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他今年的买卖要火。(第2/3页)
“臭小子,别跟我整这虚头巴脑的!”曹永年佯装生气,板着脸。
“离开机械厂也行,咱不受姓苏的鸟气,换去运输公司,在那边也一样,不过你这回可得好好干,不能三天两头的请假。”
姜广军呵呵笑了,这几天要卖猪肉,没少请假,二姨父以为他有情绪了。
他心里有些发苦,不想被套牢,可二姨夫生怕他辞职撂挑子。
现在同意他换工作,主要还是机械厂那边经常出差,油水是不少,家里却顾不上。
但二姨父不知道他以后还得下岗,其实运输公司解体更早。
现在只能走一步算一步。
“二姨夫,楚家那孩子当年是怎么溜进检修场地的?真的没人看见吗?”每一辆卡车都是集体资产,是运输队的宝贝。
检修组那边向来不许陌生人随意靠近,哪怕被顺走个螺丝钉也是损失。
当年的事不是意外,是有心人故意诱导那孩子往车底钻躲猫猫,他姨夫被人喊走,回来也没多看,便打火试车。
这事现在了解的人不多,但重生回来的姜广军知道一些。
曹永年叹了口气,他当然知道当年的事有隐情,他是当兵出身,警觉性很高,还私下查过,确实有人在背后搞鬼。
“我找苏廷奕谈过,他是信的,可他媳妇不信,我也没辙,老子背了十多年的黑锅,没跟他们计较,现在还想整顿老子的外甥,想什么美事呢?”
曹永年说话硬气,他也是真硬气,“这事儿你别跟着掺和,那人留着让楚家收拾吧。”
姜广军点头,“即使我不说,那人也蹦跶不了多久。”
这事几年后爆出来,苏厂长跟他岳家没少报复那人,而且动静闹的很大。
“还是得谨慎些,这事你给我憋在肚子里,别出去乱说。”
曹永年已经想通了,反正他退休了,机械厂谁想争权随便,但不能让广军留下当炮灰。
“没想到你小子心思这么灵敏。”曹永年满眼赞赏,“我养大的孩子就是不一样,事情想的深,还有担当。”
他说的是回城的事,有些人一旦有机会回城,就什么都不要了,连人也不做,抛妻弃子。
可广军不同,先把媳妇儿孩子弄回来,自己再找机会回来,在眼下这样做的可不多见。
姜广军心虚的摇摇头,他可没二姨父说的这么好。
他只是正常男人的私心作祟,不放心媳妇儿离开自己太久。
没办法,他媳妇太漂亮。
元旦过完,姜广军就换了工作,去运输公司的检修组上班。
很多人知道后,骂他是个傻缺,尤其于兴民,气坏了。
逢人便说,姜广军蠢的无药可救,竟然用白面馒头跟人家换二合面窝窝头,这下亏大发了,以后有他后悔的。
姜广军是浑然不在意。
不过他要调走时,苏廷奕是最高兴的,一句话没劝,直接让人事科办手续,姜广军这工作换的是没有一点阻碍。
运输公司这边倒无所谓,不管谁来谁走都影响不到什么。
姜广军跟这边的同事们也是熟悉的,之前接触过很多次,很快就适应了。
现在不用出差,每天到点准时下班,还能接送孩子,他很是满意。
不过还是要早起去拉猪肉,并不轻松,好在没几天乔梁回来了。
千里迢迢大包小裹,他自己只有两身换洗衣服,剩下的全是给姜广军带的。
最重的是一百斤大米,姜广军有一部分工分没结,换成大米,拜托他给带回来。
然后就是大伙送的腊兔、腊鸡、猪肉脯以及一些松子之类的干果。
姜广军骑着三轮车去火车站接他,光东西装了半车。
“哥,我可想你了,你走后我吃饭都不香。”分开半年,乔梁一见面就把姜广军抱住,他长得高壮,像只大狗熊。
“一个人住那么大房子真没意思。”要不是林海洋经常过来找他,得寂寞死。
姜广军哈哈笑着,拍拍他肩膀,把东西搬上车,让他也坐上来,“走,跟哥回家。”
乔梁点点头,上车坐好,他不想回自己家,他也没家。
“大队今年收成怎么样?”
“挺好的。养殖场的猪都达标了,尤其是哥你带回来的那三只小猪崽,有二百多斤了,大队长稀罕得不行,一头没舍得卖,要留做种猪。”
“鱼塘呢?”
“鱼塘也不错,入冬之前卖了一批鱼,我还给你带回几条鱼干呢。大队现在正搞大棚蔬菜呢。哥,你说我什么时候能回城?”乔梁在他身后低声问。
姜广军蹬着三轮车,没回头,“具体时间哥也不知道,但明年夏天之前应该差不多。”
乔梁眼睛一亮,看来过完年回去他得赶紧准备起来,回来跟着哥混生活。
到双梧胡同吃完饭,趁着天还没黑,姜广军把乔梁送到西郊的院子。
这两天他经常过来,屋子收拾得很利索,平常东西都不缺,连行李都现成的。
乔梁进来看了一圈,就是三间房的普通小院,靠着路边,但院墙跟大门修砌得很严实,屋里有火炕跟大锅灶,还有粮食,取暖吃饭都不成问题。
他满意极了,“还是我哥想的周到。”知道他不想回家,提前租好房子。
姜广军轻咳了一声,他没好意思说,自己租这院子并不是全为了乔梁,更多的还是做买卖方便。
真是个美丽的误会。
安顿好乔梁,第二天凌晨,姜广军就带着他一块去拉猪肉。
今天四头猪,分装在两辆三轮车上,先去给国营饭店送。
个人预定的姜广军都没接,除非是特别熟的人介绍来,不好推掉才会给送。
零散着卖风险太大,还要费很多心神,缺斤少两的,肥的瘦的,有些人爱计较,不如送去黑市批发给几个二道贩子。
少挣点钱,可也省事儿。
二道贩子是姜广军自己联系的,只要经常去黑市肯定会认识几个。
乔梁总算见识到他哥是怎么赚钱的,心里暗自佩服。
他脑子虽然不如姜广军灵活,但还算机灵,又有一身蛮力,是个不错的帮手。
不到七点钟,四头猪就卖完了,乔梁基本摸清了路子。
姜广军要上班没时间,打算把这一摊买卖交给他,两人五五分账。
乔梁直摇头,“哥,给我的太多了,路子是你摸熟的,订单是你搞来的,我就出点力气,给我个一块两块就成。”他不贪。
“别这么说,哥要上班,不能经常起早,这买卖以后全靠你支撑,五成是你应得的,咱们亲兄弟明算账,行了,就这么定了。”姜广军一锤定音。
乔梁点点头,不再啰嗦,想着以后跟着姜哥好好干,别掉链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