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有用的信息(第2/3页)

“如果是复仇杀人的话,还要加上工作状态舒适,工作环境简单,工作时间相对自由。”

“还有一条我没有加上,医务或者医务相关工作者,这种可能性一半一半吧,如果真是学医的人,那么他学医的原因,很大可能来自外部因素。”

孔汉勇仔细思考陈益的话,确实都是基于线索给出的推断,有很大的合理性和可信度。

“年龄为什么是三十五到四十五岁?”赵启明提出疑问。

陈益说道:“我是根据十年前的案子做出判断,不论是心理扭曲还是仇杀,二十到三十都是犯罪高发期,十五年后自然是三十五到四十五。”

“其实准确的说,应该是十五到二十九,但凶手作案手法非常特殊,需要的作案工具和交通工具都不是太过年轻的人能办到的,所以从概率上讲,判断超过二十岁。”

赵启明点头表示了解。

他知道这个数据,十五到二十九,是犯罪高发年龄,低发年龄就是十四以下和五十以上了。

只是数据,而非绝对。

孔汉勇道:“我不知道准确率高不高,但陈组长的话让我看到了破案的希望。”

“你说的没错,共同点很重要。”

“陈组长,就最近发生的这起新案来说,死者是否和十几年前的五名死者,存在共同点呢?”

陈益:“有一个。”

孔汉勇:“嗯?什么?”

陈益:“第二名死者田有为,职业历史教师,而最近的受害者曾经也是学历史的,且他的父亲就是历史学教授。”

孔汉勇听出了不对:“曾经?”

陈益点头:“是的,曾经,在受害者父亲去世后,他选择了转修心理学,而且还是在研究生时期转修的。”

闻言,孔汉勇皱眉:“这倒是奇怪的很啊,也许有什么联系?”

陈益摇头:“暂时不清楚,这件事不排除巧合的可能,毕竟其他受害者的职业,各不相同。”

“在重启调查之前,可以先放一放,也许调查过程中,能有某些线索将其联系起来。”

“孔队长,这些笔记我可以带走吗?”

孔汉勇:“当然,我拿出来就是交给你的,哪怕其中一句话甚至一个字对破案起了帮助,我也算有所安慰了。”

陈益:“感谢。”

“孔队长,那我们就不多打扰了。”

说完,他站起身。

孔汉勇也随之站起,说道:“陈组长,未来如果真的抓到了凶手,我能……去看看吗?”

陈益点头:“可以。”

孔汉勇露出笑容:“多谢陈组长。”

这个案子已经成了他的心病,当案破的那一刻,他有很多疑问想要知道。

凶手是谁,长什么样子,高还是矮,胖还是瘦,为什么杀人,为什么选择如此特殊的方式杀人……等等等等。

他需要知道,也一定要知道。

几人离开了孔汉勇的家来到楼下,赵启明回头看了一眼对方家的窗户,再度叹了口气。

当年他一直跟随孔汉勇在查这个案子,自然感同身受,理解对方的心情。

现在省厅的专案组来了,而且组长还是一位天赋型的年轻查案高手,想必对方心中应该有所期待吧。

这场交锋到底谁会赢谁会输,所有人都在看。

“陈组长,我们下一步去哪?”

赵启明开口询问。

根据陈益的意思,目前的调查重点还是要放在曹宇宁身上,那么下一步的行动,应该还是和曹宇宁有关。

陈益道:“一个人的信息主要来自妻子和朋友,朋友知道的事情,妻子不一定能知道。”

“我们去见一见曹宇宁最好的朋友,这个信息掌握了吧?”

赵启明点头:“当然,肯定掌握了,还没来得及走访,之前的走访主要集中在学校。”

陈益:“什么朋友?”

赵启明:“算发小吧。”

陈益嗯了一声:“给他打个电话,找合适的地方见面。”

无话不谈的朋友,友谊基本都是从小培养,截止到大学。

大学之后所认识的人,很难再敞开心扉,除非遇到特别聊的来的。

老话说的发小发小,就是从初中开始。

初中以前缺乏完整的自我意识和认知,大学之后掺杂功利性,都不适合交心友谊的养成。

赵启明:“好。”

……

下午,江城某街道办事处,陈益几人见到了朱玉磊。

朱玉磊,就是赵启明所说的那个人,聊天和通话记录显示,这个朱玉磊和曹宇宁关系极好,好到能摆脱金钱束缚。

这年头谈什么都不能谈钱,如果借钱还钱只是一句话的事,基本可以说明关系很铁了。

朱玉磊和曹宇宁从小学开始就是同学,一直到高中毕业分别,期间一直保持联系。

都是江城人,想聚还是随时可以聚的。

本科之后曹宇宁选择考研,而朱玉磊选择考公,现在是一名街道办事处工作者,而且还是一位小领导。

得知市局刑警身份后,朱玉磊客气的将陈益几人带到了办公室,茶水也倒好了,婉拒没有起到作用。

“几位警官,请喝茶。”朱玉磊坐了下来,微笑开口。

“谢谢。”

陈益点头,拿起茶杯象征性喝了一口,随即说道:“朱主任,为了节约您的时间,我就直接开门见山了。”

“这次过来,主要是想了解一下关于曹宇宁的事情。”

“曹宇宁?”朱玉磊奇怪:“曹宇宁怎么了,他出什么事了吗?”

陈益:“朱主任,这个问题涉及机密,我们无法回答你。”

闻言,朱玉磊歉意一笑:“不好意思,是我多言了,您继续说。”

陈益点头:“好。”

“朱主任,你最后一次见到曹宇宁,是什么时候?”

朱玉磊想了想,回答道:“半个月的一次周末,闲来无事,约着一起吃了顿饭,喝点酒。”

陈益:“当时他的状态有没有不正常。”

朱玉磊:“您指的是?”

陈益:“比如心情之类的,有没有异样。”

朱玉磊说道:“没觉得啊,和以前一样,见了面随便聊聊各自最近一段时间如何,吃完饭就走了。”

陈益继续询问:“他和谁有过矛盾吗?”

朱玉磊果断道:“没有。”

“曹宇宁是一个很宅的人,而且性格内向,大学之后就很少交朋友了,这也是他选择考研留校的原因。”

“留校当老师,也就不用进社会处理新的人际关系了,很舒服,这是他的原话。”

“学校里除了学生都是熟人,这么多年了,能有什么矛盾,反正我是没听他提起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