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6章 再次对话敏昂(第2/2页)

“我很好奇,陈警监在国内是一个很有名的人吗?”他问。

陈益回答:“有名谈不上,不过自我当警察以来,手中从未有过悬案。

从警司到警监,转眼过去好些年了。”

有些时候,可以适当表达自身能力和战绩,现在不是谦虚的时候。

无悬案三个字让敏昂目光微凝,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办到的。

“陈警监经手过多少案子?”

“大案几十起吧。”

敏昂沉默下来,良久后开口:“达奈我认识,迪瓦大部分民众都认识,他在当地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名下经营着咖啡种植园、传统纺织以及宝石贸易公司,还创办了私立学校,有钱有势。

这些年,每到传统节庆或者宗教仪式的日子,达奈都会受到邀请作为主持,在迪瓦的威望很高。

这样一个人物死在了佛塔里,上面重视很正常,限期破案……我也没什么可说的。”

要聊案子了。

陈益顺着问下去:“什么时候死的?怎么死的?我指的是死亡方式。”

敏昂道:“五天前,在林度佛塔偏廊,一把匕首贯穿了达奈心脏,导致他当场死亡,匕首上没有检测到任何人的指纹,很干净,凶手应该带着手套。”

陈益:“监控很少是吧。”

敏昂点头:“很少,林度佛塔虽说是我们迪瓦最大的佛塔,但现代化摄像头并未覆盖,陈警监可知原因?”

陈益:“倒也略知一二,佛塔是蒲甘神圣的宗教场所,强调清净与虔诚,安装摄像头会被视为对信仰环境的侵扰,破坏了信的徒私密性。

佛教文化注重内在修行,现代科技设备的介入和宗教氛围不符。

还有,佛塔的日常管理更多依赖比丘与本地人,对电子监控需求不大,再者,金钱也是个问题,

佛塔周边犯罪率普遍较低,倒也没必要安装大量监控,除非是那种旅游区的大型知名佛塔,或者冲突严重区的佛塔需要加强安保。”

侃侃而谈让敏昂意外:“陈警监来之前,做了不少功课啊。”

陈益笑道:“多做点功课会少很多麻烦,我大概知道此案的难度了,一个当地的名人被杀死在佛塔内,无目击者无监控,现场无指向性证据,想要破案并不是那么容易。

死者的人际关系太复杂了,敏昂少校无法做到穷尽式排查,而且在达奈的人际关系中,有些存在连你也不想去招惹吧?

比如你们局长,局长肯定认识达奈,对吗?”

高层次的人结识高层次的朋友,当地警察局局长算是一方大佬了,在某些方面具备话语权,双方肯定有交集,说不定关系还不错。

敏昂点头:“当然。”

陈益:“敏昂少校,这样,我们简单探讨一下,看看哪个方向可能有所疏忽,旁观者清,我先不去了解更多信息,有常识性错误你可以随时纠正。

第一,达奈复杂的人际关系是重点,他在家族内部或者商业合作上是否与人结仇。

第二,佛塔内部环境和日常活动,是否有隐藏的目击者或证据?

第三,通讯记录和行踪轨迹,达奈在被杀前有何异常?见过谁?为什么要在案发当天独自一人去佛塔?

第四,凶器,凶器是否有特殊之处,能不能查到凶器来源,哪怕只是大概的范围。

第五,达奈的财务状况,支出和收入在近期是否正常。

第六,历史的恩怨,达奈既然是土司后裔,那么过去的土地纠纷和权利争夺等斗争是否延伸到了现在?

第七,车辆,包括对车的搜查以及行车轨迹。

第八,宗教或者文化方向,他为什么在佛塔被杀,是因为恰好约在了佛塔见面,或者凶手杀人的时候达奈恰好在佛塔,还是凶手刻意选择的杀人地点?

第九,达奈在当地有一定影响力,那他是否想尝试改变某些既定的规程,引发了相关人员仇视?

第十,达奈的死亡当日,对你们迪瓦人来说是否特殊?

这十个方面,敏昂少校全部考虑到了吗?”

敏昂有些傻眼,简单探讨?这就是华夏高级刑警的专业吗?先不说合理性,能在有限信息的基础上短时间给出十个调查方向,足以说明对方的刑侦经验极其丰富。

这要是把卷宗向其完全公开,那不起飞了?

“嗯……”为了不露怯,敏昂认真思考起来,分析陈益刚才的话,随后开口:“第九条和第十条可以放弃,他没有想改变什么既定规程,死亡当日也并不特殊,其他的……”

其他的他就拿不准了,细细想来似乎都有可能存在线索,刑事调查科在五天时间里收获很少,连确切的查否都没有。

陈益看出来了,这位迪瓦警察局刑事调查科的科长,在业务上有点嫩。

嫩点好啊,容易忽悠。

“其他的,可以针对性调查。”陈益开口,“但是,我得先了解达奈这个人,了解他的全部。”

敏昂立即说道:“可以,资料就在我办公室,我去拿。”

陈益此刻给他的感觉有点牛逼,他得抓住这次机会,如果十天内真的把案子破了,污点马上变成高光履历,他很期待伦泰的表情。

“等会。”陈益阻止敏昂起身,“觉温的手机卡应该是销毁了,我需要找到这个人,在调查佛塔命案期间,敏昂少校可否帮忙打听打听?先打听,不要让他察觉有人在找他。”

敏昂同意:“可以,包在我身上。”

陈益:“他不一定在迪瓦。”

敏昂摆手:“无所谓,其他城市也一样,只要他存在,只要他别像老鼠一样整日藏在下水道,一定能打听到消息。”

此话一出,腾大斌与何时新无语。

白天你可不是这么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