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第2/3页)

生意做得红红火火的。

“真的吗?”阿娟惊讶地问道:“二姐,那块地……花了我们多少钱?”

“十万块呀!”苏甜荔答道。

很大的一块钱呢!

阿娟,“可我们……不是只有五万块吗?”

就这五万,还是大家东拼西凑出来的。

区区五块钱,是怎么买到十万块钱的地的啊!

苏甜荔笑了,“是啊,所以我们是分期付款的!首付两万,一年还一万,直到还完为止。”

这下子,大家全都动容了。

“真的吗?他们肯啊?”

“当初二姐说用这个方式的时候,我还以为对方不肯呢!”

“还得是我们荔枝厉害啊!这也能谈成!”

“我阿姐天下第一厉害!”

……

苏甜荔抿嘴一笑。

是的,

公司仅有的家底,就是大家集资来的五万块钱,真的不算什么。

所以她在买地的时候,很直白地说了自家公司的经济情况。

老实讲,几个村子的村委会,因为这件事情而一直在急论不休:

——保守派认为,苏甜荔一共只有五万块钱,可她那么偏心,出两万就想买走那么大的一块地!

那她手里就只剩下三万块钱了啊!

靠着这么点儿钱,她还要建豪华大饭店?她还要修什么步行街?

这真的靠谱吗?

可别是个骗钱的啊!

——革新派则认为,苏甜荔的履历过于亮眼。

要知道,苏甜荔可是从109农场回来的。

那个农场就是以基建而成名,最终得到了全国表彰!

现在改革开放的政策已经出来了,可是,没有人知道要怎么办。

苏甜荔就是唯一一个知道要怎么办的人。

再说了,她之前给大家开会时,那些企划书里的立项计划……分明就是极好的!

现在就连国家都想试试改革,

而村里又正好得到了这么一个机会,为什么不试试呢?

如果害怕苏甜荔骗钱,那大家就把购地合同完善起来嘛!

大家可以约定,如果苏甜荔没有按照原计划还完购地款的话,那么这块钱依旧归村里所有……

再说了,革新派还有一个统一认知,那就是——苏甜荔这个人、以及她脑子里的想法更重要!

革新派甚至认为,如果村里能低价卖给苏甜荔地的话,还能让她承个人情。那么以后他们也好去询问她一些其他的问题,例如村里要怎样才能发展起来之类的……

于是,在保守派和革新派的拉扯下,最终达成了统一。

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

——不止一个村子愿意卖地给苏甜荔!

为了争取到苏甜荔、以及苏甜荔的公司,村与村之间开始了自我压价竞争。

苏甜荔就是在这样的前提条件下,得到了一块面积超大、又正好位于国道旁的地。

这时,姚美玉也一脸担心地问苏甜荔,“荔枝,就算我们先花了两万块钱先拿到了那块地……可我们手里也只剩下三万块钱啊,这三万块钱,真的能让我们把豪华大饭店盖起来吗?”

苏甜荔笑了。

她故意扮出烦恼的模样儿,“呀,是啊!”

“我们手里只剩下三万块钱,想盖个小房子问题不大……”

“可我们要盖的,是豪华大饭店呢!”

“三万块钱根本不够嘛。”

姚美玉深以为然,又安慰苏甜荔,“荔枝你别担心!我再想想办法,发动我爸妈我哥我嫂子去借点儿钱。”

阿娟也说道:“阿姐,我的想法是——我们分头行动吧,广州现在一共有六个夜市,我们去每一个夜市摆摊,争取多赚点钱……”

苏倩子小小声说道:“实在不行我把我这分配指标卖了吧?”

……

苏甜荔卟哧一声笑了,“筹钱的事呢,你们就不用担心了,包在我身上。”

众人听了,面面相觑。

不过,到了夜里,程愈提起此事,也是一脸担忧,“荔枝,要不我把我俩合伙的钱拿出来吧,怎么说也有一万多。”

苏甜荔笑道:“不用。”

程愈愣愣地看了她好半天,“真不用吗?”

苏甜荔笑道:“真不用——”

见他一副实在担心的模样儿,她又解释,“等地契到手了,我就去银行,用地契来办贷款。”

程愈瞪大了眼睛,“……贷款?”

苏甜荔点头,“前几天我去了贸促会反应问题,他们告诉我,可以用这一招的。”

“刚起步的这几年,我们在经济方面会很紧张,压力也会很大,”苏甜荔叹道,“慢慢来吧,总会一天比一天好的。”

程愈轻轻地拥住了她。

翌日一早,程愈早早起来做好了早饭。

如今他的事情可不比荔枝的少。

—荔枝为了长久的发展所以买了一块地。

程愈呢,是为了遵守承诺,想要钻研出“一体式多功能小食摊车”。

苏甜荔劝过他,说如果没时间做这个,不做也可。

毕竟,当初她想要研发多功能小食摊车的初衷,是为了挣钱。

但她和程愈的主要任务并不是挣钱。

所以也没必须过于坚持。

程愈不同意。

他认同荔枝的说法——挣钱这件事情很重要,但不是顶顶重要的。

可他还是想把这件事情做成功。

因为他马上就要去干“搞倒蛋的不如卖茶叶蛋的”这样的事了,

也就是说,

今后他将成为两袖清风的知识分子。

他可以没钱,

但不能没钱养老婆孩子。

所以这件事情必须要做成功!

如今程愈在城东花了很少的钱,租下一块荒地,又花钱招揽来几个昔日工友。

大家齐心协力搭了个简易的工棚,又拉来水和电,这简易版的“工厂”,就这么开张了。

两个没有住处的工友暂居在此,等于守着各种原材料过夜。

白天呢,这两个工友要回机械厂去当临时工,但程愈会赶过来干活……这么一来,就完成了看守材料的完美闭环。

至于工厂么,

程愈每天会给工友们制定工作计划。

他们一下班,就会骑着自行车赶地过来,一直忙到大半夜,完成了工作再走;

第二天白天程愈会地过来验收,然后布置给工友新的工作,他就离开“工厂”,去上补习班——主要是为了补习英语。

这会儿程愈和苏甜荔在家吃完早饭后,小夫妻俩就分道扬镳了。

苏甜荔去银行问贷款的事儿,

程愈则拎着个保温饭盒,去了他的工厂。

他的“一体式多功能小食摊车”已经初步成型,但还需要实验,以及打磨和精细化各种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