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谁背锅?(第2/3页)

“惨咯,周琳要背黑锅了。”

被周琳的举动鼓动得,还真有老夫聊发少年狂的心情。很快顾陆又平静下来。

顾陆放下手中的所有事情,开始噼里啪啦的写文。大约三千多字,大约两小时写完,写完了顾陆还校对了一遍。对错别字和某些词语进行修改。

“曲主编您好,我是顾陆。之前和贵刊有过合作的顾陆。”

找到《青年文摘》的曲副主编电话,拨通。当初《月之石》《昨日公园》有过合作。

事情也简单,顾陆想要文章插个队。十月份的下半月刊物发表刚才写的短篇。

按照顾陆当下的名气,哪怕文章写成一坨狗屎,也能刊登。

只是插队就有点——在出版社工作过的小伙伴都清楚,一期的内容是早早就选好。然后才进行排版、印刷等事宜。

“我知道小顾老师你很急,这件事我基本同意。具体先行刊登的事,我还要和领导商量。”曲副主编说,“不过基本没问题。小顾老师就等我的好消息吧。”

“多谢曲主编。”顾陆道谢。

“谢谢就不用了。小顾老师的文,现在也很抢手的。”曲副主编说,“以后小顾老师有什么好文,不适合投给《人民文学》,投给我们青年文摘也是不错的选择。”

“一定的。”顾陆郑重的答应。

曲副主编挂断电话,准备给主编打去电话。但又瞧见已经六点过三分了。

下班时间到了。

他就是那个认为“只有无能的人才会加班,并且把工作带回节假日”的双标狗。秉承着下班了绝对不工作,上班了也要有仪式感的原则。

要不明天再说吧?曲副主编想着。杯子里的咖啡,碗碟里的马卡龙都没了,这怎么工作?没办法!

正当曲副主编准备收拾收拾东西回家时,又想起电话里作家着急的语气。

“为了《少年中国说》加个班,”曲副主编感觉自己太尽责了。找到了主编。主编下班没这么神速,肯定是还在的。三言两语把这件事说清楚。

和曲副主编想的差不多,主编经过片刻沉思,就同意了这件事。

“把小顾老师的文章发给我吧。”主编说,“我看看是什么文章。”

说起来,曲副主编压根没来得及看。

点开顾陆发来的邮件,曲副主编和主编,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原来顾陆也写这种文啊!

而顾陆在挂断了曲主编的电话之后,也没停下。继续拨通《少年先锋报》和《重庆日报》两个报刊的电话。

“好的好的,那麻烦了。”

“拜托了,真的感谢。”

搞定了。

按照心中的计划搞定,顾陆的眉宇并未平整,依旧皱着。

这两种报纸只是在西南这边有影响力,顾陆思考着,会不会影响力有些小。

于是乎,顾陆打电话找到了汪社长。拜托汪社长一件事。

《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一己之力撑起了新青年出版总社,更直白说顾陆是整个出版社的宝贝。因此,小小请求轻松答应。

也不算小,对于普通人,甚至八中的常校长,想要办到也千难万难。但对汪社长而言,不过一个电话的事,别忘记新青年出版总社的背景,多的就不说了。

这下子,百分之百没问题了。

“既然没问题了,那我也想耍耍。”顾陆灵机一动,想起前面两个日本人要来中国玩。

给附田祐斗发去邮件。

这个日本人比较陌生,毕竟顾陆也只见过一次。当初去日本搞《那时的王子》签售会,附田是一位漫画家,非常喜欢本书,特意来拜访顾陆。

中间引荐的,就是《黑子的篮球》漫画家藤卷忠俊。

邀请几位外国人……

外国,说起外国了,就谈谈英国。

《小王子》英文版上市销售,海雀图书投入了适量的资源。

什么叫适量呢?放在水石书店(waterstone)的新书陈列展台,也没刻意宣传。

水石是英国最大的连锁书店,所以铺开的广度还是相当不错。

“这是什么书?”

“一个中国作家写的童话书。”

“走吧,中国的童话书有什么意思。”

“我也这么认为,挺没意思。不过听说这个作家是中国的天才,十六岁好像已卖出了三百多万册书。”

“噢上帝,你不是在开玩笑吧?”

整个英国在2012年的人口才六千三百多万,至于2013年的数据,今年还没过,所以还未出来。

十六岁就卖了二十分之一个英国,这听上去太恐怖了。

是的,《小王子》在英国的销量,是依靠顾陆天才的名声。

欧美可以说对天才是更加的追捧,特别在艺术领域。想想当初音乐神童莫扎特的热度。

海雀图书意识到这点之后,宣传策略从“来自中国的童话作品,爆火中国,爆火日本!”

改为了“中国第一天才作家,十六岁书写了多部畅销书,累积销量超过三百万册。看看天才的童话!”

营销重点不一样,效果真的大不同。

首日销量1475册,改变宣传策略之后的第二天,销量达到了8152册,攀升了五倍有余。

关键是潜力无限!当前的中国远没有十年后的影响力,特别是在欧美。因为外媒的宣传,英国普通民众对中国的印象那可真是太不好了。甚至有在英国某些论坛,说中国不好是政治正确。

著名的推理十诫知道吧?第五条:故事里不要出现中国人。

关于这一条别洗,别说什么中国人出现是代表巫术这些话。提出者隆纳德诺克斯就是英国人,是编辑和作家,他的原话:“我看不出让一个中国人的出现毁坏一个推理的任何意义。如果你在书店里翻一本没听说过的书,突然看见书里提到眼睛又窄又小的中国佬,放下这本书;它肯定很烂。”

就是赤果果的歧视。

“看来海雀图书是真没把这本书当回事。”姚小驹时刻关注,他内心想。

因为以作者是天才作家来炒作这个思路,姚小驹一开始就有和海雀图书说,只不过对方没注意。

好在结果很好。

“我没看错!小顾哥出海能力很强,也没有辜负我这一声小顾哥。”姚小驹订了当天的机票飞去伦敦。因为在英国,《小王子》即将起飞。

而一个中国作者在英国大受欢迎,肯定会遭受到相当大的攻击,姚小驹要过去防范于未然。这就是属于有海外出版经验的编辑,发生问题之前,就在筹备预防手段了。

“来吧,我在英国和欧洲工作了这么多年,看看我的能力在什么地方。”姚小驹踌躇满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