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立后大典终是到来。
刘越站在阶下, 离皇兄最近的地方,腰间揣着一根红绸带。许是天才低调久了,有臣子猛然一见, 只觉梁王殿下今天分外的轩昂, 那小模样, 单用“漂亮想揉”四个词来形容, 好像不甚恰当。
当然, 这是万万不敢在太后面前说的。
御史大夫宣读诏书的时候, 吕英头戴凤冠, 身形由远及近。新皇后下颌微收,目光柔婉, 她握住帝王伸出的手, 扬起一抹笑容。
恍惚间, 谋求亲政的大臣仿佛看见了第二个皇太后。
难掩英气的面容,又是嫡亲姑侄, 万一是个厉害角色,这可怎么好?
沐浴着满朝目光, 吕英什么都没想。
她终于站在了表哥身旁……她会做个贤德的皇后, 忧陛下所忧, 急陛下所急, 替他打理好后宫。
而宫外那个女子, 得到陛下喜欢又如何,赢家终究是她,不是吗?
吕雉将儿媳的神色尽收眼底, 不知想起什么,有欣悦,也有惆怅。
待大典结束, 太后起轿椒房殿,对大长秋道:“英儿已经不像从前的她了。”
大长秋道:“皇后真正把陛下放在了心里。”
吕雉望向遥远的宫阙,淡淡道:“现在看来,不知好还是不好……”
.
刘越琢磨的压床没有成真,由更小几岁的鲁元长公主之子张偃做童子。
他还没说什么,淮南王刘长可惜地望了眼喜房,与幼弟嘀咕:“既然压不了,能闹吗?”
嘀咕声让兄弟几人都听见,代王刘恒一笑,温声劝说:“皇兄大婚与别处不同,七弟还是不要这么做。”
不知怎的,刘长看刘恒有些天生的不顺眼,明明以前从未有过,难道是刘恒再也不哭鼻子的缘故?他轻哼一声,我和幼弟炸吴王府的时候你还在养牛呢,拽什么拽。
刘越沉思片刻,开口了。他必将守护皇兄的新婚之夜:“七哥真的憋不住的话,可以站在椒房殿门口举鼎。”
刘长:“…………”
那下一刻他就成了肉饼,刘长沉重道:“寡人不闹。”
在众人看来,先帝的四、七、八子与幼子玩在一块儿,便衬得五子燕王,还有六子淮阳王分外突兀。燕王刘恢原本真切的笑容变得勉强,他深吸一口气,朝淮阳王刘友走去,亲热地叫了声:“六弟。”
淮阳王刘友心头一松:“五哥!”
他向来在兄弟里头排中等,不算最得宠,也不算最透明,盖因阿母容色出众,戚夫人毁容后,还被先帝惦念几分。对于代王几个对梁王的巴结,刘友是不屑的,他认定欠梁王的债就是巴结。
父皇喜欢刘越,从前的萧丞相也喜欢刘越,刘友心头不舒服,不就是长得好么?
但自从就了藩,他终于体悟到“朝中有人好办事”的道理。
太后一句话,就能让根基薄弱的代王母子站稳脚跟!
然而他实在与太后的心肝宝贝梁王不熟,别扭情绪加上诸侯王固有的骄傲,刘友拉不下脸示好,自回京后,一直拖到现在。如今五哥主动解围,刘友心里感激,连忙走过去。
听闻动静,刘越望了二人一眼,随即转回了头。
那一眼不带什么情绪,真要比的话,怕是梁王殿下看猪崽的眼神,都比看他们火热——
前者可都是香喷喷的肉!
帝后大婚于安稳中度过,诸侯王一一启程回封国。送别那日,淮南王刘长差些泪洒长安,刘越为赶场忙得脚不沾地,顺便开拓一单赊账业务,为临江王刘建找胡椒提供金钱支撑。
刘长幽怨极了:“我也要……”
刘越软软地看他,语气冷酷:“你用不着。”
不过软稻而已,培育五十年总培育得出来,刘越有这个信心。
刘长:“……也是。”
刘长猛然生出一股紧迫感,一回到淮南国,便询问国相软稻的种植。
淮南国相长须翘起:“大王有所不知,淮南百姓确以稻为主食,却都是硬稻,不知这软稻从何而来?”
刘长:“…………??”
淮南王抱头的一幕,刘越没有亲眼看见,他在为生辰后的出游做准备。
母后同他提起,周游列国的辟阳侯审食其已经逛完大汉的国土,即将从梁地回归,很大概率能遇见。为此,刘越有些小期待,据说辟阳侯终日贪财,终被财啄了眼,一天学他微服的时候,被一个彪悍至极的女商设计,孩子都生了!
审食其面色铁青,实在受不住女商的缠,可不能不要孩子,只好求太后做主。
吕雉忍着笑,在奏章上写了一个准。准此子入侯府,往后举荐、入仕,不受商户制约。
要知道立国以来,汉律规定商贾子孙无法入仕当官!虽然有特例,但辟阳侯能和别家一样吗?那女商连外妇都算不上。
一石激起千层浪,吕雉同臣下感慨:“还是辟阳侯最懂哀家。先帝在时大力抑商,故‘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先帝策英明,仍有改进之处。要抑商,却可以适当通融,众卿以为如何?”
太后这话传出去,辟阳侯迅速成为长安的传奇。
连专注打工的吕禄都听说了,何况刘越?只不过版本不一样,吕禄听说的是长安富商争先恐后想送女儿入辟阳侯府,或者来个偶遇;刘越听说的是长安商人不约而同给辟阳侯立了个牌,得空就拜拜……
刘越不禁肃然起敬,辟阳侯这是牺牲小我,成全大家。
过段时间出游,就多带一串铜钱好了,当做辟阳侯的安慰钱。
……
不知不觉间,梁王殿下的生辰越来越近。
皇后嫁进宫以来,与皇帝谈不上琴瑟和谐,倒也相敬如宾,不知从哪流传出来的小道消息,说每每陛下驾临,皇后都亲自端水端膳,可见其用心。
即便刘盈是自个亲生,太后还是唤来吕英,提了一提:“这些事情让奴婢做就好,何必累着自己?”
吕英笑道:“母后,儿媳不累。您与陛下辛劳更甚于我,儿媳不过举手而已。”
吕雉见此也不再劝。
她交给吕英的宫务,吕英都完成得无可指摘,椒房殿秩序井然,大长秋还在她耳边称赞过。又过了几日,吕英捧着一件外裳过来,不好意思道:“这本是越儿的衣裳,只不过针脚尚为粗糙……母后不要嫌弃,当个垫桌布也好。”
吕英做这些,倒也不是投太后所好。
任谁真心与梁王相处,都会忍不住疼爱几分,她作为表姐,又是长嫂,天然带有关怀越儿的责任,只不过自己实在不擅长针线。做坏了三匹布,才做出这么个玩意,吕英臊得慌!
吕雉接过,扑哧一声笑了:“哀家得让越儿领你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