐端介绍的人,他对16号院众人倒是了如指掌,不仅了解每一个个体,还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

俩人分开,防疫站里请了假,今越就没去,而是准备上诊所去看看。

且说舒家那边,说干就干,舒文明的速度很快,头天晚上才露出文丽要开小卖部的消息,第二天他就让工人进场,拆墙开窗装门和进货,忙得不亦乐乎。

赵大妈带着俩亲戚去诊所看病,没人的时候顺嘴唠起来:“婉秋,听说你家文明要开个小卖部?还就在咱们胡同口第一家?”

“嗯,孙老六家都能开,他们也想试试,到时候也方便街坊。”

别的不说,买个酱油打个醋都不用跑远了,孩子们的写字本铅笔橡皮和墨水儿,也不用跑国营商店和新华书店了,能给父母省多少事呢!

“你们家开了好,省得我们去孙老六家受闲气,上次我去买二斤盐巴,她至少给我少称了半两,气得我跟她吵了一架,后来我就跟家里人说,就是全书城只有她一个卖盐的也不许再去她家买!”

赵婉秋有段时间没管家里的柴米油盐了,还不知道这些,“难怪孩子们说不喜欢去他们家门口。”

“嗐,两口子心可黑了,田家小寡妇的儿子去买罐头,结果吃了当晚就上吐下泻,田美芝把罐头瓶翻出来一看你猜怎么着,居然都过期两年了!”

“一般罐头的保质期都比较长,能达到三年,可孙老六家卖的居然是七十年代的罐头!田美芝当场就不干了,去跟她大吵一架,还把儿子带医院住了半个月,全身上下检查个遍,最后出院的时候还开了一堆药,啥感冒的拉肚子的头疼的,听说光钙片就开了一年的带回家。”所有费用当然得孙家出。

赵婉秋咋舌,这田美芝真不是好惹的,就连牛小芳母女俩都在她手里吃过亏,孙老六媳妇惹到她可就是踢到铁板了。

不过,该!

“听说你家文丽也要办停薪留职了?”

文丽是正式工,本来想直接辞职的,但舒老师古板,总觉得小卖部能不能赚钱还不确定,说先不辞,就跟别人一样办个停薪留职先,给自己留条后路。

“要我说啊,文明就不上班了,制衣厂效益也不好说,波动大,文丽留在单位上,万一哪天……还能养家,这世道的事谁也说不清,王晓红你还记得吧?她五哥前几年学人承包鱼塘养鱼,刚开始那几年鱼价高,赚了不少钱,想着把所有钱投进去扩大规模,还贷了一笔贷款,结果去年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一个鱼塘的鱼全死光了,前面几年赚的钱还不够赔的,听说现在到处跑着,收山货去了。”

赵婉秋不为所动,“有回报就会有风险,这是正常的。”

“反正这年头只要不懒都能养活自己,我们都挺支持文丽的决定。”

她都这么说了,赵大妈只能把到嘴的话咽回去,“文丽嫁到你们家来真是好福气,我看你们对她比对文明还好。”

这福气当年王晓红咋就不知道珍惜呢,只能说她活该啊!

舒今越刚走到门口听见这么一句,忽然想起王晓红,她上个月才刚见过一面,他们拎着东西去王家感谢王老五,正巧遇到她也在。

据她自己说,那年病好之后,她就去了南方,在一个校办皮鞋厂里打工,多劳多得做计件的,她工资可不低,这两年回村后还把村里好几个姐妹也带出去了,现在她们合计着要从厂里承包一批活计出来自己干,干不完还能从外面招人来干,看穿着和谈吐,应该是挣到不少钱了。

“王晓红她妈真是,把我当成啥了,最近又来磨我家老赵,让老赵给王晓红介绍对象,说不拘是城里还是农村户口,只要不嫌弃她以前那些事就行,老赵想答应,我跟他吵了一架,这家子的事他要敢管,我就不跟他过了!”赵大妈这不,一下又说到了王晓红的终身大事上。

“这事确实不好管,我听今越说,人现在在南方,时髦得很,又能挣钱,一般的男人她也看不上,你别媒没做成反落埋怨。”赵婉秋诚心劝道。

舒今越听了两耳朵,没再放心上,陪着老妈把最后一个病人的药抓好,在玻璃门上挂上“休息中”的大牌子,上面写着下午的上班时间,母女俩一起回家吃饭。

“怎么样,去看那病人?”

“还行,有七八分把握吧。”

赵婉秋眼睛一亮,拉着她的手,“快跟妈说说你的思路。”

跟其他的母女不一样,她俩除了聊八卦,更多的时候是聊专业问题,聊各自在工作中遇到的疑难杂症,各自的治疗思路和效果,这种时候舒立农总说,她俩更像同事,而不是母女。

“病人的脉是沉细弦的。”

赵婉秋一点就通:“所以你考虑是脾肾两虚,湿热下注?”

“对,结合问诊情况来看,也确实是这样。”

于是,赵婉秋又追问问诊细节,今越一边说,一边吐槽病人的反驳型人格,她行医很多年了,这是第一次遇到这种类型的,别说还真有点新鲜。

舒今越的方子到底有没有效,比她们更期待效果的除了病人一家,就是布莱恩。

布莱恩这两天可没闲着,他找杨茉莉询问,能否为他请一位专门的中医学老师,他想了解一下这门学科。

是的,现在他愿意称之为学科,以前他称东方巫术的东西。

杨茉莉和覃海洋都不懂,他们医院又是综合性医院,中医科这么些年都半死不活的,要找一名中医老师难倒是不难,可却需要懂外语,这就难了。

覃海洋见女朋友这么为难,笑道:“咱们可以找今越的同学啊,那天跟今越坐一起那个小姑娘,听说是她们班的尖子生,成绩和今越不相上下。”

杨茉莉半信半疑,她记得那姑娘很娇小,一整个就是少女版的舒今越,以她的审美那就是个中学生(小学生),能懂啥专业知识?

“咱们就试试吧,那个女孩子也很聪明的。”

杨茉莉实在是想不出还能去哪里找这么一个既懂中医又懂英文还精通西医的人,只能说那就试试吧,不行还是得她自学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