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第3/3页)
如同蒋太妃娘娘所言,这世间不独父慈女孝、青梅竹马,也不独书山学海、古今文章。她该有更高阔的人生,才不枉世间一遭。
又或者像是沧大哥说的那样,勉楼之外,地阔天高。
她不知道他们说得高阔,到底是怎样的高阔,但若她还想谋些自由,谋些对自身的掌控,那便不能继续闭起眼睛。
或许往前走,往前看,有他们说的高阔罢。
城中人潮交织,这两日异常混乱的心思,却随着窗外景色略过,一点一点地落定下来。
下晌杜泠静回到府中,便让秋霖把带来的物件都拿出来规整好,又吩咐了阮恭着人回一趟青州,把她之后会用到的笔墨书籍、随身物什都带来,去信吩咐杜氏刊印社的掌柜来一趟京城。
她是一时无法回去了,勉楼却不能荒废。
杜泠静想起自己这趟北上,原本只为了收两本流出来的宋古本,没想到陆陆续续一直有古书流出,这才引得她一路向北,直到京城门外。
若说这月余以来,从收书到给邵伯举续弦,再到突然嫁进侯府,种种事情足够奇怪,那么这些怪异的开端,便是从她一路连收了八本古书北上。
她唤了阮恭,“我记得父亲在京时,有一位交好的举人章先生。”
此人在外城有一间小书铺,是贫寒书生最爱流连之处。
后来她回青州,父亲又过世,同这位先生倒不怎么联系了,只有她打发人进京办事,会记着让人往他家中送礼探看一番。
此刻想起来,杜泠静叫了阮恭。
“你去外城走一趟,看看章先生近来如何。顺便帮我问一下,他可晓得京畿一带乃至北直隶,有什么特殊的人大量收过或者卖过宋版书。”
那八本宋书来源都颇为偶然。
若一本偶然也就罢了,本本偶然就未必是偶然了。
会不会,从最开始就有人引她来京呢?
她叫阮恭,“你让章先生帮我仔细打听一下。”
她刚说完,就见那位侯爷走了进来。
陆慎如在外院就听说她在吩咐人将东西都拿出来了,这会见她立在书案前跟阮恭吩咐,眸色都亮了起来。
“吩咐阮管事做什么?他可忙得过来?要不要我给你另派些人手?”
杜泠静看过去,眨了一下眼睛。
“多谢侯爷,那倒不必。我只是让他,去看望父亲的旧友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