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第4/5页)

一次性这么多作物,就算是清家加种植联盟也有压力。

翌日,童湛言安排采摘。

数量多了,一两次根本摘不完。

这一次小番茄、黄瓜、茄子的数量依旧很多,且豇豆那些也进入丰收阶段。

魔鬼王、杨洪他们,那些护卫,白老板一群人,甚至清霁月都被童湛言叫过来。

六十多个人,硬是折腾一天。

他们尚且如此,门口古云扬那边情况就更加可怕。

童湛言忙完趁着天还没完全黑过去时,好些人眼下都一片青。

童湛言再提了下简化流程的事。

这次古云扬倒没像之前那样马上否决,估摸着也是真的累到。

翌日,童湛言买的鸡圈的那些材料送到,田新清和苏烟然继续挖地,他和宁琅东则安装。

这次童湛言准备直接建它个两百平。

这样一来,后面要是有了新的鸡,也能直接关进去不用再改。

唯一麻烦的是范围大了铲屎也变得麻烦。

网装起来倒是容易,两三个小时就搞定,遮雨的窝棚两人却是折腾了半天。

下午四点多时,所有一切终于就位。

鸡太多,童湛言放弃几只几只转移,叫来田新清、苏烟然,试图直接把它们赶过去。

那些鸡难得有机会出来,相当亢奋。

特别是几只公鸡,没一会儿就溜出包围圈。

然后又是一阵鸡飞人跳。

把所有鸡都关进去,又把鸡窝、食盆、水盆转移进去后,四人把之前关鸡那片地的土铲掉一层扔进开荒那片地里。

关鸡关久了土都有味。

鸡圈换好,童湛言当天夜里就开始攒起鸡蛋。

后面那五十只鸡也已经陆续下蛋,他现在多的时候一天就能收二十来个。

刚生下来的鸡蛋没那么容易确定是否受精,童湛言准备先攒着,过几天再一起看。

第二天,童湛言去了一趟后门,问了问清霁月和杨洪他们关于农家乐的建议。

清霁月是安全方面,杨洪他们则是实际体验,清霁月给了他不少建议,杨洪一群人问啥都说好。

听说他还考虑了娱乐设施,一群人甚至有点惶恐,就好像怕梦美过头就破碎。

临走时,清霁月给了他个小袋子。

童湛言看了看,里面是一小瓶盐。

“天然提取的。”清霁月道。

童湛言不可思议,“还有这种东西?我怎么没听说?”

他还以为这世界就只剩合成。

“探索队从外面带回来的材料,一般买不到。”

童湛言提着袋子的手变得沉重。

清霁月在他开口问多少钱之前开口,“这是谢礼。”

童湛言想想,没再说什么。

回去的路上他就倒了些出来尝了尝。

没有塑料味,很正常。

剩下的半段路,童湛言几乎是小跑着回去的。

他都不知道多久没吃过有盐味的东西了。

之前的辣椒也还剩了几颗。

两个水煮鸡蛋,一碗水煮小白菜、樱桃萝卜,一碗放了盐的辣椒沾水……

童湛言吃得一张脸都通红。

上午田新清苏烟然把最后一点地挖完,下午正式进入痛苦的整地环节。

这些土本来就硬,又不知道多久没翻过,就算挖掘机已经挖过一次,篮球大小铁一般的土块依旧多得是。

这一点就算清霁月来了也没办法,只能靠一点点整。

折腾一下午,四人也就折腾出屁股大一团地方。

翌日,童湛言毫不犹豫地去后面搬救兵。

人有了,农具却不够,童湛言把仓库里能使唤的家伙事全部找了出来,这才勉强凑齐。

于是,直播间一群人嫉妒到抓狂的嚎嚎声中,一群人拿棍子敲拿砖头砸拿板凳砍,忙得不亦乐乎。

看他们玩得开心,童湛言索性没去和他们抢,回去小楼画起农家乐的草图。

房子修起来也要时间,得赶快抓起来了。

居住区童湛言准备就放在后门那两座山附近。

笼子除去现有的他准备再放二十个,主要前期也没那么多作物。

食堂、澡堂都是公共的。

厕所建两个。

从一堆排列组合里选了一套相对顺眼的图后,事情就算敲定。

前期怎么方便怎么来。

笼子本来就可以移动,食堂、澡堂后期有需要了也随时可以拆了再建。

反正他现在钱多的是。

画好图,童湛言转身就找了清霁月和之前那个施工队。

清霁月那边弄笼子,食堂、澡堂他则问了之前那施工队。

笼子不是问题,施工队那边后面还有包工头和公司,可以接单。

大概的草图童湛言可以画,建筑具体的布局图那就不是他能解决的了。

对方会画图。

两天后,童湛言收到图。

考虑到后期随时可能加人,食堂、澡堂他都准备建大一些。

澡堂没问题。

食堂却完全不是童湛言要的。

这里的食堂就是个卖营养液的地方,而他要的是能做饭能有桌椅板凳吃饭的那种。

童湛言花了相当长一段时间和对方沟通,特别是在灶台和洗菜池、打饭点这些细节上。

图纸最终确定下来是,地里的作物又已经能收。

童湛言赶紧再安排了采摘。

这一次数量比上一次还要多,前后加起来一百二十多箱。

古云扬他们没再坚持,决定先按成色统一称重,然后发送到各个分销点,再由分销点具体鉴定出售。

这缓解了他们的压力,却也带来新的问题,如果分销点那边做假账,他们很难察觉。

童湛言没去头痛,既然已经交给白老板和古云扬,那就他们自己去头痛吧。

如果事事都要抓,那他就什么都不用干了。

这一次采摘,童湛言也顺便摘了留种的那些果子。

留种他一直都是选择最早开花状态最好的,现在还得再加个感染率降低的。

这次他留了更多的种,光是小番茄就足足十二杯。

把种子分离出来后,童湛言照例把它们晾了晾。

等待期间,童湛言定制了育苗盘,并把新翻出来的那些土混了草木灰、蛋壳粉和腐化土。

真正的育苗盘,是一个盘子上面二十或者五十个连在一起又深又长底部有透气孔的软盘。

他之前是没办法,这世界又没这东西,所以才用一次性水杯。

接下去他会越种越多,如果还要继续用杯子,那每次打孔都得折腾一两天。

所以他索性找工厂定制了一批。

科技发达还是有一定好处的,五天后他就收到货。

五十颗一盘,他一次性就定制了可以育五万颗苗的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