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第2/2页)

长公主仍笔直地坐着,闭了双目,人一动不动。

老女官咒着,忽觉察外面声音有异,正待起身出去察看究竟,又听到推门之声,抬头竟见李霓裳已是入内,吃惊不已。

“竟是公主来了!”

老女官反应过来,疑心自己方才的咒骂已入她耳,心里登时发虚,慌忙讪讪地来迎。

李霓裳看也未看她一眼,双目落到长公主的脸上,走到她的面前,停步。

长公主缓缓睁开眼睛。

她的脸色仍极苍白。看到李霓裳到来,神情并未显出任何的异常之色。

一灯如豆。昏暗的光映在她因暴瘦而凹陷的眼眶里,反烁着幽幽的光。

仿佛这一切,全在她的预料之内。

李霓裳向她下拜,行过叩礼,起身后,道:“我来迟了。姑母恕罪。”

老女官看着眼前的一幕,忽然似是有所领悟,但却全然不敢相信,反应过来,目露狂喜之色,飞快地望向长公主。

长公主凝视着对面的李霓裳,良久,目光微烁,神情似笑非笑,唇角动了一动。

“姑母知道,你定会迷途知返,知哪里才是你应当的归宿。”

她一字一字地说道。

言罢,她紧紧地闭目,良久过去,仿佛低低地吁出一口长气,终于,僵紧的肩膀也缓缓地松了下去。

当她再次睁开眼睛,面容之上,已是隐隐流露出了一缕无法隐藏的快意神气。

“我若所料没错,你尚未与那边说好吧?”

“裴二不是个好说话的,咱们如今又都捏在别人手里,若是此刻就叫他知道,万一他横加阻拦,怕又节外生枝……”

她沉吟道,“你就当无事,先随他回去。等姑母到了那边,派人过去将你暗中接走,再叫胡德永去见下他的兄长,寻个借口解释一番,请他见谅。我料裴大碍于颜面,不会过分为难,更不至于为了此事大动干戈……”

“此事无须姑母费心,更不必如此大费周折。”

李霓裳截断了长公主的话。

“走之前,我自会与裴二郎君说清楚。他是坦荡君子,我随姑母走,更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何必如此藏头缩尾,倒似在做贼一般,徒惹人笑话!况且,胡德永年事已高,难得跟前还有如此一位肯为我朝奔走的老臣,姑母如此驱用,就不怕他万一出事,往后更无可做事之人?”

她的神情冷淡,语气异常平静。

长公主还是头一次遇到李霓裳用如此的语气和她讲话,更不用说,言语中尽是对自己的反驳。

她的神情一僵,面上闪过一缕混杂着惊讶与尴尬的神色,更是极力压下心中因遭她顶撞而生的不悦之感,又扫了一眼面前的侄女。

“你若自己有把握,自然再好不过了。”她定了定神,脸上勉强挤出一缕笑意,说道。

“我还有一事,请姑母听好。”

李霓裳继续说道。

长公主眼皮蓦地一跳。

她看着对面的侄女,心里泛出来一种奇异的不祥之兆。

她自然还是从前的阿娇,她的亲侄女。

她不会背叛自己而去,这一点,长公主甚是笃定,从不怀疑。

她也确实如长公主所料的那样,自己乖乖回来了。

然而,面前的这个女郎,却又隐隐好似已经变了一个人。

她回来了,却是如此陌生,以致于见她望来,听她说话,都能叫长公主生出一种犹如芒刺在背似的不安之感。

“何事?”

长公主自是不愿示弱,缓缓扬直脖颈,问道,面上依旧挂着淡淡笑意。

“我随姑母去,自会尽我所能,助姑母达成心愿。但是,从今往后,从今夜此一刻起,我做什么,我不做什么,都将由我自己决定。”

李霓裳说话声音不大,语气亦是如常,但说出口的每一个字,却是异常清晰。

说完,她凝视着神情渐变、脸上再也挂不住笑意的姑母,微微一笑。

“这一点,请姑母记在心上。”

“阿娇先回了。明早再来与姑母汇合,一道上路。”

她向着僵坐不动的长公主再次行了一礼,转身待去,看见一旁因吃惊而变得呆若木鸡的老女官,扫了她一眼。

“下回若再叫我听到你大放厥词,此前那荣婆子如何死的,你也一样,下去和她作伴!”

曹女官醒神,浑身一抖,立刻跪落在地,啪啪地狠狠抽起自己的脸,连声讨饶。

“公主开恩!公主开恩!老奴该死!老奴往后再也不敢了——”

李霓裳从老女官的面前走过,打开门,看见瑟瑟正站在门外。

瑟瑟眼角泛红,眼眶里似含泪光,唇角却带着一抹笑意似地,默默地望来。

李霓裳和她对视了片刻,朝她点了点头,随即收目,迈步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