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第2/2页)
曹景梁得意:“许医生很优秀,我一直都相信她!”
宋民迎表示不想说话……刚才也不知道是谁,专门跑来科室找自己一同过来瞧情况的。
=
许晚春用改良器材,将冠状动脉血管与肺动脉分支血管缝合全演练了一次,便回去科室继续工作了。
都是胸外科的精英医生,看一次,便能自主练习。
许晚春完全不用全程陪同,多余显摆。
当然,外人跟前需要矜持。
面对自己人的时候,可就不用了。
傍晚6点半,夫妻俩相携回里弄的路上,坐在自行车后座的许晚春,再没一点教学时的严肃,滔滔不绝与师兄分享上午教学的情况。
那语气,无意不在说……来夸我呀!我是不是特别棒!
曹景梁没提他中途偷偷去瞧过了,笑赞:“桃花儿真厉害!”
嘿嘿嘿……许晚春无声得意完,又说起荣誉带来的负面效果:“就怕后面几个月消停不了。”
前方正好的红灯,曹景梁长腿撑地,回头看向妻子:“你是说有人借调你?”
许晚春点头:“有些医学常识的,谁不知道心肺血管缝合远比结扎要好,在这些医生没能熟练上手之前,肯定会有不少人想要借调我。”
重要资源与信息,从来瞒不过上层人士。
沪市军总医院胸外科主治医师,改良了医疗器材,试验成功几百次,并在京市成功将一名被众专家下了病危通知的团长,成功从死亡线上拯救回来的事迹,应该有不少人知道了。
如今再有全国医生来沪学习的大动作,得到消息的人只会更多。
妻子能想到的,曹景梁也能,他温声分析:“你还怀着孕呢,运输机是不能再坐的,也就是急诊出不了。”
许晚春一点就透,眼睛都亮了:“既然出不了急诊,那么患者完全可以自己来沪市。”
曹景梁笑了:“没错,在你还没完善活体(活猪)试验之前,这样大费工夫来沪市做尚不成熟手术的,应该也没几个。”
可不就是!
只是,想明白后,许晚春又有些遗憾,她不反对多多救人,可眼下活体实验还没开展:“……还是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改良、不断进步啊。”
绿灯行,曹景梁脚下稍稍用力,自行车继续前行:“不怕,我陪着你!”
夫妻俩志趣相投,一起进步当然最好!许晚春又来了精神:“我一直觉得,军医院外科医生的最高荣誉,是伤员归队时的敬礼,我想让每一名伤员都能向我敬礼!”
这可真是……远大又苛刻的目标,但曹景梁却没有丝毫退缩,温和的嗓音中带着坚定:“好!我们一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