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马腿

我们文学社社团办公室坐着几人,低垂着脑袋,因为聚精会神审稿,脑袋抬也不抬。更别说讲师李亮平,本来就瘦,这下子好似那丰满的麦穗将要压断麦茎。

非常安静的环境里,发出一点声音就好像有问题。顾陆抬头,预备伸懒腰的动作硬生生卡住了。目光扫视周围一圈,只看见后脑勺。再往后看看,社办整体布局像教室小班,十几个座椅板凳安放,显得空荡荡的。墙壁上帖子各种各样的鸡汤和俏皮话。

四个评委交换打分,不比得叶杯打分之前并不交流。眼下是会交流自己喜好的。

“《眺望》这篇文真不错,我感觉可以得第一。”李亮平开口,“你们给了多少分?”

夏骁说,“确实是让我印象深刻,我给的九十九分。扣一分怕他骄傲。”

“什么是英雄所见略同,这就是。二十篇进入复赛的作品,《眺望》也是我的最高分!”贾须说,“满分100分。”

“是不错,这学生应该非常喜欢卡夫卡。对故事中我眺望远方看到了不该看之景所带来的眩晕的描写,有变形记的高尔变形为甲虫从床上醒来的味道。”顾陆说,“我给了一百分。”

三人的打分都很高。

“我也给了九十五分,虽然好但也有进步空间。”李亮平说话时摸了摸耳朵。

摸耳这行为是李亮平很不自在时才会做出的小动作,因为某些人在紧张和不舒服的状态下身上会无缘无故的痒起来。

为什么会不自在呢?因为想当爹的心思控制不住了。

早知道有咕噜在,李亮平都不会答应参加这评审团。因为他喜欢给人一定的指导建议。

按照常理来说,来参加社团组织的活动,肯定有部分的权威性吧。

偏偏顾陆存在……李亮平再自信,也不敢说教这学生写作。说话时李亮平就比较注意,不能说满,要留有空间。

李老师这分数给得有点太低了,关键还有进步空间的扣分理由太模糊了。

包括顾陆在内的三个学生看着李亮平。

“《眺望》也是我心中的头奖。”李亮平干咳两声,继续说,“之所以打这分数,不是写得不够好。我想着你们这征文比赛只是第一届。第一届的头奖文章分数都这么高?那以后几届怎么办?”

所以说是为了后面的文章压分?顾陆能够理解,但不赞同。

“所以我感觉我还年轻,想事一点也不周到。”贾须说,“老师想得真是周到。”

我们文学社社长夏骁说,“如果不是有打分了不能更改的规则,我也想改得更严厉一点。”

社团的两评委都支持,不过李亮平目光看向最重要的一个同学。

“老师的生活经验就是比我们多很多。”顾陆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的确要为后面的同学留下空间。但这个空间也不能是压缩第一批参赛者的分数得来。”

顾陆说,“否则第一批和第二批差不多水平的文章,就因为是第一批就比后面的低一两分,是不是不太好?”

“我给出的解决方案是,一开始就上调整体的评分标准。”顾陆说,“我举个例子,佳作是90分至94分,要上九十五分就必须是眼前一亮的惊艳作品。后面的更高分,要求就更高。”

“因为征文活动的评委可能会不同,所以肯定是各有各的欣赏水准。我们只需要有个大概框架就行了。”顾陆完整的阐述了自己的想法。

张了张嘴,李亮平有点下意识想要否定学生的毛病,但这次因为对象不同就忍住了。

“怎么样?”顾陆环顾其他三位评委。

“社长!你看看,我觉得我们我们文学社的征文活动要火啊,你看看李老师,还有我顾神,纷纷完善规则。”贾须立刻说,“这就是走向成功最结实的一步。”

夏骁也起身说,“非常好,非常好,那么我们就订一个评分的框架,然后评分稍微严格一点!李老师你怎么看?”

还能怎么看,他又不是李元芳,对方计划和狄仁杰一样完善。李亮平摸了摸耳朵,点头赞同。

于似乎推翻重新评分中!

…………

“瞧瞧我看见了什么,”副主编刘勇有些小激动,内心活动甚至都变成了翻译腔。

十几分钟看完之后,久久不能平静,感慨万千。

刘勇敲响了主编办公室的门,里面说了请进,他才走进去。康社长正看着资料,按照他的做事习惯,编辑们进来有事说事,根据事的严重性,他再决定抬头与否。

可半晌过去,都没一点声音,怎么一点也不懂事?又是新入职的实习生?康社长暗忖,抬起头居然是刘勇。

他自持身份不同,所以刘勇要等主编抬头之后才开口。

“康社长,你的选题有着落了。”刘勇没头没脑的发言,但社长GET到了。

对人民文学这个国内含金量最高的文学杂志稍有了解的小伙伴应该清楚,茅盾担任主编时是巅峰时期。毕竟届时茅盾是国内文坛毫无争议的一把手,后面《人民文学》主编的地位下降。可再怎么,也是作协SJ处的书记。因此抛开审稿的事,康主编还要完成作协的任务。

当下作协什么任务呢?很简单“知名作家成长中,对意向描写的改变”。

每个作家都有喜欢用的意向,卡夫卡喜欢用动物和动物的异化来描写;加缪更是经常用大海和阳光,而这世界不存在的余华,更是爱用“天”作为意向。

“老天爷,你下屌吧,操死我吧”来自余华的《在细雨中呼唤》,而这声呼唤是农民遭逢大旱的呼唤。余华中“天”“老天爷”是同一个意向。这一点在顾陆抽中的《活着》里,也比较明显。

研究作家和研究写作技巧,是作协的任务之一。别以为作协好像不干实事……好像真的是,咳咳,但偶尔研究整理,以及做这些报告对文学推动是有益的。

“你说说。”康主编手指捏拿笔记本的动作更用力了,纸张捏出褶皱,就像是眉宇间的不耐烦。

“这两篇《一寸法师》和《侏儒》,就非常典型。”刘勇递上去了平板电脑。上面左右并排着两篇稿件。

“谁的作品?”康主编对两部作品都不熟悉。

毕竟顾陆抽到的人间椅子系列基本都发表在《故事会》上,日本的影响力更大。你指望一直从事严肃文学的人了解,那要求太高了。

“顾陆老师的作品,前者大概是顾陆老师五年前创作的。”刘勇介绍,“后者是最近才创作的。昨天才投稿的。因为我们杂志今日不是开办了活动吗?所以我邮箱的内投稿件太多,今天才审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