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第4/5页)
嗯?
少女的胳膊白皙而干净,什么也没有?
姚美玉也愣住,赶紧解释,“啊?印子呢?哎,印子……消了!荔枝,你要相信我,当时他打我打得好疼的!”
苏甜荔憋住了笑,连忙点头表示理解。
姚家怎么宠女儿的,苏甜荔是看在眼里,羡在心里。
所以她知道,就算姚哥再生气,动手揍他妹子的时候也肯定舍不得……
不过,闺蜜的面子是肯定要给的。
“对,你哥怎么这样啊!”苏甜荔同仇敌忾。
说话之间,二人走到了供销社。
沙鸥街目前属于管理比较好、俗称高大上的地区,
想在这儿找黑市?
那是不可能的。
可绿豆和白砂糖又要得急,所以苏甜荔只能先找黄牛买了五斤糖票、五斤杂粮票,才进了供销社。
买完白砂糖和绿豆以后,苏甜荔心疼得直抽抽。
接下来,苏甜荔抱着白砂糖和绿豆,坐在姚美玉的自行车后面,回了家。
一进院子,苏甜荔就催姚美玉,“快去传达室借电话,打给你爸!给你爸报个平安,就说你今晚不回去……跟我一块儿睡,明天再回家!”
姚美玉点点头,又问她,
“荔枝我们今晚是要去大笪地买绿豆和白砂糖吗?可我今天出来的急,身上没带钱啊。”
苏甜荔抿嘴一笑,“今晚我们确实要去大笪地,但我们不是去买东西的,我们是去摆摊挣钱的。”
姚美玉一听,眼睛一亮,“我也要去!”
“快打电话!”
“好!”
姚美玉去传达室刷了一下脸。
她生得乖巧,衣着体面,嘴巴又甜,一开口就是伯伯好,我想借电话打给我爸爸,我爸爸是化工厂财务科科长,可以吗?
门卫伯伯很难拒绝。
但,姚美玉打通了电话如实说了以后,电话那头的姚新刚大约是害怕女儿又是为了去和那个街溜子约会而撒谎,非说有事要找苏甜荔,让女儿把话筒递给苏甜荔。
姚美玉又不是傻子,岂不听不懂她爸的言外之意?气得她直跺脚,撅着嘴儿把话筒递给了苏甜荔。
苏甜荔接了电话,大大方方地打招呼说姚叔叔好,你放心,阿玉是在我这儿。今晚我们要去大笪地摆摊卖小吃,正好带上阿玉一会儿去散散心。什么?安全?啊您放心,不止我和阿玉,还有我们其他的同学毛丽和张威她们,我们人挺多的,放心吧!对,阿玉明天回去。
讲完电话,苏甜荔带着姚美玉回了家。
姚美玉一看到家里摆着各种各样的卤菜,又看到毛丽和张威炕的葱油饼,高兴坏了……早把什么男不男朋友的扔到九宵云外。
她一会儿试吃卤味,一会儿试吃葱油饼,一会儿帮着阿娟煮签子,一会帮着阿奶串签子……
苏甜荔笑了。
昨天苏甜荔和阿娟是夜里九点多才抵牵大笪地,
今天大家决定早点儿出门。
苏甜荔本来想派姚美玉去省医,给程愈送饭的。可姚美玉死活不肯去,非要留下来玩……噢不是,不是玩,是干活。
苏甜荔没办法,只好骑着车,自己去了一趟省医,喂程愈吃饭。
程愈还是老样子。
他特别安静,又特别乖……
不管苏甜荔喂他吃什么,他都吃得很香。
再加上他这张脸,对苏甜荔实在有种……说不出口的诱惑,
所以,苏甜荔觉得喂他吃饭也是一种享受。
但!
男人再美貌,
也没有赚钱重要!
苏甜荔喂程愈吃完饭以后,习惯性去洗了下毛巾,给程愈擦完脸、擦完手,又跟他说了一声,匆匆离开了。
等到苏甜荔骑着姚美玉的自行车回到家的时候,张威、毛丽和阿娟已经带着一部分食材出发了!
苏甜荔一脸的惊奇,“他们三个人骑一辆车,还带着那么重的东西啊?”
姚美玉解释,“张威骑车,阿丽坐前杠,你妹坐后座。车后座再悬个扁担,扁担两头各放一个箩筐,你妹背后再背个大包袱……”
苏甜荔扶额。
姚美玉催她,“快快快!荔枝我们也快点。”
就这样,苏甜荔骑车,姚美玉抱着一锅绿豆糖水坐在车后座,胳膊上还挎着个竹篮子,两人也飞快地朝着大笪地夜市驶去。
苏姚二人赶在下午五点前抵达了目的地。
果然,即将入夜的夜市,说人多呢、也不算太多,但绝不算少。
阿娟她们早来一步,已经占好了位置。
苏甜荔和姚美玉费力地将那锅绿豆糖水搬了下来。
毛丽拿过竹篮子,先往竹篮子里铺块白布,再将摊上有的食物,每一样都取了一个放在篮子里,有各种串串、有葱油饼,还有一碗绿豆水……
看起来就挺丰盛的。
正好昨天卖馄饨的大哥,他的摊位紧捱着苏甜荔的串串摊,
他的板车就是桌子,围着板车摆了八九个小板凳,车头放个煤炉架个锅……
不过,他是一个人摆摊。
阿娟认得他,已经跟他聊了一会儿。
苏甜荔听到阿娟喊他王大哥,便也跟着喊了一声王大哥,又拿了一个葱油饼请王大哥吃。
然后苏甜荔清了清嗓子,带头大喊了起来,“卤水串串!2分钱一串的卤豆腐卤海带!便宜又好吃!经济又实惠!”
“葱油饼!又香又脆的葱油饼!8分钱一个的葱油饼!两个葱油饼只要一角五!还送一杯又甜又香的海带绿豆糖水!”
“绿豆糖水2分钱一杯啦!”
苏甜荔一喊,姚美玉也有样学样地喊了起来,连着阿娟、毛丽和张威也跟着叫卖。
但凡在现场摆摊的,大多是一个人,或者夫妻、或母子、或父女,根本没空吆喝,就没有像苏甜荔这样一个小小的摊子,来了五个男女青年,还人人都在呐喊叫卖。
这声势浩大起来以后,迅速吸引了不少好奇的食客过来张望、打量。
还是那句话。
苏甜荔摊位上的小吃,以价格取胜。
在满场子两角钱吃饱、三角钱吃好的市场下,
她的摊子里就没有单价在一角钱以上的小吃!
实属于人人都能消费的了。
再一个:大笪地夜市针对的是广州本土老百姓,在夜市里卖饭卖小吃的,也基本都是广州的传统小吃。但苏甜荔和朋友们做的串串、葱油饼什么的,属于外省的食物。本地人还是觉得挺好奇的,很快就有人过来问东问西的,又跃跃欲试。
在听到苏甜荔操着一口流利的本地话,大家就更奇怪了:为什么你这个本地人,这么会做外省人的葱油饼啊?
苏甜荔并不避讳,很直白地告诉大家她和朋友们都是返城知青,因为工作不好找,又要糊口,没办法只好来这儿摊摆,暂渡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