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杜国强回村的日常(第4/5页)

只有最小的一个孩子在家,八岁。

“三舅。你咋来了?”

杜国强揉揉这小子的头,说:“我不能来啊!你这孩子可不咋会来事儿。”

他掏出几颗糖放在孩子手上:“给。”

这个不是换的,是买的,但是杜国强兜里是揣着点的。毕竟回村家里孩子多。

小孩儿高兴的就差手舞足蹈了。

“谢谢三舅,我去叫我妈……”

杜国强:“不用,让你妈忙吧,这个你收着,等你妈回来交给你妈哈,是x我给你妈准备的红糖。”

小孩儿眼睛一亮。

在大家心里,红糖可是太好了。

“啊,这个,这个我收着?我不敢收,丢了咋办?”

杜国强:“你还是不是个爷们了,怎么连这么点事儿都不能干。这怎么就能丢了?你放抽屉里他还能长腿跑了?你可真出息,收起来。”

“哦。”

杜国强扫了一圈家里,说实话,他二姐过的真的挺一般的。

家里倒是和睦,就特么孩子生太多了。

他的视线落在柜子上的袋子上,说:“呦,你家还有金银花?”

“嗯呐,我妈弄的,有时候泡水喝。我也不知道啥用处,但是应该有用的。还有菊花呢,菊花是去年秋天我帮我妈晒的。你看。我可能干了。”

小小年纪,还挺能显摆。

杜国强:“我都拿走了。”

小孩儿:“啊?”

但是不敢阻拦。

杜国强颠一下,说:“这金银花和菊花我都拿走了,你把这五块钱给你妈。”

小孩儿:“!!!!!!!!!”

多少!

你说多少!

他从小到大,就连五毛钱都没拿过,五分,五分都是没有的。

过年给他一分钱,他买一块糖吃就超级高兴。

这这这,五块钱!

他不敢收啊!

杜国强:“你是不是男人?”

“是!”

他咋不是男人了?虽然才八岁,哦,周岁才七岁。实打实不够八岁,但是他也是个男子汉的。

“我我我,我是男子汉。”

紧张的都结巴了。

杜国强:“那不就是了?你把五块钱给你妈,就说这个我拿走了。”

“舅舅,菊花不值钱的。”

杜国强:“你干活儿劳动力不是钱?”

小孩儿:“!!!!!”

他的劳动力这么值钱的吗?

杜国强:“行了。我走了。”

村里这样的东西还是能再找到的,虽说不是漫山遍野都是,但是只要稍微用点心,还是能找到的。杜国强不知道菊花不值钱吗?就这金银花,收购站收的话差不多也就能给两块钱。

至于菊花,别看比金银花多很多,但是给个两毛就不错了。

但是杜国强有心帮一帮他姐的。

再说,他姐也帮他啊。

这虎骨酒,那可是好东西。

他奶都没收到消息,他姐就知道了。

杜国强可不会让他姐白打听。本来二姐过的不好,做弟弟的稍微帮一下也没什么。

他如果揭不开锅,那肯定先顾着自己家,但是他家不缺,又何必丁是丁卯是卯的。杜国强揉了揉外甥的头,说:“行了我走了,别揣着钱到处跑。”

“我我我、我知道……”

从来没揣过这么多钱。

杜国强之所以不叫杜二姐回来,也是晓得她肯定是不能同意。

杜二姐这人别看穷,但是不怎么占人便宜。自家亲戚都不的。

这东西什么价钱,作为村里人哪能没数儿。她肯定是不好意思这么干,杜国强可不想拉拉扯扯的。

他提着东西离开。

杜国强提着袋子回家,杜大哥:“你咋去二妹家里还拿东西,他家日子不容易的……”

杜国强:“我给钱了。”

“那没事儿了,你随意。”

杜国强笑了下,进屋看到他妈给他装鞋子,他妈手工活儿干的可挺好的。不管是做衣服还是纳鞋底儿做鞋,都比一般人好。杜国强:“妈你做了几双。”

“六双,没有杜鹃的,其他人一人两双。”

杜鹃去年就做过了,一年可不至于坏。她已经好几双了,没必要搞更多囤着。

杜国强:“行。”

杜国强来的时候是一编织袋,回去的时候还是一编织袋。

“爸,你抽空给我编个凉席子哈,夏天用着舒服。”

老头儿闷声:“你最近去看你弟弟没?”

杜国强:“没去,我看他干什么!你记得给我编凉席子,我下次回来拿……”

“你弟弟家几个孩子都要面临下乡了,没有工作咋整啊,你能不能给想想办法?”

杜国强挑眉:“你咋不上天?我要是想办法我也不管他,你就别做梦了。反正你记得凉席子。”

这爷俩儿,就差各说各的了。

“凉席子凉席子凉席子,凉席子还比你弟弟你侄子更重要?”

杜国强:“在我这里,凉席子就是比他们更重要,你能不能干,不能我找别人,我也不是就只能找你。”

杜老爹:“你你你……”

他气的指杜国强,只是吧,也是真的没啥气势,眼看杜国强不为所动,他扁扁嘴:“干就干!我给你编。”

杜国强:“……”

你说你就这个心气儿,你还跳什么啊!

杜国强他爸杜老爹,一款老棉花。

甭管是谁,踢到他,可算是踢到棉花了。

“你要多大的?双人的还是单人的?一个还是两个?”

杜国强:看吧看吧。这就是他爸。

杜国强:“三个吧,我跟我媳妇儿是双人床,大哥和杜鹃是单人的。”

“成,我来干,你别回来太早哈,干不完。春天还得春种呢。”

“知道了知道了。”

别看杜国强给她二姐钱,他有时候找大哥换东西也给钱,但是却从来不给老两口钱。他们住在村里,根本没有花钱的地方,如果真是给他们钱,他们保不齐一个要补贴二姐,一个要补贴老四那个瘪犊子。

所以杜国强从来不给他们钱。

但是他每次回来都给他们带吃的,这个杜国强是知道的,这老两口馋,给他们吃的,他们存不住的,肯定会很快吃掉。

都说知子莫若父,但其实换言之,知父莫若子啊!

杜国强可太了解这一家子了。

特别是他爸妈。

他每次回来都准备一些吃的,像是这次,老两口都锁回柜子了。两个人晚上嘴馋了偷偷吃,跟个老鼠一样。要不杜国强也不能对父母的偏心这么淡定。

主要是,这两个人的偏心,毫无用处,就嘴巴说说。

真是让他们拿什么,哦,他们也是真没有。

杜国强这边收拾东西准备往回走了。那头儿杜二姐一家子从自留地回来,就见自家小崽子坐在门口,紧张的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