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姚得水 果然……还是要苦瓜才能给苦瓜……(第4/4页)
皮绳虽有弹性,但缓震效果自然比不上弹簧,不过姚得水如今还小,身轻,说不定正合用,也算尽力而为罢。
付了定银,送走周榉木夫妇,姚如意便又清闲了下来。
她把姚得水抱进铺子,坐在柜台后头,吃着酸牙的李子,吹着暖暖的风,支着下巴望夕阳,偶尔卖卖货和小石头、茉莉几个特意好奇来看姚得水的小孩儿说说话。
就这么平平常常过了一日。
隔日,在考棚里被关了三日的学子们终于出了牢笼,巷子里几家有考生的叔伯婶娘们一大早便去接人了,很快接回来一个个浑身臭烘烘的孩子,也不敢问考得究竟如何,连忙都赶回家去洗漱,个个都累得倒头就睡。
之后过了几日,姚如意才发觉有些不对劲。
她太忙了!而且,她一个小卖部,为何早起一开门,便有好些不知哪儿溜进来的生面孔在这儿排队等着买朝食套餐?还有指名要买汪汪书袋子的,都考完了,还买什么书袋子呢?
守着巷子口的老项头脖子上挂着脖枕头、脑门上挂了个眼罩,听见姚如意过来询问,也是一脸莫名其妙呢,但这些人要么有巷子里的熟人引着进来,要么是学子们带进来的,要么有官牌和印信,他便不好拦着。
老项头爱惜地摸了摸姚如意送他的脖枕和眼罩,听闻她铺子里卖的脖枕和眼罩已经被这些人一扫而空了。
幸好他得的早!
知行斋里也人满为患,喝茶的,吃雪饼的,找九畹阿姊借书看的,还有专门来撸猫的,刚刚刻出来的新一批三五,也被哄抢而空。
稀里糊涂地挣了不少钱,转眼便进了四月,将要放榜的消息出来了。
与此同时,薛阿婆派去码头上日日等候的家丁也连滚带爬回来说,南边的漕船都到陈桥镇了,马上就能进津渡水门了。
于是整个巷子里从早到晚都是打发出去打听消息的,一路去贡院门口看什么时候贴榜,一路在码头来回张望。
就在这人心浮动、喧嚷混乱之际,还有一艘不大起眼的挂着几面“江南西道盐船”和“抚州漕运司监制”风旗的盐纲船也在日日都热闹万分的水门码头靠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