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2章 欲速则不达
虽然雷瀚成功找到不经由炎黄界前往仙迹遗址的办法,洞开门户,但张东云如今对那里的掌控远超其他人。
只要张东云不愿意,旁人难以再前往仙迹遗址,甚至会被他直接导引去长安城内。
不过于雷瀚而言,当前影响最大的并非光门本身。
而是在方才,通过光门,虽不入内,但龙光天封印震动之际,雷瀚眼前亦出现不同寻常的景象。
他,终于也看到了。
那个身着金边黑袍,面容似笑非笑但隐于黑暗中的男子。
令人震撼,令人心悸。
仿佛超脱于至尊、主宰、开天祖神、三教祖师之上的强大存在。
当日事变时,有这样一位存在,也曾到过仙迹么……
雷瀚心中尚存疑团,对明同辉仍有所警惕,但这时再看那光门内的仙迹遗址,心境较之从前截然不同。
不过,这和身旁的淡开雪无关。
眼下不动手,是因为当初在龙光天至尊封印之地所见种种。
主宰为助至尊脱困,寻人代其受过顶缸。
自愿也好,被骗也罢,叶青鹏、汪永圳等人都是人选。
当年,主宰他们挑选的人里,也有他雷瀚?
只是,有人暗中阻挠或者说,放水了……
“我此番前来,确实受家师所遣。”白衣女子这时也微笑着回答了雷瀚先前的问题:“想必相公也接到长安城主传讯了?”
雷瀚收回注视光门的目光,视线转向对方:“既如此,你该直接去长安城。”
淡开雪面上笑容不减:“家师曾提及,于我修为而言,纵使没有危险,此城仍不宜轻入,有道是进去容易出来难。
我想,他老人家的意思不单纯指脚步迈进迈出。
所以,如今相公不似以前那般惦念明同辉,也不那么惦念我的话,我想还是请你帮忙周转一下为宜。”
雷瀚面孔笼罩在黑雾中,森冷肃杀,只沉默地注视对方。
淡开雪则摊开手掌,掌心中有光团浮动。
雷瀚对此再熟悉不过,目光一凝:“仙迹碎片……二姐那枚?”
自仙迹崩灭,破碎的诸碎片,就他所知,当前只剩秦凰那枚尚流落在长安之外,先落入开天祖神之手,其后转为主宰所掌握。
“正是开天祖神从魔后手中得来,然后交予家师的那枚仙迹碎片,叶青鹏曾观览过。”
淡开雪收回手掌,任由仙迹碎片所化光球漂浮在漆黑宇宙间:
“有了新的敌人,不表示老对手一定化敌为友,不过除了此宝,家师同长安城之间并无解不开的死仇,故而此宝物归原主,秦凰踪影杳杳,那么先送回长安便好,家师聊表诚意,终归我们有共同的敌人。”
雷瀚没有第一时间收取仙迹碎片,静观片刻后问道:“主宰笃定,是共同的敌人?”
淡开雪:“依家师所言,如果长安城同那宇外皇者是同路,当初长安城主到至尊封印之地时,变故便该直接发生了,而非他重返长安之后。”
说到这里,淡开雪面上笑容消失,转为郑重:
“另一方面,家师此番正有话请相公带给长安城主。
这一块仙迹碎片,长安城收下无妨,但莫要操之过急当真令仙迹重归完整彻底再现,否则恐有大不妥。”
雷瀚闻言,注视对方。
淡开雪摇头:“家师明言,他亦看不分明,但心有所感。
为表诚意,这块仙迹碎片当前交给长安,家师相信,长安城主心有丘壑,当可自制。”
说到这里,淡开雪笑笑:“当然,也可由相公保管,你收下,我已经可以回去跟师父交差。”
雷瀚面容平静,不多言语,只是以黑雾笼罩那块仙迹碎片,将之收下。
淡开雪静静看着这一幕,末了,展颜而笑:“如果相公没动手的打算,我便先回去向家师复命了。”
说罢,她身形化作白色的光尘在原地消散,只留下余音袅袅:
“从我个人来说,自是希望相公同长安城言归于好……”
雷瀚目光动了动,仍静默不语。
倒是张东云的声音在虚空中响起:“如此,她也容易见到一鸣?”
雷瀚面容平静如水:“仙迹完整重现,会发生什么?”
张东云:“现在还不确定,但主宰的预感,并非空穴来风。”
他自己也有类似感觉。
倒数第二块碎片融合,获得复活生灵能力的同时,也令至尊封印之地发生巨变。
最后一块仙迹碎片如果也归位,恐怕亦可能造成巨大影响。
只是不论主宰还是身处长安的张东云,都无法彻底明晰其中究竟。
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或许更提示危险性……
“这枚仙迹碎片,先由你保管,容后处置。”
张东云语气平静,像是同李书楼、苏破、沈和容他们几人闲聊一样,继续说道:
“照这么看,几大顶尖强者多半都有所感应和觉察。”
仙迹彻底完整,可能有所不妥。
除了和那宇外皇者相关的至尊外,三教祖师和开天祖神以及主宰心底里多半都不愿意这最后一块仙迹碎片重归长安城。
视长安城主的心思,变数太多。
只是作为仙迹碎片上一个主人,综合自身当前处境,权衡利弊之下,主宰终究还是送回了这块碎片。
张东云同样把持得住自身,虽然他心有预感,仙迹完整重现,于自身将有极大益处,但他还是克制心思,抚平心境。
结束同雷瀚的对话后,张东云静下心来,在大明宫中落座。
两仪阴阳所化的黑与白,同时呈现。
不着急第一时间融合最后一块仙迹碎片,不表示他就此坐困愁城,被动等待。
至尊、主宰同三教祖师对峙,张东云没有过问,转而静心修行,提升自身修为。
先前,那宇外皇者的留痕映影突然活化,帮助至尊解封而出,影子本身亦消失无踪,固然令此方造化宇宙内局面大变,但对张东云个人来说,则未必全是害处。
在那一刻,更多明晰过去未来诸般变化的同时,对他个人修行有巨大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