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新政(第2/2页)
州衙索贿贪污风气盛行,裴杼早就有所耳闻,涉事重的那些都被撸下去了,剩下的也不见得光明磊落。可这事朝廷已经查过一次,裴杼不好再查,但往后他上任了还想在里面捞油水是万万不能够的。记账方式必须改,不容置疑。
众人虽不满主事的是一位姑娘,但裴大人发了话,他们也只能照做。只是新式记账法十分复杂,一时间,衙门原本管账的一群人被沈璎等人折腾得人仰马翻,连连叫惨。
好在被虐了几日后,他们也渐渐学会了,开始适应这复式记账法。
沈璎的威名也算是彻底传开了,哪怕她不是个正经官员,州衙许多人碰到沈璎还是下意识怵得慌。
账盘完了之后,裴杼才晓得州衙有多有钱,跟永宁县比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沈璎忙完,裴杼几人也趁着这几日功夫,将州衙情况给摸透了,他跟王绰还有魏平几个负责看公文卷宗,郑兴成则负责跟各大小官吏联络打探,将州衙底下的官吏情况、帮派情况,甚至家里姻亲情况都打听得明明白白,甚至还为此画了一张图。
裴杼看着是一目了然的县衙官员关系图,忽然觉得自己对身边人的了解还是不够。郑大人认真做事的时候还真是十分靠谱,只可惜他认真的时候并不多。
将衙门情况弄清楚后,裴杼胸有成竹地召开了一次内部会议。首次开会么,大棒要有,甜枣也得有。裴杼再三强调他这个人向来赏罚分明,用人也是不拘一格,只要有本事,甭管什么出身他都会重用。
众人闻言互相看了看,不知怎么才算是有本事,前段时间被刘岱那件事一吓,胆子都被吓没了,根本不敢做什么。
裴杼利落地甩出了衙门的各项开支,其中有一项最为要紧,就是兴建关口。
古道口乃是胡人入幽州的必经之地,裴杼准备在此处兴建关隘,建成之后可直接将敌人拦在永宁县外,裴杼准备将这事儿交给铁牛先生。
众人互相对视一眼,皆没有异议。
说完这事儿,裴杼话锋又一转:“先前因为刘岱贪腐一事,弄得幽州上下人心惶惶,我近来思虑良久终于有了个新想法,不如趁此机会,来一场考试。一则,叫大家伙儿转移一下注意;二则,也能摸清楚幽州以及各县城的文教情况,诸位觉得如何?”
众人听得都呆住了,这差事,闻所未闻。
有人试探道:“是所有人都要考么?”
裴杼理直气壮地点头:“那是自然!”
考试嘛,自然要一视同仁了。
众人为难道:“如今朝廷选官除了恩荫也设科举考试,可参加考试的都是读书人,若是让寻常百姓都去考,只怕成绩会不大好。”
到时候太守大人看了,反而容易生气。
“不碍事,只是简单考一考,即便成绩差一些也无妨。既然你们都不反对,那考试的日期就定在三月后,也得给他们一点准备的时间。”
裴杼虽然口头表示无所谓、随便考,但是转头就放出风声,哪个地方考得好,回头率先考虑在哪个地方建造工坊。
没有这句话之前,众人只是顾忌着裴杼这位太守的脸面,适当配合配合;可有了这句保证,底下那些县可就铆足了劲要力争上游了。
至于裴大人弄这一出究竟是闲着没事,还是有心想要看他们能配合到什么份上,在实实在在的奖励面前都已经无所谓了。多一个工坊,不知要给县衙带来多少的利润。这样大的馅儿饼在前面吊着,众人焉能不疯的?几枚鸡蛋都能让永宁县百姓争红了眼,更别说是一个工坊了。
几个衙门立马将读书人召集起来,命他们去城里、村中集中教学,不论男女老少,都要学会才行。华观复编写的那几本教材也都被抄了许多份,在各县城大肆传看。
县令大人既然说了难度不高,那多半只是入门的内容,学这几本书足够了。
若是朝廷要往下推行的事情,越往下越艰难。但凡是地方官想要真正推行的事,那就没有完成不了的,更何况这件事还跟讨好太守、跟日后的政绩、跟百姓民生挂钩。众衙门自上而下都在推行,甚至还与其他几个县暗暗较劲,谁都不服谁。
百姓们被迫识字,过程虽然痛苦不堪,但也不想拖后腿,毕竟他们都眼馋那许诺出来的工坊,更想自家人将来也能有机会赚上这样一笔体面的月俸。
难是难了点儿,但是也磕磕绊绊地记住了不少。
永宁县百姓也是严阵以待。县衙说了,他们这边曾是裴大人亲自盯着的,若还考不过其他人,那就是给裴大人丢人,是罪该万死,谁也背不了这样大的锅。
裴杼这位新太守,轻而易举就在幽州掀起一场识字热潮。而远在京城的徐尧叟,却刚刚收到了来自他先生的致命打击。
好不容易收到先生的信,徐尧叟还来不及高兴,便被先生里里外外臭骂了一通。一时间,徐尧叟又委屈又懊悔,直接将自己关在书房里头不争气地哭了许久。
若不是相隔甚远,徐尧叟都想赶过去质问先生是不是早就变心了?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谁还能有他徐尧叟惨?
还没伤心多久,便听说燕王府那位小公子登门造访了。
徐尧叟还觉得奇怪,这位找他做什么?
齐鸣正老实地坐在徐府的会客厅里,心中亦十分不安,他想去幽州,家里是没有指望了,不知徐尧叟能否助他一臂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