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震撼的一幕!
杰西法和阿尔芭在广场站了一会,他们这才明白,为什么有不少人直愣愣的站着了,文章和国歌,再加上想起历史的后劲儿。
差不多缓过来,两人准备离开,突然听见一道歌声。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法语)……”
刚才那位非常绅士的法国老人,拿着那一张简谱,在唱义勇军进行曲。法国老人的长辈死在战争中,因此十分知道,一个国家牺牲了那么多人来捍卫国家是什么样子……
唱起这首歌,为了法中,为了和平。
“我很肯定。”对没错的,是义勇军进行曲,杰西法刚才看过歌词。
浪漫,太浪漫了!
并且这浪漫还是国家与国家之间,唱着这首歌,是对中国曾经历史的“链接”,杰西法咳着嗓子壮着胆子也要跟上。
可晚了一步,原地杵着缓解心情的法国人,听闻之后迅速合唱。
法国人可以不浪漫,但浪漫的事决不能缺席!
“(法语)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杰西法唱起来,还给女友眼神呢。示意对方也跟着一起。
法国的留学生中,华人占据大头,快三万人。而大多数留子都在巴黎,再有中国人哪里热闹往哪里钻的性格,因此当前现场至少有数百留子。
“哥,我眼睛好像不好了,你帮我听听,那群法国人在唱《义勇军进行曲》吗?”
“嘶,从法语翻译来说,好像真是我们的国歌?调子也很像。”
“草是一种动物,果然活得长什么都能见到,一群法国人唱我们的国歌!”
“知不知道一句话?”
“什么话?”
“人越多我越疯……呸呸不对不是,中国是礼仪之邦要讲究礼尚往来!”
所以呢?
留子们唱起了马赛曲,说句实在话,在巴黎留学几年。法语过关的情况下,马赛曲跟着滥竽充数也能唱两句。
“前进,祖国儿女,快奋起,光荣一天等着你!你看暴君正对着我们,举起染满鲜血的旗……”也越来越多的留子加入。
怎么说呢,当一个人要在许多人面前唱歌,那是恐惧。两个人也恐惧……当人数超过十个,那就无所谓了,心情就变成了:反正丢脸也不单我一个。
于是乎,市政厅广场非常巧合的出现了这一幕,法国人唱着《义勇军进行曲》,中国人唱着《马赛曲》。
如果没有迪博执着的邀请顾陆出山,不会出现这一幕。
如果顾陆单是文抄了《一夜天才》,没有接连写出《新的长城》,也不会出现这一幕。
如果活动的组织方,没同时循环播放《马赛曲》和《义勇军进行曲》,如果没有那位法国老人,如果有社交恐怖分子的留子,如果……
上述缺一不可,但现实没如果,巧合也是必然,广场上就出现了这一幕。
越来越多的中国留子加入唱《马赛曲》的阵营(后面加入的其实很多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前面领到了《义勇军进行曲》简谱的法国人,也尽数加入。
唱了一遍,两遍!
声音也越来越大,响彻整个广场。现场的意大利、比利时、西班牙等各国驻法大使馆的工作人员都非常呆滞。
怎么个事儿老哥,我们一起庆贺的礼物,一起举行的活动,说好的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结果你一个人这样出风头。
合适吗?老哥!
英国工作人员就不说了,他自己也知道两国的关系到底有多差。可意大利的工作人员瞧着棚子里的法国工作人员……意法两国还挺友好的,我们还是邻居,为什么就给中国上这待遇?我们巴洛克风格的雕像,也是请的马里奥·默茨来操刀。默茨可是arte povera运动的领军人物。
不合适吧,兄弟!
面对着幽怨的眼神,绿白红三色棚子的法人也不知道怎么说。完全没想过事情会发展成这样。
中国留学生们和共同唱歌的法国人,好像隐隐约约的,有了一点联系。
留学生们可能刚开始只是想礼尚往来,但伴随着人越来越多,另外一种情绪在心中萌芽。
紧接着——“世界人民大团结”“和平万岁”有中文、法文、英文。
好像一颗炸弹,在人群中引爆,市政厅广场轰隆隆!
France 3(法国电视三台),国营的F3本来是接到任务,来拍摄庆贺的礼物,侧面凸出法国的强大,马上到国庆,肯定也要国民自豪一点。
万万没想到给他来这样一个大的,这项任务的小组长很懵圈。
“这是特意安排的?”矮个子记者不确定的问。
“当然不是,你要如何说服一群法国人在国庆节将要来临的时刻,演唱他国的国歌?”组长问。
矮个子记者想杠两句,其实只要钱给得足够多,完全没问题。但转念一想,这种真实度,以及刚才双方歌唱时所投入的感情,做不了假。
“到底是因为什么?”组长陷入思考,猛然抬头问,“刚才的画面拍摄下来吗?”
“肯定的,拍摄非常清楚,虽然收音稍微有一点问题。但室外宽阔的地方收音有问题很正常,完全不影响。”矮个子记者说。
很好,组长也要调查清楚,事情根源是什么。
经此一役,红色棚子的长蛇更加的长了。里面的中国工作人员马上打电话让使馆来更多的人,以及送来更多的《义勇军进行曲》简谱。
谁也没想过会是这个场景。
中法之间的时差是六小时,再加上F3的新闻也需要后期制作,可能还是要过一段时间才能铺开的。
而国内后浪已在互联网小火了。
当前这时代,带手机去学校的同学更加多了。因此当天就被同学们分享到互联网了,当晚就开始发酵,只不过在第二天才引燃。
《后浪》原来是以一个前浪的视角在述说,但顾陆还没到三四十岁的年龄,故此演讲时,把“你们”变成了“我们”。
更具有代入感。
就好像某一段是“我们正在把传统的变成现代的,把经典的变成流行的;把学术的变成大众的,把民族变成世界的;我们把自己的热爱变成了一个和成千上万的人分享快乐的事业……”
2019年和六七年前的网络环境最大的不同就是,网友越来越年轻化,学生们成为互联网的主力军。
所以演讲才会在互联网高速传播——
“最后一句真的太燃了,我大半夜爬起来刷两张卷子。”
“是心里有火,眼里有光。不用活成外人想象中的样子,前人的想象力不足以想象我们的未来!好牛逼,这就是传说中中国最天才的作家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