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生产(三)(第2/3页)

“谢皇上。”

小三子咚咚咚磕了三个头,从师父刘公公的手上接过二两赏银,忙小心退出去。

“走吧!”

皇帝也站了起来。

他让人传元春到听风轩见,这一会,人大概已经到了。

宁国府误打误撞的,很为他解了不少麻烦。

但父皇……

曾经的贾敬在父皇面前,可比他有脸。

那真是把他当子侄的。

奈何太子哥哥昏头了。虽然他的所做所为,跟贾家无关,甚至贾家还帮忙快速平定了那场大乱,但父皇还是迁怒了。

贾敬没袭爵,贾珍只给了个三等威烈将军。

按理该和荣国府贾赦一样,是个一等将军的呀。

皇帝边走边叹气。

他的父皇在记恨太子和贾敬。

在这件事上,他没法置评,站在父皇这里,太子和贾敬在挑战他的权威,在质疑他的能力,枉费了他对他们的爱护、扶持,都是该死的。

在太子和贾敬这里,父皇……,曾经英明神武过,但后来是糊涂了。

至少在海禁一事上,他也是站太子哥哥和贾敬这边的。

可惜……

太子哥哥当初没办成的事,在父皇还在的时候,他也办不成。

听风轩里,晚风徐徐。

元春披了个薄薄的披风,心头很是不安。

皇上自那日后,又跟着偶遇了数次。

看着好像是她的运来了,可……元春知道,都是假的。

这是个吃人的地方。

每个人的笑容背后,都有另外一张,或者几张脸。

她也一样。

她低低的叹息一声。

“可是怨朕来迟了?”

“皇上~”

元春连忙就要行礼,却被孝穆帝一把托住,“急着找你,是有件事要问你。”

“……皇上您问。”

元春一顿。

她一直怕皇帝带着目的接近她。

因为她真的给不了什么。

虽是荣国府嫡女,可她的父亲并未袭爵,当初太上皇赏了什么官,现在还是什么官。

贾家在军中是有些话语权,但贾家一直是太上皇这边的。

也正是因为这一点,甄太妃并未给过半点照顾。

她明白,她只要哄好了太上皇,该有的,就都有。

她不需要给贾家多大的脸。

倒是皇上这里……

元春的心跳如鼓。

她怕皇上一点弯道都不走的,跟她来直的。

入宫以来,皇上的日子过得如何,她也是知道的。

不要说她不能替贾家应承什么,就是能应承……,她也不敢!

太上皇虽然看着不管事,但宫里的,朝中的,全都心知肚明。

元春怕给贾家再惹祸。

“你觉得宁国府那边,沈夫人如何?”

大伯娘?

元春震惊,皇上怎么会问大伯娘?

敬大伯都出家了,怎么还……

“伯娘…是个很好的人。”

元春不想像别人那般,贬低自家伯娘。

伯娘没女儿,每次看到她都特别喜欢,有什么吃的玩的,都会想着她。

她在宁国府,也跟自己家一样。

甚至有时候比在自己家还快乐。

至少在自己家的时候,她一边要顾着祖母,一边还要念着母亲。

偏两人总在暗地里较着劲。

母亲总是哭,她和哥哥一生下来,就被抱到了祖母身边,害她日思夜想,几乎哭瞎了眼睛。

后来宝玉生下来也是那般,元春忍不住的,就多心疼些母亲,可隐隐的,她感觉祖母察觉了,并且很不开心。

送她进宫,换以前她去哭求几句,祖母就算不改主意,也会跟母亲明里暗里的闹几场,可那一次,她们站在了一条线上。

以家族、父母、哥哥、弟弟来说服她。

只有伯娘是心疼她的。

教她谨言慎行,教她明哲保身,教她量力而行……

她想帮她反对的。

可她身份尴尬,说了不算。

“对你很好吗?”孝穆帝温柔看着她,事实上是不放过任何一丝一毫的表情。

“是!”

元春道:“伯娘对族中的女孩子都很好。”每一个成婚,她都会帮着做脸,给一份添妆。

曾经她的那一份特别丰厚。

伯娘还指给她看过。

“她一直想要个女儿。”

年前收到家中消息,说伯娘怀孕了。

元春看着皇上,微有紧张,“皇上,您怎么好好的,问起我伯娘了?”

“唔,你伯娘看样子是真的很喜欢女孩儿。”

孝穆帝笑道:“她不是怀孕了吗?为了给她肚里的孩儿积福,往国库捐了一笔银子,又想着家中的欠银,干脆让你伯父和哥哥,把国库的欠银全还了。”

什么?

元春震惊。

怪不得前段时间,甄太妃对她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

原来是因为还了欠银吗?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这不是应该的吗?”

“……”孝穆帝拍了拍她的手,“确实是天经地义的事,可这世上,就是有那么多人,以一副道貌岸然的样子当老赖。”

元春:“……”

突然好庆幸,家中的欠银还了。

虽站太上皇这边,可贾家也是真的不能得罪皇上太过。

“你只说了你大伯娘爱女孩,还没说其他的呢。”

“我伯娘一直都怜贫惜弱的很。”

皇上对伯娘似乎并无恶意,元春放心大胆了许多,“京里的慈幼局受到的捐助多,她就没往这边捐,转而给大同那边的慈幼局提供所有的吃食和衣物,曾经我还帮她理过这方面的账目。”

大同?

孝穆帝想起来了,他支应京城这边的慈幼局甚为艰难后,特意让人查了各府的慈幼局情况。

里面的事情让人触目惊心,好些个慈幼局,简直成了人贩子窝,里面好点的孩子,几乎都被卖了。

也不是没有富人捐钱捐物,而是好些慈幼局的管事手脚不干净。

整个大昭,除了江南几个慈幼局办的实在好外,北方就只有京城和大同的慈幼局没事了。

京城是因为在天子脚下,大同则是那边大大小小的将官,时不时的去关注一下。

只听说,那边的捐助是一位神秘夫人所为,倒是没想到,会是沈夫人。

孝穆帝轻轻的吁了一口气,“这件事,你敬大伯知道吧?”

“知道的。”

说到大伯,元春就没那么轻松了,“我大伯从来不管我大伯娘。”

“你大伯弃了官,沈夫人就没有诰命,你觉得她受得了众人异样的眼光吗?”

“……”

元春抿了抿嘴,“受不了也得受。”

要不然能怎么办呢?雷霆雨露俱是君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