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第4/5页)

最大的可能是吃人工合成食物就是会那个样子。

如果是这样,最简单的解决办法就是不要再喂它们那些合成食物,而是让它们吃没被重度感染的作物。

可让鸡吃作物……

童湛言脑子里已经浮现出直播间那些人的反应。

他怕不是要被直接线下PK。

想象着那场面,童湛言忍不住揉了揉鼻梁,突然就有点后悔起露脸来。

头痛完,童湛言却还是上网查了起来。

家畜相比作物好点但也是个稀罕物,成鸡公鸡一只大概四斤的情况下要十万,活着能下蛋的母鸡就更贵了,最少二十万打底。

童湛言琢磨片刻,又查了查小鸡崽。

成鸡已经吃了很久的合成食物,是因为食物而感染率高的话,估计肠胃早就高感染率了。

还是小鸡崽好点。

小鸡崽价钱倒没便宜多少,大概是考虑到里面可能有母鸡而母鸡能下蛋,一只也要六七万。

几万块钱买只鸡,换以前的世界童湛言转身就走,但这里,他一通看下来倒觉得还能接受。

毕竟他二十棵番茄就赚了三百多万。

问题是鸡买回来养哪儿?

童湛言环顾一圈。

大棚里除了工具间这一片其它地方都已经被预定上,根本没条件再圈个鸡圈出来。

就算挤出地方,在不确定它们的粪便能用的情况下就直接把它们放进大棚也太危险。

外面?

童湛言起身去大棚门口看了看。

大棚外四个方向都还有一圈水泥空地,倒是随便都够用,不过他想要粪便的话就得想办法把它们和地面隔离……

单独弄个全隔离鸡圈?

童湛言琢磨着,回去之前的地方坐下。

一来一回,童湛言倒是冷静下来。

要做实验的话一两只鸡肯定不行,最少也得五只起步,再加上隔离鸡圈,一套下来也得花不少钱。

反正他手里这三万肯定是不够的。

童湛言看向脚边那些还是幼苗的苗,等它们成熟还早得很。

不知是不是读出他心中想法,那些苗身上似乎都透露出几分无辜。

一直围着那些番茄苗转的摄像头也抬头看来。

童湛言又看向那些樱桃萝卜和小白菜,要不分点出来?

童湛言起身向着那边而去,要算一算能不能匀出来。

直播间。

“我咋觉得背脊有点凉?”

“背脊发凉+1”

“他想什么想半天……”

“我总有种不好的预感。”

“你们别说了,我害怕。”

这些人一看就是杨洪这群老人。

因为新人都在一脸懵。

“什么?”

“神神秘秘的。”

“主播怎么了?”

“他不就是忙累了歇会儿,大惊小怪。”

……

杨洪一群人没去解释,因为真要让他们说他们也说不上来,那就是一种感觉。

“不管了,反正最糟糕的我们不都见过了?”群里长歌道。

她最近心情很不错,因为她学着学长播种的那四棵苗长势虽然比不上直播间那些,但也相当不错。

状态最好的那一棵,仅仅半个月就已经有四片叶子了。

杨洪想想,吐出一口气,“这倒也是。”

稍晚些时候,童湛言下单了一批十多个大桶,回了学校。

那些樱桃萝卜和小白菜成熟还得半个月,不管他想做什么都还得等等。

相比起他这边的有条不紊,学校气氛却是随着时间推移而愈发紧绷。

操场人满为患,且个个都满头大汗。

宿舍楼却是空空荡荡。

到达六楼,童湛言才拐过拐角,就看见一个身形高挑的男人被一杆银白色长枪从他和清霁月的宿舍戳出来。

“滚。”清霁月面无表情。

男人笑笑,浑然不介意,“好歹也师生一场——”

他话未说完,长枪已经直逼他脖子。

男人轻巧躲过。

与此同时,他注意到走廊尽头的童湛言。

清霁月亦是如此。

男人没再说什么,转身向着童湛言这边楼道而来。

童湛言狐疑地看了他两眼,和他错肩而过后走向清霁月。

靠近,童湛言问:“你认识?”

清霁月挑了下眉,“你不认识?”

“我应该认识?”童湛言茫然。

清霁月反过来打量童湛言,就像在看什么奇怪的生物,不过很快他又笑了起来,“就是个神经病,别理。”

童湛言愈发不解。

只要他开口就都愿意帮忙,他在阳台堆了一堆乱七八糟的东西也没说一句,在他印象里清霁月一直是个脾气挺好的人。

这还是童湛言第一次看见他和什么人动手,甚至还说对方神经病。

心中不解,童湛言还是点点头,“好。”

没想到童湛言会应,清霁月愣了下,下一刻心情更好几分。

周日童湛言没再去大棚,然后周二和周五的时候各去了一趟。

两次都是同一个目的,给那些小白菜和樱桃萝卜施肥。

喷液方式下的施肥,只要比例不是太高,其实是可以每天进行的。

不过他肥料不多,而且后面又还有小番茄等着用,所以就三天喷一次。

因为肥不是很够,那些樱桃萝卜和小白菜的长势只能说是一般,不过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倒也逐渐转向成熟。

小白菜的叶子很多都已超过四指宽,樱桃萝卜的萝卜大部分也都有硬币大小。

算着时间将近,童湛言时隔许久的去了一趟店里,问了问小鸡崽的事。

小鸡崽店里是没有卖的,不过白老板倒是有认识这方面的人,他答应帮忙问问。

临走,童湛言又问了问樱桃萝卜和小白菜的价钱,他上一次来卖还是两个多月前。

作物的收购价并不是一直固定的。

价钱没什么变化。

听说他有一批樱桃萝卜和小白菜快熟,方怡光比他这个当事人还要高兴。

周六时,童湛言去给那些小番茄做了移栽。

从发芽阶段就比其它三样作物要好的它们,在长开之后优势就变得更明显,明明就是同时播的种,个头高一半不说,叶子对比起其它那三样更是如同雨伞。

杯子已经不能再满足它们。

肥料也可以上了。

移栽后还要缓苗,最好是移栽完后再施肥。

移栽比假植要麻烦许多,童湛言照例先挖了坑,然后用盆子装着苗提前一个坑一杯苗的丢。

一时间直播间相当热闹。

仅仅一个星期时间,直播间的人数就已经超过十五万,甚至都奔着二十万去。

那热闹劲儿,可想而知。

童湛言没去搭理,该干嘛干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