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都是意外,和他没关系……

吃完婚宴后,沈妙几乎是飞回到家里的。

关于拆迁的事,那婶子也就是随口提了一嘴,沈妙跟人家又不是特别熟的关系,没好意思直接问,还是旁敲侧击了一番才听她说,不止是清河村,东边的几个城边村都要拆。

除了她以外,还有好几个姨婶也是这么说的,可细问下去又说不清是从哪听说的,左右继续问下去也没个所以然,不如直接找自个儿老爹问一问。

他可是清河村的村长,村子要拆迁的话,他肯定会知道。

“爸!咱家是不是要发财了?!”

沈妙进门的一句话,直接把沈万山给问懵了。

可能是意识到自己跳过的信息有点多,沈妙又改口道:“爸,咱村是不是要拆迁了?”

沈万山还是没忍住,差点把嘴里那口水喷出来,“你,你听谁说的?”

他没有一口否认,而是用了反问。

这么说来,是真的有这回事了?!

紧紧地贴在沈万山身边坐下,沈妙压低了声音,悄咪咪地问道:“真的啊?咱村真要拆了?”

“别瞎说,没影儿的事。”

沈妙才不信呢。

都说女儿是父亲的小棉袄,但沈妙不同,她可是沈山生胸口的那块护心肉。

他心脏跳动几下,是怎么跳的,她都一清二楚。在这个家里,除了母亲王冬梅之外,就属沈妙最清楚沈万山有几根肚肠。

真要是没影的事,他绝对不会是这副反应。

见瞒不过她的一双眼,沈山生只好老老实实地同她交代,说:“真不缺你,拆不拆的,现在真还没说定呢,我也就是瞧了那么一眼。”

两个月前,豫市里开大会,不管是城中村还是城边村的村长们都去了。

会议主要内容还是围绕各个村子的发展,哪些村子需要努把

力、哪些村子是推动现代化发展的佼佼者、还有哪些村子需要市里的帮助,都是他们要讨论的重点。

会议一共开了三天,直到第三天才讨论到各个村子最关心的事:拆迁改造。

第一批要改造的村子基本敲定了,是几个占地面积大,地理位置比较好的城中村:李庙、陈砦、南关村、墨家庄……

改造并非政府全资,而是跟比较有实力的集团或公司联合,最后按照规划来共同改造,所以村民们的赔偿会分为三个部分:赔偿金、过渡费、回迁房。

赔偿金和回迁房由集团或公司出,具体金额和面积需要测量和商定;过渡费由政府出,基本就是按各家的人口来算,相对比较省事。

改造的计划之所以谈了几年,主要是一直没找到资金足够雄厚的地产集团,如今趁着香江回归,这才有了被一些两地合资的地产集团看到的机会。

讨论改造的那一天是最气人的,豫市的城中村和城边村加起来一共有三百多个,可第一批接受改造的只有十个。

听着集□□来的代表站在台上,跟要拆迁的村子说起未来的建设打算,可不是要让没轮上拆迁的人眼热心馋嘛。

等到最后散场之后,负责整理图纸的人好像弄丢了一张图,于是几个规划局的人便留在会议厅一张张地打开图纸来寻找。

沈山生和其他几个村长走得晚,从他们身边经过时无意瞥了眼豫市的地图,发现靠近东边的许多个村子还有东南边的几个村子,都用许多绿色的叉叉给标注了起来。

在讨论拆迁改造时,他们在投影上看到过类似的标注:

蓝色的标记代表着集团用地,住宅楼是蓝色的方块,商业区是蓝色的三角,还有代表等待着再细化的蓝色叉叉。

而绿色则代表着政府用地,比如一些机关单位的建设地址。

所以绿色的叉叉,就意味着这块地将来会由政府来计划使用,只是具体的用途还没有规划好。

四舍五入,也就代表着这些村子会拆迁,而拆迁后土地则会被政府使用……

因为只是匆匆一瞥,而且开会时没有在投影上展示过,所以看到的几位村长并不敢确定是真是假。

经过商量后,他们决定先装作不知情,免得给村子里的村民营造出一个虚无的希望,万一到时候家家户户都只想着当拆迁户、混吃等死,可不就成了他们的罪过了嘛。

沈山生是做到了,嘴巴严得连自家人都没告诉,却不知道哪个人的嘴比裤腰带还松,竟然给传了出去。

虽说这事儿没有扩散开来,大多人都当成是捕风捉影的谣传,但总有人会坚定不移地相信,然后做起发钱、发房的春秋大梦。

清河村还好,村民们都相信沈山生的为人,只要他没有亲口提,那就是没有的事儿,偶尔飘来几句村子要拆迁的话,大家也都当成笑话听,就算问到他跟前,他也说是谣言。

附近几个村子的村长和沈山生交好,村子之间同气连枝,也没有让这件事宣扬起来。

偏偏是几个条件不太好的村子传得最热闹,所以是谁的嘴巴不严,大家心里多少也有个数。

唉,也是可惜得很!

要不是被沈妙听到了这股风,让她嗅出了端倪,沈山生感觉自己还能再瞒上她几个月呢。

“你可千万别出去瞎说啊。”

把事情的来龙去脉都跟沈妙说清楚后,沈山生再三嘱咐她道,“几个城中村都还没动静呢,我估摸着就算咱这儿要拆,等轮到了起码也得再等个四五年,能晚一天说就晚一天,听见没?”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

事以密成,语以泄败。

就算清河村是真的要拆迁,在彻底确定下来之前最好也不要到处去说,天晓得会不会有什么变故呢?

就比如这次第一批的改造名单吧,原本有十二个村子呢,只因为那两个村子的占地面积比较小,改造的性价比不高,这才被剔除了名字。

因此,在正式把“清河村”三个字写在改造名单上之前,一切都是未知数……

不知道是不是沈妙的心理作用,自从听沈山生说过拆迁的事后,总觉得身边多了好多关于拆迁的人事物。

谁谁谁是第一批要改造的村的,架子阔得很哩。

谁谁谁最近在闹离婚,说是两个户口本能多分几个平方。

谁谁谁家里为了争面积动了手,亲兄弟哎,都打出血啦!

沈妙听到这些话后也不敢搭茬,她头一次嘴巴能闭得这么严实,这种明明知道真相却又不能说的感觉真是差点把她给憋死。

噔噔噔。

那天晚上吃完饭后,听到外面有人在敲门,沈妙便起身去开门。

见来人是清平村的村长吕国胜,一下子又勾起了沈妙脑子里关于拆迁的那档子事儿。

他也是看过那张图纸的人,清平村也是标有绿叉叉的村子之一,再加上他平时不怎么来找沈山生,沈妙差点没忍住要问他“是不是有关于拆迁的消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