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第2/2页)
怎么偏偏就是这个时候,打扰了陛下的情窦初开,唉,连他都想甩自己大耳瓜子了!
刘越不知赵安的心理活动,重新回到宫中,展开典客衙署上呈的、南越传来的密报,看着看着,他眯起了眼。
不出意料,南越王极为礼遇淳于意一行,以国宾之礼对待不说,还赠送金钱美婢。想来,他的头疾有所好转,以致升起了痊愈的希望,否则不会如此大手笔。
至于儒生的去处……赵佗便是再亲近汉朝,也不可能准许八百儒生在国都番禺活动。
何况南越王本就是一个“慕强”之人,且极为排斥以女子之身摄政的母后,一旦大汉展现出虚弱,他能做出称帝之举。这样的王者,能准许儒生搅风搅雨才怪了。
他不会明着打压,而是暗中想办法,将八百人分散开来,分别送往周边的崎岖山林、酋长部落,而不是繁华的、秩序井然的城镇。
就如这封密报中的南越王诏书——诏书说的极为大义凛然,传道不分地域,不分贫富,不是吗?
“不分地域,不分贫富。”刘越重复了一遍,赵安在旁敏锐地察觉,陛下有些生气了。
虽然换做自己,处置儒生的做法定会与赵佗一样,但刘越天生双标。
即便汉人高喊生死有命,但八百儒生若是折的太多,你看他们会不会发飙。放在大汉君臣身上,就是这样一个道理,自己人欺负,可以,但外人横插一脚,就是外人的错了。
“传召叔孙通。”
说完这话,刘越笑了笑,改口:“先让郅都过来。”
等梅花司司长站在他的面前,刘越把密信递给他,负手而立:“赵佗的病,你让淳于意看着办。”
郅都一瞬间察觉到陛下话中的冰冷血腥,他瞳孔微微收缩,干脆地领命。
不出多时,等到叔孙通火急火燎地入宫,第二封密报也随之而来。
上书:南越王孙赵离愿与儒生同甘共苦,共赴崎岖山林,南越王大怒,不与阻拦。
“……”
连刘越都有些感动了,他凝视着信纸,这样的王孙怎能不是汉人?
于是他见到叔孙通的第一句话便是:“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够让赵离先入汉籍,再继王位。”
叔孙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