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六章 革故鼎新策无穷(九)(第2/2页)
楚王又道:“甲乙纵然神骏,必不能比送穆天子会法老之八骏。但甲乙各有快慢,那匹快的难道不是更接近八骏吗?如果墨家认为利天下首先要定于一,那么难道由我来定于一,不正是距离利天下更近吗?”
其实楚王的这番道理,适是认同的。
后世皆说秦有暴政,但适亲眼所见了这个时代的血统、贵族、文化不统一、度量衡不统一、语言不通、文字不通等等问题后,真心觉得祖龙之功可谓是造就了天下一统。
只是,这番话此时不能够说,至少不能说所有的战争都是正义的,这不符合墨者的三观。
他只是略微思考之后,说道:“我曾求学与唐汉先生,他有奇技,可医死人而生白骨。我曾见有一人头痛难忍,唐汉先生以麻沸散为药,灌服,此人昏睡,不知疼痛。唐汉先生以刀剑开颅,取出蠕虫三条,血流如注,告知我说此蠕虫便是头疼之缘。后此人康复,头果然不疼……”
这又是个穿凿附会的故事,却充满了想象力,也更被战国时代的人所接受,这时候还没有走入盲区,解剖学已经有所发展,并非再往后千年那种不能解剖的时代。
这个故事充满了新奇,在场众人均幻想这位唐汉先生的医术技巧,不由感叹。
此时稍微的病痛就会死人,医学并不发达,巫医刚刚分离,尚且还处在创始阶段。
扁鹊的师傅长桑君已经开始云游各地,这些人多有耳闻,一些贵族也曾受过恩惠,只是即便长桑君的手段,也不如适所谓的名为唐汉实则华佗的编造的故事更为高明。
或有人想,若真有如此奇技,便是千金也要寻得此人为医,只可惜听闻适的两位夫子都已死,且化为灰撒入大地,若是适那名为共和的师兄能够找到,倒也可以。
又有人想,墨者向来不说谎,适既然是墨者中的高层人物,向来其言也必如墨翟一般犹如九鼎。
却不知适向来嘴里就没几句实话,这时候先声将众人吸引,又道:“唐汉先生之麻沸散,用的便是几种奇毒之药,有一种名为草乌,常人食之,必死,需要辅以别样药物中和毒性。”
“由此观之,难道可以说草乌就是麻沸散吗?若有一人病痛难忍,需要开颅,难道您就准备喂食大量的草乌,并说草乌距离麻沸散更近,所以一定有用吗?”
适起身,冲着楚王行礼后又道:“就是这样的道理,在墨家,以巨子之下看来,定于一之于利天下,正如草乌之于麻沸散。而在墨家眼中,您与这些肉食者,其实都是剧毒之草乌,疏为不智。”
“墨家说,选天子、选圣人为天子!您既不智,又怎么会支持由您来完成定天下于一的事呢?您在墨家眼中,不过是剧毒草乌!”
PS:
问:为何要写甘蔗?答:以后写的时候,就不用再介绍此时,不是很喜欢需要什么的时候再贴资料,所以习惯性地通过琐事介绍一下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