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周天子式微,诸侯割据,相继自立为王。

囤兵铸剑,广积粮草。

锻造时念的铸剑师,自少时起便拜入鲁国一带最负盛名的铸剑大师门下。

那时连年战乱,各诸侯国之间相互兼并吞没,大肆兴兵,穷兵黩武,每逢天灾便民不聊生。

铸剑师很受各国诸侯器重。

年少的铸剑师很早便表现出了惊人的铸造天赋,师父外出辗转各诸侯国,替大大小小的诸侯铸剑时都会带上他。

年少心性,他看见的是城墙内,诸侯以礼相待。觥筹交错,酒池肉林,处处透着恢弘和繁华,享受着各路诸侯的‘恭维’与‘吹捧’。

却不知晓师父这一路看到的都是城墙之外,行人眼中无光,四处白骨,路有饿死之徒……

这一趟回国之后,一生铸剑无数,曾锻造出数把举世闻名的名剑的铸剑大师决心封炉,带着家人远走他乡,去到无人认识的临近诸国。

年少的铸剑师不解,跪在师长跟前,问起这乱世,去到何处不一样?

铸剑让他们成为各国诸侯眼中的香饽饽,世人眼中倍受追捧的宾客,一把名剑便可让他们留名青史!

师长看他,平静而慈悲道。

这一路所观所闻,复见初心,止戈方能为武,我已再锻造不出举世之名剑,故激流而勇退。

年少的铸剑师不愿意荒废他的天赋,就此与师长拜别。

看着远去少年的衣衫背影,师长仿佛看到了过往的自己……

却最终没有阻止他的脚步。

一个铸剑师的封炉延缓不了战争,也带来不了和平……

那是一个在史书上百花齐放,熠熠生辉的时代;也是一个诸侯兼并,三家分齐,瞬息万变的时代。

霸主会盟,纵横捭阖。

谁都可能在这一刻走上权力的巅峰,成就一段青史留名,下一刻就成为阶下之囚。

你方唱罢我登场。

历史的长河里,谁都没能一直成为历史的主人。

却循着历史的痕迹,昙花一现,不断重演,磨合,在曲折中推动着历史的车轮缓缓前行……

但一个厌恶了战争,心生怜悯而封炉的铸剑大师会有一个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徒弟。

他凭借着自己天赋和激情,尝到了权力和财富带来的愉悦,也享受了铸剑带来的疯狂与快乐!

他替代了恩师,成为了铸剑工匠的巅峰。

往后十余年的时间里,他锻造了无数令人向往的名剑,成就远超过师长。

也从第一次亲眼见到诸侯拿无辜之人的性命为手中的青铜剑开刃时的震惊,辗转难眠,干呕,到后来司空见惯,眼中轻如鸿毛的一瞥后,继续杯盏交错。

那是他最负盛名的一段时光。

正值盛年,世人称赞他是最好的铸剑师,就连曾经的师长都无法与他相提并论。

各国诸侯甚至为了得他一把剑,让嫡子登门求剑……

极致的狂妄、贪婪,和追求一把举世无双的利器,他甚至不惜以人命祭剑,只为了封藏在剑里的邪气与杀意。

诸侯无不为他锻造的剑而疯狂!

经年累月,他越发沉浸在铸剑与追求极致的颠倒世界里,有时甚至在锻造的时候处于很长一段时间的半疯癫的状态。

终于,半癫狂状态下的他甚至在清醒后才发现他封魔般杀了自己的妻子和襁褓里的孩子。

整个人仿佛从一个梦魇清醒,再跌落到另一个清醒的梦魇里……

他赤脚蓬发走出城外,见得城外到处都是流民。

有的啃着树皮,有的吃着泥土,还有来不及给士兵让道的被刀剑削去了半颗头颅。

他茫然站在城外的山丘上,想起很多年前师长告诉他,封炉,不再铸剑了。

他也义正严词告诉师长,封炉延缓不了战争,也带来不了和平……

但在这一刻,他才忽然想明白。

他走过的路,师长都走过。

但他选择了师长没有走完的那条路……

他在山丘上站了整整两日,直到被君王的侍卫带回宫中,君王沉浸在他铸造的剑里疯狂,让他再铸一把!

他眼神无光,平静道,草民已经封炉了,不再铸剑。

师长当初终究明白过他……

君王一怒,浮尸遍野。

抓了他家中奴仆和一条街巷的邻里,给孤再铸一把剑,不然孤杀了他们给你陪葬。

满殿的哭腔喊地声,让他想起在城外时的流民与白骨。

有什么不同?

繁华可以一叶障目。

虚荣可以让人偏执癫狂。

他应该早看到这一幕的……

重新开炉,锻造,君王就在一旁亲眼看着,看他面无表情打造了那一把后来载入典籍的名剑。

那把名剑所向披靡,因为君王亲手用了殿中奴仆和一条街巷邻里的性命为这把青铜剑祭剑,开刃!

剑成!

君王取剑大悦,宫中载歌载舞。

他在殿间吐得天昏地暗……

曾几何时,他也有过初心,只想铸造世上最好的剑。

曾几何时,他也曾有过由衷的喜悦,在烈火中锻造出一把纯粹的青铜剑。

但从何时起,他手中沾染都是鲜血与污秽。

这些鲜血与污秽最终反噬了他……

他此生之后都不会再铸任何一把剑。

但他不想他留于世上的最后一把剑是那样一把沾染了鲜血、权力、哭喊和欲望的剑。

他把自己关在铸造间三天三夜。

用仅剩的残余,夜以继日,不眠不休锻造了一把极致纯粹,干净,却未曾开刃的青铜剑,这也是他此生从未锻造出来的青铜剑巅峰!

一把在他历经了所有黑暗,偏执,鲜血,懊恼,悔恨和不甘之后,大浪淘沙,惟有初心的青铜剑。

这就是那把,他穷尽一生真正想要锻造到极致的青铜剑!

原来这样一把剑,是在繁华落尽处……

但他不配留得。

更不愿它落入君王手中。

他将他赠予即将远行的挚友。

此剑乃吾此生铸剑之巅峰,也是封炉之作,赠予君,君之品行,如山间清泉,流水迢迢,君堪得此剑,不足以为外人道起……

挚友收下。

离开当日,挚友骑马,身前坐着四五岁大的幼女。

出城时,见城中熊熊大火,往旅客同守城士兵打听,说是国中最有名的铸剑师家中失火了,听说都烧没了,人没救下来,实在可惜了。

君王大怒,杀了不少人。

听说还没杀尽兴,能离开的赶紧离开。

挚友打马,女儿回头看他,清脆的声音,天真无邪问,“君王为什么要生气杀人?”

挚友告诉她,“因为国中日后没有最好的铸剑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