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衙署(第2/2页)
裴杼升得越高,他们暴露在人前的危险也就越大。可王绰却不能让裴杼不出头。相反,裴杼站得越高,才越有机会得民心。
齐鸣还在告诫:“让他做副手,肯定是张丞相的主意。”
裴杼倒是乐观:“管他是谁的主意,既是副的,还能管得了我?先不说这个了,咱们来讨论讨论衙署选址。”
朝廷虽然将衙署定在幽州,但是并未规定具体的地方,来日肯定是要他们做决定的,兴许还得他们掏钱。尽管圣旨上说,朝廷会出一笔钱用以修建道衙,但裴杼估计这笔钱不会多,后续还得各州集资。
其他道不好说,但是就河北道而言,真要出钱,幽州一个州便能覆盖所有花销。钱的事后面还可以商议,他最关心的还是选址。
裴杼说完便铺开堪舆图。其实幽州的范围也不小,若要方便行事,肯定是越往南越好,最好是能靠近沧州一带。裴杼划了几片地方,但他瞧着哪儿哪儿都好,一时挑花了眼,这才让众人都过来参详一番。
王绰与众人围了过来,才刚观察了一会儿便相中了一处好地方,依山傍水,是个宝地。
王绰也不含糊,直接指了出来:“此处甚好,大人若是不嫌麻烦,可亲自过去视察一番。”
其他人其实也跟裴杼一样看花了眼,如今听到王绰有了建议,便都撺掇着裴杼立马去看。
裴杼也不纠结,当即叫人备马。
出了衙门,郑兴成腆着老脸地站在王绰跟前,见他望过来之后便冲着对方谄媚一笑。
王绰叹了一口气,答应待郑兴成一块儿。
郑兴成坐在王绰后面,伸着脖子看了一眼一马当先、异常潇洒的裴大人跟沈璎,再又看了看骑得一板一眼魏平,心中暗下决定,等明儿他一定要学会骑马。
不会骑马真是太憋屈了。
王绰选的地方可不近,且周围少有人烟,但胜在有山有水,风景独好,裴杼看过之后已经盘算起将来能否尝试着开发一番了。
外行看热闹,内行自然看门道。在堪舆图上匆匆一见,如今实地考察过后,王绰又坚定了想法。此处东北向有一座小山,仿佛一条盘踞的卧龙,其下有条水路,形状蜿蜒,好似巨龙戏珠。
一山一水,尽显龙气,关键是这“气”虽不算气势恢宏,但却相生相伴,绵延不绝,若能将道衙建在此处,当于大局有莫大的助力。不……王绰倾刻间便已经改了主意,他们要建的不是衙署,而是行宫!
难得众人看了都觉得此处风水甚好,尽管他们说不出来到底好在哪儿,但就是觉得看着莫名舒坦。
仅这么一趟,众人便定好了衙门的选址。
裴杼想着,扶贫任务里面还有一项是修路。到时候再顺带把衙署对着沧州和幽州的两条路都给修好,往来交通才能更便捷。来日若是运粮草什么,也能更顺畅。
再说了,要想富先修路,得把路修好了才能把货物运出去。。
选址定下后,裴杼又赶忙给京城写了一封信,还是幽州太守时裴杼便处处小心,如今升了官,更得仔细伺候齐霆这个阴晴不定的皇帝,绝对不能让他发现自己有异心。
至于其他各州,裴杼也给各位太守通了气,告知衙署已定,等到衙署建好、班子齐全后,会按朝廷的意思,巡查一回各州情况。
他这个采访使干的就是监察的活。
沧州率先送了一笔钱过来,还是张载亲自送过来的。本来裴杼只是幽州太守时,张载不便亲近,如今他已然成了整个河北道的采访使,那亲近起来便理所当然了。张载说动了自家太守,先来烧裴杼这个热灶,否则一旦被他人抢先沧州可就没机会了。
沧州是不富裕,送上的钱也没有多少,但重点是心意和态度,表明他们愿意跟着裴杼,无条件支持裴杼,只希望来日裴大人有什么好点子的时候,也请带着他们一道。
裴杼明白他们的意思,也存着拉拢的心思,遂直接收下了钱用以建造衙署。他当然也不会让沧州吃亏,这么大的地盘,真经营起来不也是一份势力么?
青州太守后脚也送了一笔钱过来,不是看在裴杼这个采访使的面子上,而是看在齐鸣这个亲外甥的面子上。
其他几州见状,也不约而同地掏了钱,只是这钱给的多少有点不情不愿。大家都不富裕,本来能省一点是一点,但谁让沧州和青州先拍了马屁,他们只能跟着了。
只希望这位裴采访使胃口不要太大,太大了他们真的喂不起。
裴杼没怎么费心,筹建衙署的钱便已经准备得差不多了,后面又有幽州留出来的一大笔,此番衙署动工根本不愁钱。
裴杼对衙署的要求很简单,要大,要结实,方便日后备战。
而王绰对衙署的要求则复杂多了,方方面面都得按着风水来,这里要雕一只狮子,那处要挖一个小泉,期间还跟偶尔过来望风的华观复商讨半天,又是一顿整改……
施工队伍也发现王师爷的要求奇奇怪怪,但考虑到不算太麻烦也无伤大雅,索性随他去了。
半个月后,裴杼将修建衙署的活丢给了魏平跟王师爷,自己又骑着马赶往永宁县。
铁牛先生来信说了,红薯已经长成!
他得回去收军粮,顺便看一下阿尔普改造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