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第2/3页)

他惊讶,蒋竹修先说了几点,诸如阁老本可以不走此路,却绕路前来,又说有人在山间见到过一行不知身份的人马在阁老之前经过。

他说,“更紧要的事,阁老离开青州之前,曾忧虑过,同说我不知还能不能再回青州,亲自送静娘出嫁。”

他还道,“我怕静娘也出事。”

……

陆慎如把蒋竹修的话,同杜泠静提了两句。

“岳父可也与你说过这件事?”

“没有。”

父亲从未跟她说着这层担忧,反而道,原定两年后她与三郎的婚期,他会回青州来送她出门。

杜泠静愕然默了默。

父亲不跟她说,可能是怕她担心。

但彼时,三郎也未曾跟她讲过,他劝她父亲的死只是天灾意外,他陪她将父亲下葬,却将心中的顾虑与思量,告诉了侯爷。

这会杜泠静听侯爷道,“他在暗中调查,同我说了之后,我也支了人手去查此事。”

他还专程调了一队侍卫,在她身边暗暗守了一年。

彼时她并未出事,但他也好,蒋竹修也罢,都没能查到杜阁老的真正死因。他还让人找了跟杜阁老一起被山洪冲走,却失踪的幕僚许久。

这事他也告诉了娘子,“不过我身份立场特殊,那位幕僚兴许一直躲着我,多年也未能找到。”

杜泠静却听拂党众人说,曾经见过他,“若父亲身死真有异,恐只有他知道来龙去脉。我托廖先生他们,再帮我们找找。”

廖先生因朝堂有些变故,一直还未去上任。

陆慎如点头,说自己会派人从旁协助。

杜泠静则言归了正传。

“所以我想去赴窦家宴请,”她总觉得有好多事情隔着层层白雾不曾明了,“或许多走几步才能看清。”

只是她眼下的状况,陆惟石更不想让她去,目光从她小腹又转到她面上。

“过些日宫里的万寿节,你少不得要去应酬,窦家寿宴再去,我怕你身子吃不消。”

杜泠静摆手道无妨,“王太医已经帮我开了安胎药,吃几日也就安稳了。”

“王太医还说什么了?”陆慎如不禁过问。

他这么一问,杜泠静忽的想到了王太医的话,抿着嘴才没笑出来。

“王太医说他虽是个专治外伤的大夫,但也曾学过许多年妇儿医理,心有抱负,可众人多不认,从未有贵人找他看过。”

杜泠静特特看了某人一眼。

“王太医说,他此番托了侯爷的福,终于也是开上安胎药了,一展宏图。”

“……”

陆侯的脸都黑了。

那王老头子还敢托他的福?

“之后换个太医。”

杜泠静却不肯换,“一事不烦二主,我看王太医稳妥的很,倒是比侯爷稳当。”

她是故意要跟他对着干的。

但陆慎如口中泛苦也不敢多言。

但他不想在与她一道,停留在蒋竹修的旧纸页当中,抱着她回了正房,还让人把西厢房的门关了。

杜泠静也晓得他的心思,没戳破,随他一起回了房中。

他今晚终是踏踏实实地留在了正院。

不过杜泠静一夜起了三次,三次他都立时醒了过来。到了第三次,不由地问她。

“是否身子不适,睡不安稳?还是找个专门看妇儿的太医来。”

杜泠静摇头,就让王太医展展宏图吧,顺道还能帮他治伤,一举两得。

她说嬷嬷下晌来看过她,提过有孕难免起夜多,她瞧了他一眼。

“倒是侯爷也跟着睡不好了。”

男人根本不当回事,见晚间闷热,她又不敢用冰,给她打了会扇才睡下。

夜静静的,有流萤在窗边绕了几下,扇下的风轻柔地抚在身上,他那只为她受伤的手臂,绕过来圈在她发顶,她侧翻了身,鼻尖蹭在他生了薄茧的指尖上。

这细微的、他约莫都未曾察觉的、与她之间轻触,柔柔又软软。

杜泠静背对着他微微笑了笑,扇风清凉抚身。

这个人,脾气是臭了点。

但她与他成婚这一年,不,是从勉楼算起的这些年。

他默默为她做过的事,从不曾少。

*

魏琮和年嘉来了一趟。

魏琮去了前院远岫阁,年嘉则径直到了正院里来,见杜泠静脸色不好,房中还有药气,连忙问她是怎么了。

杜泠静轻声说在了她耳边,年嘉愣了一时。

“静娘,我好羡慕你!”

她也想尽快要孩子?杜泠静怎么有点不信。

她问了年嘉一句,年嘉回道,“我当然想要,若我有了孩子,就不用同世子……”

年嘉咳了两声。

杜泠静明白过来,她还在怕与世子同房。可是不同房,孩子总不能从天上掉下来。

杜泠静这才想起来,她中了药之后,世子带伤上阵,而后李太医吩咐养伤,世子便与她约了半月之期。

如今半月之期早就过了,年嘉怎么还一副头大如斗的样子?

“到底是怎么了?郡主不是胆小的人吧。”她问。

年嘉说这和胆子大小没关系,“但是世子他……”

她说不出口,“反正自那之后,他虽还要继续养伤,但伤势愈合渐快,半月之期太久,他说不能苦了我总是等他,先改了十二天,十二天后,又缩成了十天,今次更是缩短到八天了……”

再这么下去,她怀疑他要隔天,不,是天天!

“我是没那么害怕了,可还是免不了紧张,”年嘉一脸发苦,“我总觉得跟他生孩子,还不如这要孩子难捱……”

杜泠静刚喝了口茶,险些呛住。

“……”

她一时也不知说什么好,不过世子行事,可真是稳扎稳打,步步向前。

但君子有所闻,有所不闻,太过细节的事,年嘉就不必细说了,她不方便知道。

杜泠静闷笑着岔开了话题,说自己前些日收上来一本陕西山川志,是前代人写的。

“这书写得颇有些趣味,但纸页多有破损,我倒不好修补。郡主不是三年把陕西的转了一边,不若你帮我看看?”

年嘉立时就把前面的事忘了,连道,“这山川之事我熟。你放心,我替你看着。原来我也有帮你这藏书大家,修书的一日。”

两人说笑起来。

另一边,陆慎如则跟魏琮提及,说北关不准备去了,那日跑马出京了一趟,就当是去过了。

“皇上近来又病了,时常召兖王伴驾,商议万寿节后去避暑的事,想来顾不上旁的。”

魏琮点头,北关与其说在侯爷权柄之下,其实更为宫中亲自掌控,他们不要太过插手,也是为臣之道。

两人又说几句,晚间四人一道吃饭,又过几日,窦阁老家老太君的寿宴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