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第4/5页)

“如果只是为了吃,就把那种东西种进基地……”

……

眼见直播间众人问题越来越多思维越来越发散,童湛言又简单说了两句后,结束聊天。

或许对于有些人来说,他现在做的这些确实有些多余。

可他不可能只为别人而活。

能帮就帮,帮忙之外,他想吃上一口正常的饭。

出门,童湛言看了看时间,上了代步车。

清霁月还一个人在医院。

他没有直接从前门离开,而是去了后门那边。

以防万一,他准备叫上杨洪他们。

临路过那条溪时,童湛言顺便看了看那些水草。

二十多天过去,很多草都已经发芽,长得快的甚至都已经二十多厘米。

它们无一例外都是一副营养不良的模样。

那些水也被净化过。

不过它们总归是活着。

魔鬼王、楚易都还没回来,跟着童湛言去医院的依旧是杨洪。

病房中,清霁月正隔着屏幕和人讲话。

对面是古吟风。

古家也遭遇袭击,再加上借了很多人给清家,他们那边情况也挺紧张。

清霁月被带回来后,古吟风只在第二天过来看了看,确认清霁月不会有事后,就没再来过。

通讯倒是一直没断。

见童湛言进门,古吟风笑着和童湛言打了声招呼后,就结束了通讯。

通讯一结束,清霁月面前的光幕就跳回童湛言那直播间。

清霁月之前在看直播。

童湛言挑了挑眉,“还没看够?”

从他在阳台种植清霁月就一直在看,最近大半年清霁月更是直接就住在基地里,这都多久了,他还没看够?

清霁月淡然地把直播间关掉。

他不是看那些作物。

“感觉怎么样?医生来过了吗?”童湛言问。

“来过了……”清霁月一五一十地把情况说了一遍。

童湛言一边听着,一边上前两步在床边坐下。

他向着清霁月倾倒身体,然后一把抓住他身后的枕头,把它们交叠起来放到清霁月身后。

那伤口贯穿清霁月整个前胸,靠着枕头舒服些。

调整好枕头的位置,童湛言正准备开口让清霁月往后躺,抬眸间就发现清霁月耳朵不知何时通红。

也直到这时,童湛言才发现两人靠得有多近。

因为要拿旁边的枕头,他就像把清霁月环抱在怀中。

他都感觉到清霁月的呼吸。

童湛言又按了按枕头。

清霁月往后躺去。

要拉开两人之间的距离。

清霁月才动,童湛言就抓住他的胳膊。

清霁月身体明显僵了下。

童湛言搀扶着他,让他慢慢往后倒去。

清霁月紧绷的身体缓缓放松,直到彻底靠在枕头上。

童湛言松开手,“你紧张什么,我又不会吃了你。”

清霁月才放松的身体瞬间再紧绷,“没紧张。”

顿了顿,他补充,“刚刚伤口有点痛。”

他之前总想着靠近童湛言,现在有机会靠近,他反倒有些不自在。

童湛言问:“那我去叫医生?”

“……不用,现在又不痛了。”

童湛言还想再说点什么,话到嘴边又咽回。

他没有坐回旁边的凳子,而是就坐在床边。

清霁月住的是单人病房,不用担心有人打扰,两人就那样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直到傍晚医生来查房。

夜里,童湛言回去。

翌日,童湛言叫了宁琅东他们,拿上早就买好的过滤铁网,带上那些鱼,去了湖泊那边。

湖边也长出不少水草。

这边童湛言当初种子撒得多,草要更多更茂盛些。

童湛言装了些水进箱子,让那些鱼提前适应温度和那些水后,在那湖泊和小溪的交界拉处起了网。

水最深的地方也就一米左右,童湛言买的网是两米的。

为了固定,他还买了许多铁棍做桩。

花了点时间弄好后,童湛言直接就把鱼箱推倒。

那些鱼几乎是瞬间就消失在水里。

湖水里的泥土已经彻底沉淀,那让湖水透明,也让那些水草更加明显。

这样的环境其实不太适合养鱼,不过他目前最多也就能做到这程度。

唯一的问题是,这边距离他住的小楼很远,以后的喂食都将变得麻烦。

忙完这边,童湛言去种着小麦的大棚看了看。

他不抱希望,毕竟昨天这会儿种子才进土里。

结果一进去他就看见好几抹绿色。

童湛言不可思议。

他找了小铲子,挖出几棵看了看。

那些小麦确实已经开始发芽,而且发出的芽比他预料的还要长,最长的一棵都快五厘米。

童湛言突然就开始头疼,因为他已经隐约看见徐老他们说的“旺盛生命力”。

童湛言把它们又埋了回去。

普通作物大多经不起这样折腾,它们应该没这方面的问题。

那些小麦确实没有这方面问题,第三天童湛言再去看时,那几棵又已经从地下冒头。

它们之外,其它小麦也都陆续钻了出来。

相比起它们,木薯就是完全相反的例子,又是三天过去,它依旧毫无动静。

稍晚点,童湛言去湖边看了看。

倒是没看见翻肚皮的鱼。

鱼刚到新的环境,如果要死也就是前几天的事,到现在都还没出事,那应该是适应良好。

那让童湛言琢磨起要不要再弄点虾?

水里也有生态,光是鱼肯定不行。

童湛言在湖边洗了个手后,去了清霁月那边。

清霁月状态还不错。

两天后,童湛言再次为那些小麦的生命力感到震惊。

因为仅仅是两天,它们就已经快二十厘米,且是每一棵茎干都快手指粗壮那种。

再是两天后,那些小麦种下刚好一个星期时,它们到达童湛言膝盖的高度。

与此同时,它们开始展现出和小麦不同的点,它们的叶子要比普通小麦硬。

普通小麦的叶子长长之后尖端就会微微往下垂,它们却是依然树立往上。

那让它们看上去就像一根根短剑扎满地。

也是这时,基地其它那些作物也到了可以采收的时候。

加上那些学生,基地现在接近三百号人,但这一次的地也比上一次多了三十亩。

算下来,情况并没轻松多少。

童湛言他们这边如此,种植联盟那边亦是如此。

作物一直缺,可这东西有保质期,也只有新鲜的保质期内的才有用,再加上很多人根本买不起……

随着童湛言基地的地越来越多,这仗越来越难打。

童湛言对这就一句话,按斤称,打折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