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第2/4页)

蒋家伯母听闻他快能下山,更是开怀,一边问他何日回来,又道,“咱们同杜家那事,是不是该提一提了?”

杜泠静略略意外,却听惠叔道。

“那事可是三爷心头的紧要事,这次三爷上山调养,一面是为了日后举业,另一面,自就是为了把身子养好,方能往杜家提亲。”

提亲……原来他上山是为了这个。

杜泠静不曾听他说明过,这会惠叔道,“三爷只怕还调养得不够好,想等着暑夏过完,再下山来,亲自到杜家去提。”

惠叔还道,说旁人过完暑热夏日,都要消瘦三斤,“但三爷近来吃饭却上心得很,每日多加一餐,勤往山中走动,想来是盼着身子好起来,看着也健壮些,才好往杜家去。毕竟姑娘是阁老的掌上明珠,三爷觉得若不备万全,怎好去提?”

杜泠静怔在当下。

她听见蒋家伯母反复念着佛,“只怕我儿必能得偿所愿!”她又道,“那我先把礼都备起来,等他回来便能往杜家去……”

那日她从蒋家回来,脸上发热发红,只略略想到方才听到的三郎的打算,心口就一直快跳。

其实这件事情,早已有了苗头,两家的人都能看得出来,沧大哥的母亲还曾故意拿花笑过她和三郎。两家世代交好,她与三郎青梅竹马,门当户对。

至于父亲,父亲虽未说过什么,但他一向赏识三郎才学,对三郎也是多有提点。

但她在蒋家听来这事,却没好意思同父亲将。而父亲似乎颇为忙碌,几乎每日都同人书信往来,或者请人来家中,晚间闲余之时,还到勉楼里,与隔层里的史公子闲叙。

夏天渐渐到了末尾,蝉鸣并未见消停,但是史公子好像身子明显好转,父亲有时与他竟能谈到深夜。

不过杜泠静还是没再见过他,与三郎通了两次书信,没问提亲的事,只问他在山中如何。

不想又过几日,她无意间竟然听到父亲吩咐阮恭的父亲阮大管事,要给她把嫁妆备起来了。

当时她弄出了响动,父亲一眼看了过来,她不得不上前,干脆问了父亲。

“爹要把女儿嫁出去了?”

爹道只是备起来而已,“我的静娘还小呢,爹也舍不得,只是孝期一过,爹要回到朝堂去,届时事多且繁,便想着不若先给你把亲事定下来。”

三郎要来提亲,父亲也要给她定亲。是不是蒋伯父那边,已经同父亲通过气了?

她耳朵热起来,父亲则问她,“我儿觉得如何?”

她还能有什么疑问,脸上的热都蔓到了脸上。

“爹做主吧。”

那日爹爹抚了她的肩头,“好,爹会替你定一位好夫婿的。”

夏日彻底只剩下尾巴了,祖父的忌日在即,她翻出祖父一位不知名的友人赠的胡笛,想吹去祖父坟前,但那胡笛坏了,怎么都修不好。

没等她把笛子修好,三郎回来了,还到了她家里来。

她闻讯的那日,提着裙子跑出了勉楼。

三郎在父亲的书房里,她刚靠近,三郎就看见了她,但父亲没看见,三郎极快地跟她笑了笑。

他果是把身子养好了许多,人也更长高些许,银袍玉带地立在父亲面前,已同寻常人无甚区别。

他而向父亲郑重行了一礼,父亲挑眉看去,他脸色露出三分红晕。

“伯父,谦筠今次前来,是想问一问静娘可有婚约在身?若无的话,蒋家可否前来提亲?”

他办事稳妥,是想先问过父亲,得了她父亲首肯,才礼数周全地前来提亲。

杜泠静在窗外听见,心头都快跳起来。

可不想父亲却抿唇沉默了几息,接着向谦筠看去。

“谦筠,我已为静娘选定夫婿了。”

话音落地,书房内外都陷入了沉寂,杜泠静愣住,听见三郎怔着问了一句。

“是何时?”

父亲回答了他,轻叹一气。

“就是近日。”

他来晚了。

但她父亲的话也已十分明显。

三郎恍惚地站起身来,“那小侄叨扰了……”

杜泠静再没想到会出现这等状况,大惊失色,她一步闯进来父亲的书房里。

父亲看见她,“静娘?”

她却见谦筠面色发白,欲上前,却被父亲叫住,“你过来。”

谦筠最后看了她一眼,如夜间繁星的眸中,此刻恍如星月坠落。

他离开了书房,她问父亲。

“爹为什么拒绝谦筠?爹不是要为女儿与他定亲吗?”

父亲爱怜地看着她摇头。

“爹为你选的夫婿不是谦筠,是勉楼隔层里的史公子。”

史公子……

“女儿只与他说过几句话,根本不知他是谁?爹怎么能为我定一个陌生人做夫婿?!”

她难以置信,又想到谦筠离去时,星月坠落的眼眸。

她心下慌乱得难受,要去追谦筠,但父亲不让她走,他说那史公子不完全算陌生人。

“他祖父与你祖父便是相识,从前也曾立下两家结亲的约定,只是时间久远了,都不曾提及,也没当回事。”

父亲说他今次见了对方家中的后人,也就是那史公子,“我只稍稍提了提婚约之事,人家就立时回应了。”

父亲看着她,缓声,“那孩子对你甚是有意,道旧约不该背弃,他愿娶你过门,珍而重之,携手百年。”

杜泠静脑中轰轰作响,她问父亲,“因着祖父口头旧约,父亲就要将我嫁给她?!”

她难以接受,但父亲说不是,他看向勉楼。

“爹岂会随意将我儿嫁给旁人?但他确实比谦筠更合你,爹不会看错。”

但她听不进去,眼泪急急滚落,偏父亲认为长痛不如短痛。

“你把谦筠忘了吧。那孩子也很好,你会与他熟悉起来的。”

但她只是摇头。

她说服不了父亲,想了又想,干脆上了勉楼,去了他养伤的隔层外。

“史公子,你在吗?”

他立时就回应了她,“你说。”

十五岁的姑娘,再不会想到里面这人,是陆惟石,是兜兜转转最后还是做了她夫君的人。

彼时她只是道。

“幸得公子青眼,但我已有心上人,想来公子今日也看到了,我不可能嫁给公子。”

她一口气把心中的话说了出来,她跟他说明白。

她说她喜欢别人,说她不可能嫁给他。

她料想如果他见状退步,父亲也不能再强求。

但他什么也没说。

隔层内的沉默如水般往外漫来。

陆惟石无有回应,却不禁令彼时的小姑娘心下不确定起来。

若是寻常人听见她这话,怎么可能不做成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