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有了主打作品(第2/3页)

瞧着梁主编失落的眼神,简社长说,“我帮忙去问问,看有没有在《少年文艺》能够发表的短篇。”

“《少年文艺》还是要培养自己杂志的再生力量,不能光想着依靠一个人。”简社长提醒。

梁主编闻言默然,他也想啊。但儿童文学写出来的名家都自己出书了,再想邀稿,就难于上青天咯!

远在重庆的顾陆,还不知道自己即将被催稿。

当前的他在进行文抄最后一步呢。

这一步是什么?是要将《不朽的逃亡者》里面所出现的大部分西班牙历史知识,找到出处。

也不难,不过就是把《昨日帝国》《西班牙殖民史》《西班牙:美洲的毁灭》读透。

笔记也做到位。

顾陆大概耗时一周。

互联网的崛起,大大加快了知识的传播。

茨威格为了写《人类群星闪耀时》不知道费了多少功夫。

只是收集知识更方便,世界文坛却再未出现具有名著潜力的传记。

“可能就是太方便了,动一动手指就能查询到,反而难以出现经典传记了。”顾陆小声嘀咕。

“什么不方便?挺方便的,你要出去就和我说。”太小声了,戚采薇只听到几个关键字。

“好的。”顾陆瞧着戚采薇,没注意到言语里的雀跃。

戚采薇感觉同桌每次进进出出都好像要经过她同意,这难道不足以让人开心吗?

“CC,你入社申请写完了吗?”顾陆问。

“当然肯定写完了。”戚采薇说,“不过还有些地方需要润色,所以我再改改。在宿舍里,下午给你。”

有问题要修改,xx时间再给伱,这语序好熟悉。

“轱辘,如果我是说如果,我肯定不会这么的公器私用。”戚采薇说,“你肯定会相信我的,对吧?!”

“……你如果都没有如果出一个所以然来,我相信你什么?”顾陆瞅着同桌亮晶晶的双眼。

“你要回答相信。如果是你这样问我,我肯定是无条件的相信。”戚采薇说。

“先说什么事。”顾陆说,“无条件的相信是情绪的信任,经过深思熟虑的相信,是理智的信任。”

“就是如果我成为了刊物社的审稿编辑,但又自己投稿。”戚采薇说,“我过稿了的话,会不会有什么问题?”

“你凭实力过稿,有什么问题?”顾陆反问。

也是,戚采薇点头,“我有好几十次的退稿经验,肯定不怕别人说三道四!”

有一说一,高中阶段,有几十次退稿经验,确实也是领先绝大多数高中生。

顾陆给予了正面的肯定。

上午放学,顾陆碰到了魏娇,两人是擦肩而没过。

“熊猫——有没有人和你说过,你长胖了。”顾陆说。

这下子把熊猫点炸毛了,“胖了又怎么样了,我吃你家大米了?!”

“你用了我的饭卡。”顾陆回答。

瞬间让炸毛的魏娇熄火了,她干咳两声,“这不也证明你的饭卡效果很棒吗!”

真好,年轻人真能吃,包括他自己。

顾陆说到做到,第二天就将稿件发给了领队邮箱。

不巧的是,当天晚上胡主任又碰到了顾陆。

这一次顾陆回过神来,哪有这种巧合。胡主任的办公室和这边的方向完全是相反的。

肯定是特意碰巧。

因为直接的催稿,胡主任或许觉得不太好,就用这类迂回的方式。

“稿子写完了。”顾陆说,“胡主任和校长也不用担心了。”

“不担心,我和校长是完全相信小顾同学的,怎么会担心。”胡主任马上回应,“只是小顾同学平时忙碌的事情太多,我也只是担心你忘记了截稿时间。”

好的,顾陆相信了。

数千里之外的北京。

陈教授很忙碌,忙碌到午餐时间仅留出了二十分钟不到。

身为中国西班牙语的权威,并在北外任教授。除了普通的教学任务外,他还要经常去西班牙大学交流。

当前又是中西建交四十周年文学交流团的团长,就更加的忙碌了。

找了老朋友帮忙——董燕生。

董陈两人就是国内西语和西班牙文化的两座大山,唯一的区别在于陈教授是语言历史方面,而董教授是语言文学方面的。

“双池交上来的诗歌多少有些敷衍。”董燕生帮忙看着邮箱里来的投稿内容。

“他我还是很熟悉的,这也符合他的风格。”陈教授。

国内著名诗人双池,他被誉为“二十一世纪最后的诗人”,“有李白一半才气的现代人”。诗集翻译成三十多种语言,在欧洲知名度颇高。本人也经常环游欧洲乡下小镇,因此文化交流团里有他很正常。

只是类似的活动,双池参加过不止一次,再加上性格也随性,有点没当回事。

“我来看看,他写的什么。《致费德里科》……”陈教授第一反应是,“阿拉贡王国的费德里科一世?”

阿拉贡王国可以说和西班牙王国有直接的关系,具体历史问题说来话长,反正只要知道欧洲众国历史纠葛不清就行。

“应该是费德里科·洛尔迦。”董燕生说,“蝴蝶亲吻我/不需要双手的抚慰。这一句明显是致敬洛尔迦的经典《情诗》。”

“安达卢西亚之子,创造了新的诗歌题材,原来是他。”陈教授也反应了过来。

他对西班牙二十世纪最伟大的诗人费德里科·洛尔迦,也比较熟悉。之所以第一反应是费德里科一世,只是大脑知识的思维定式。

“双池的诗歌是不是有点模仿,西班牙民谣?”陈教授问。

“西班牙民谣?”董燕生仔细看,把文字直接翻译成西语。是和西班牙民谣《鸽子》有点相似。

众所周知,费德里科·洛尔迦创造的新的诗歌题材就是融合西班牙民谣。

“如果是其他人,有可能是我们想的太多,但双池的话……”董燕生回应,“还真有可能。”

这样说的话,那双池的《致费德里科》,致敬得有些高级。

“还以为他随便写写,没想到还是用全力。”陈教授笑着说,“果然,只要是为国争光的事,每个中国人就会基因觉醒一般,开始给自己上强度。”

“有这篇诗歌,在文学方面也算是有了交代。”董燕生说。

陈教授点头,有《致费德里科》打头阵,其他三位作家就可以打辅助了。

打辅助最重要的是什么?经常打游戏的都知道,是要牢牢抱住大腿,别送。

因此剩下的三篇内容,肯定还是要看,至少要保持水平不拖后腿。

董燕生教授肯定是按照接受稿子的时间顺序来的,下一篇的作家是陈忠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