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她有些想姜广军了。

看着公交车开走了,于红霞抬手擦了擦额头,车上人太多,挤的她出了一身汗。

她亲妈总算是走了,这也太能骂了,还不分场合,她真是受不了。

于红霞松了口气,去附近的中药店买了几包板蓝根,这家店她经常来,她之前喝的中药就是在这里抓的。

这三个月的调理效果是十分显著的,她身体已经没事了,中药前段时间就不喝了。

从中药店出来,等了好一会儿,才又等来一辆公交车。

回到幼儿园时,孩子们午睡都醒了,于红霞赶紧去工作了。

晚上,她下班回到家。

对门的徐大妈拎着菜篮子过来了,“红霞,这是我侄子庆丰送来的,特意叫我给你分一些。”

肖庆丰上午来了,送来不少自家种的蔬菜还有鸡蛋。

“谢谢大妈,这菜真水灵。”

于红霞大方的收下了,满满一篮子各种时令蔬菜,还有二十个鸡蛋,都是新鲜的,肖庆丰这是还想着姜广军呢。

“大妈,他家今年养猪了吗?”

“养了,养了三头呢,庆丰还想着今年年底多挣点钱。”

徐大妈说着笑了,自家侄子能干,今年过年前跟小姜一块卖猪肉挣了不少,还有她那个堂侄,听说新房子都盖起来了。

日子是越过越好了。

于红霞也笑了笑,心里想着,就要改革开放了,以后做买卖不用偷偷摸摸的。

凭肖庆丰的头脑,他应该是最先富起来的那一拨人吧。

她突然有些想姜广军了,也不知道他去农大了没有?

被媳妇记挂的姜广军,此时正挽着袖子站在麦田地里。

在他周围,只要放眼望去,皆是绿油油的一片,看着就给人无尽的希望。

这里是农大跟省农科院共同研发的,适合严寒地区种植的麦种实验田。

他过来已经有几天了,一直在参观学习,农大就在省城市区二十多公里外的地方,他们公社这次来了三十多人,同时来的还有别的地方的,由农大统一安排住宿。

不过一日三餐要自行解决。

南岭大队一共来了五个人,三男两女。

其中一个就有姚爱莲,她是下乡知青,虽然嫁给了当地社员,可她有文化,这次是她主动要来的,一切开销自理。

还有大队长家的小儿子,就是大壮的爸爸林海洋,他跟姜广军年龄差不多,也是自费来参观学习的,大队长倒是一视同仁。

另外两位就年轻些,一个叫李伟明,二十一岁,一个叫马春梅只有十九岁,这两个都是上过高中的,报名后村里投票选出来的,比较出类拔萃的年轻人,公费来学习养殖技术的。

姜广军也是,没办法,买完拖拉机以后大队账面上就没什么钱了,而且他在村里呆不了多久,名额给他也是浪费。

不过还是由他带队,公社的张主任也一块来了。

不过这会没看人,估计又被东湾大队那帮人请走了。

姜广军无语的摇了摇头,都是一个公社的还搞分裂。

“海洋,走了,回去吃饭了。”他低头看了眼腕上的手表,快六点了。

林海洋还舍不得走,“姜哥,这麦子长得真好,产量肯定高。”

他是地地道道的农民,骨子的基因让他见到长势好的庄稼就喜欢的不行,恨不得他们大队的也能种出这么好的粮食来。

“这是实验田,成果如何现在还不好说。”姜广军说着出了麦地,跺了跺脚,鞋上粘了不少泥。

此时晚霞漫天,夕阳西下,一行人在落日的余晖下结伴回到学校。

农大校区很大,他们从有些陈旧的大门进来,一直往里走。

这些天已经走了好几回了,林海洋还是忍不住四下张望。

校区宽广绿树成荫,有很多年代特色的建筑群,还有偶尔从他们身边经过的青春洋溢的学子,这些都让他看得眼花缭乱。

“这次真长见识了,虽然咱不是大学生,也来了一趟大学,回去够吹嘘一辈子了。”

林海洋边走边自我调侃道,这几天的大学生活颠覆了他之前的很多认知,着实开了眼界。

其实现在的大学校园还很陈旧,毕竟停用了十年,有些破烂的地方还没来得及修葺呢,等十年二十以后那才叫壮观漂亮。

但丝毫不影响林海洋感慨,“我这辈子是不想了,以后一定让壮壮来上大学。”

“不要这么说,以后的日子长着呢,将来的事可说不准。”姜广军拍拍他肩膀。

等以后经济改革开放了,日子好了,交通方便了,想来大学看看还不容易。

就是上个函授,电大也不是不可能。

“广军,你说咱们大队搞养殖场能行不?也不知道伟明他们学得怎么样了。”

林海洋一直惦记这事呢。

“事在人为,只要技术学扎实了,肯定能行。”姜广军还是挺看好的。

走了一段路,男女分开了,男生宿舍楼还要往里面走。

就是普通的学生宿舍,他们被安排在二楼,八人一个房间。

吃饭就去学生食堂,拿粮票和钱换饭票菜票,吃多少打多少,菜色很丰富,毕竟农大嘛,很多食材可以自给自足。

姜广军他们今天回来的早,宿舍里没别人,两人拿上饭盒赶紧去食堂。

打完饭回来吃。

吃完就一边看资料一边整理笔记,他们手上都有一沓资料,上面介绍着学校正在实验的各个项目,以及各类品种。

能对他们的开放的,主要有哪些区域,都介绍的很详细。

还有一些农大老师油印的资料,免费发给他们。

姜广军看好大棚蔬菜种植,还有牲畜养殖,不过因为时间有限,五个人分成三伙,他跟林海洋在一块,姚爱莲去学种蘑菇了。

另外两个小年轻去养殖场,他们是带着任务来的,每天忙的很,不到天黑见不到人,饭都是他们给打回来的。

今天去参观麦种实验田收获不少,明天他们打算去看看大棚蔬菜种植,这个说是很成功,有的地方已经学着搞起来了。

可惜现在来不及了,等秋天的,南岭大队也可以试试。

后天再去看看养鱼。

南岭大队的水域广,一条大河从南到北蜿蜒流淌,要是挖几个池塘用来养鱼也不错,听说还有稻田养鱼呢。

姜广军正看着资料,东湾大队的人回来了,他们这次来了六个人,有四个男的跟姜广军一个宿舍。

进来,一个个酒气熏熏的,脸颊通红,还吵吵嚷嚷的。

这是又集体去下馆子了?姜广军心里一阵鄙夷。

不就是搞了卖咸菜的小作坊吗?看把他们牛的,腰包没鼓起来,就瞧不起他们这些穷山沟来的,这些天还经常吹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