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四月底,崇北由春入夏。
午间最高气温已经接近三十度,只是昼夜温差很大,一入夜,个位数的低温又似回到冬天。
这种天气穿衣出门想要做到中午不热、晚上不冷,变成一件较为头疼的事。
周日,林晋慈在宿舍整理换季衣物,又根据最近气温搭好未来两周可能要穿的服装,忙了一个早上,快到中午饭点,室友问林晋慈要不要一起凑单点披萨,点好单,又随口问起一句。
“哎,你之前那个经常来蹭饭的老同学,这阵子怎么好像没动静了?”
林晋慈这才意识到,傅易沛好像是有段时间没找她了。也好计算,四月第一个周六到最后一个周日,中间相差二十二天。
不过林晋慈并没有多想。
“可能是吃腻了我们学校的食堂。”
室友深感荒唐地“啊”了一声:“你不会以为他之前老来找你,是爱上崇大的食堂吧?”
傅易沛每次一来崇大就直奔食堂,一会儿说要吃板栗烧鸡;一会儿要吃双椒拌面;一会儿又不知道从哪儿看到的崇大食堂安利帖子,惦记起三食堂的话梅排骨……
林晋慈望向室友的表情上,直白显示着:不然呢?
“快醒醒啊林晋慈!你猜我现在为什么要点披萨?当然是食堂口味很一般啊,也就你这种不怎么挑食的人,才能做到天天吃食堂。”
林晋慈想了想,把刚刚室友的话问回去:“那他为什么这阵子不来了?”
室友也想了想,也重复林晋慈的话,不掩同情地说:“他可能是真的吃腻了吧。”
林晋慈一面微感恍然,一面又深有疑惑。
室友说:“他在追你啊,你不知道吗?”
“追我?他没说。”
看着林晋慈一脸坚定的样子,室友哭笑不得:“这不用说的,他已经用行动表明了,不然他干嘛隔三差五从崇电跑过来,非要吃我们学校的食堂,他当然不是喜欢吃便宜饭,他是喜欢你吧。”
“他喜欢我?”
“对啊!而且你每次一喊就去,还每次都说请他,他应该……也觉得你有点喜欢他吧?”
林晋慈疑惑的声音微微高了一点。
“我也有点喜欢他?”
室友说:“对啊对啊!不然他干嘛来,你干嘛去。”
“去吃饭。”林晋慈说。
因为傅易沛每次都在饭点前提这样一个完全不麻烦的小请求,只是刷个饭卡的事,也没有什么严词拒绝的必要。
“一起吃饭就是当代年轻男女爱情萌芽的开端啊!”
林晋慈头一次听:“我不知道。”
室友问:“那你现在知道了,打算怎么办?以后他约你,你还去吗?”
林晋慈没有回答,也一时不知道怎么回答。
室友也没有再追问下去,只是等披萨送来宿舍后,像林晋慈已经回答“会去”一样,一边吃披萨,一边给建议。
“这家店的披萨就很好吃,堂食应该更好吃,下次你可以带他去吃,总比我们食堂好。除了有点小贵,没有别的毛病,但两个人约会,这种价位就刚好,而且环境也不错……”
说了半天,室友发现林晋慈一句话也没有接,顿感自己多事,也有点扫兴。
没想到林晋慈听得很认真,她忽然停了声音,话没有说完,林晋慈还追问道:“外摆餐桌怎么了?”
室友便继续高兴地讲下去:“外摆餐桌比较少,也抢手,如果确定去,可以提前预定,免得到了没位置。”
“哦。”
林晋慈慢慢吃着,觉得这家披萨的确比崇大食堂好吃不少。
她缓缓动着腮部,目光却看向自己的背包上的彩色毛线球挂件,不自禁地,用手碰了碰。
想到傅易沛。
想到每次吃完饭,他们分别的场景。
有时候在食堂门口,有时候可能散步到校园某个角落,傅易沛从没逾矩地提过要送她回宿舍,如果他这样说,林晋慈应该就会察觉到这是宿舍楼下小情侣才会做的事。
傅易沛只是像蹭饭的老同学一样,礼貌妥当地跟林晋慈挥手告别。
在不同的场景里,说一
样的话。
“拜拜,林晋慈,拜拜,阿毛。”
阿毛是傅易沛给林晋慈的小挂件起的昵称。
在春光将尽的四月底,林晋慈抓握着毛茸茸的小挂件,第一次品尝到想念的滋味。
虽然那时候她还不知道这种感觉是想念。
在四月最后一个周日的晚上,林晋慈做了一件很不像她自己会做出来的事。
她翻看了和傅易沛的聊天记录。
如同回顾错题一样,细致地审阅每一句话,试图从傅易沛的文字中,找出一些她之前忽略掉的意思。
由前到后,并不多的聊天记录很快翻到本月初,读到屏幕里的最后一句话,林晋慈仍未察觉出任何不妥的暧昧意思。
林晋慈对自己并不欠缺了解。她明白自己的性格不讨喜,长久冷漠,偶尔尖锐。
但长相大概算得上不错。
人类的基因比情感更公正,即使备受冷落地长大,也不妨碍她从父母那里各取其长地继承来一副好皮囊。
借这副皮囊的光,无论高中或大学,都有男生跟林晋慈告白示好,她讨厌无端生起的热情,拒绝起来也总是干脆利落,不留任何余地。
或许有卢文洲带来的心理阴影,她有时对异性的亲近举动格外排斥厌恶。
在系里的工作室,曾有学长借指教之名想跟林晋慈拉近距离,得到的只有林晋慈的疏远。
她对异性一直是防范的。
如果傅易沛真如室友所说在追她,她应该早就不再理会他了。
并且按照室友的分析,她也有点喜欢傅易沛,这听起来更荒谬。
手机弹出震动提醒,到了平时入睡的时间,林晋慈没有继续研究乏善可陈的聊天记录,关掉手机后,也没有再深想。
之后忙碌了一周,建筑竞赛填满了林晋慈所有的课余生活。
时间进入五月。
崇北回升的气温又跌回去一截,刚翻出来的短袖又要穿回外套里面,似是夏日能量储备不足。
那是五月的第一场夜雨。
小雨未停,路上片片积水映着昏黄灯光,杏林路的小贩提早收摊,行人稀疏。
这场夜雨落得意外,天气预报并未显示。林晋慈捧着资料从打印店出来,才嗅到湿凉的空气,顺商铺屋檐避着雨,在便利店门前停下步子。
崇北春夏的天气多变,天气预报不准不是头一回,宿舍已经有两把便利店的透明雨伞,伞很便宜,但林晋慈还是犹豫了一下要不要再买第三把。
这时,有一道高大身影从酒水饮料那行货架间走出,弯身拿走框里的最后一把伞,一起结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