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不行不行(第2/3页)
正常人家都是自然接着吃,放在大家族里,差一点点都不行,这些次货都是分给家里下人的。
杨管事看着牛铁兰脸上的笑,迟疑了一番,才点了点头:“回夫人的话,还有一些。”
宋府人多,库房的东西也多,尤其是过年,自家采购的,其他人家送上来的,乱七八糟一大堆,便是好生安置,每年也会有那么些小问题。
牛铁兰点头:“糕点就用这些吧,茶叶就用金金喝的,其他的,按着正常规模来。仁国公府来的急,府里准备不周,想来他们也不会介意。”
仁国公府的人介不介意他不知道,反正他家主子一定不会介意。
杨管事瞅了一眼笑得跟花儿似的主子,前主子,老实应声:“……好的,夫人。”
说完他恭敬离开。
曲茂泽眼神全程落在牛铁兰身上,看到她眉眼间的烦躁,揶揄:“夫人好生厉害,连国公府也敢糊弄。”
牛铁兰抬脚一踩,睨:“我还敢踩国公府棺材板呢。”
说话间,她柳叶眉挑动,杏眸微横,比起平日的温柔恬雅多了些灵动骄横。
曲茂泽低低笑了笑,抬头抚着她的眉眼,抓着她的手放到胸前,咬着声音:“踩棺材板多没意思,不如直接踩人身上,就踩这儿,再……”
不等他说话那不要脸的胡话,牛铁兰挣开了人,两颊晕红,恼:“臭不要脸,回你自己的院子去。”
曲茂泽叹气:“哎,以色侍人果然不行,有客来访,我却只能龟缩小院。”
牛铁兰没有说话,就这么面无表情地看着他。
“夫人身体不好,不舒服记得寻医。”
曲茂泽没再闹腾,勾了勾唇,留下这么一句话,就悠悠离去,把场地让给了她。
牛铁兰思索他话里意思,没一会儿,扬着嘴角,低声嗔道:“阴险小人。”
……
仁国公府也是前朝的老牌国公府,在大衍朝城里初期安抚朝廷上下,帮着整顿秩序收拾烂摊子,是大功臣之家。
只可惜家中子嗣凋零,原本六房人口,在前朝死得只剩下的三房,前些年因为意外,二房一家老小遇到山崩,就只剩下两房人了,便是两房这些年努力开枝散叶,妻妾成群,到头来家里也就两个儿子,宝贝得跟眼珠子似的。
老大是现如今的国公府世子,三十出头,去掉女色后院,也算有为。
老二,二十出头,酒囊饭袋,色中窝囊废一个,正妻未有,后院妾室姨娘通房加起来都十来个,更别说外面姘头了。
牛铁兰想,那死老太婆若是敢打自家金金的主意,就别怪她不给面子了。
在她各方揣测之下,仁国公府的死老太婆,老太君如期而至。
这是一个颇有经历,也格外精明的老太太,她穿着深绿色鎏金织缎,手腕脖颈带着墨绿色玉石腕坠,额头带着同玉坠,整个人看起来和蔼慈祥,那双眼依旧闪着精光,让人不敢小觑。
牛铁兰迎了上去。
她换了一身素白衣服,整个人未施粉黛,纤细瘦弱,白如烟云,带着去不掉的病气,走两步咳一下,走散步顿一顿,一看便是常年带病的人。
丁老太君差两年就古稀了,还想期待一下耄耋,见牛铁兰衣服病殃殃的模样,心里立马就失了两分热络气,不再像之前那般想上前牵着人了。
她意思意思拉着人:“可怜见的丫头,瞧这小脸白的,请大夫了没?”
牛铁兰用手绢捂着嘴,咳了一声:“请了,但是我身体本就不好,一时半会儿好不了。也老太君来得急,不然怎么也不能病着见您。老太君一把年纪了,可得离我远点,小心别被染了。”
丁老太君:“唉,也怪我急着看你这丫头,扰了你休息。”
本来是想给个下马威的,结果一脚踩棉花上了。
牛铁兰:“老太君能来,是我的荣幸,哪儿用得上扰这个字?就是家里没什么准备,只能委屈太君将就一下……”
丁老太君心想,她要打就是这个‘将就’。
宋商那奸臣不在了,她可不想看到宋府如同以往一般的繁荣富贵,就想看他们凄凄惨惨的,荒凉颓废。
但也不是这么个凄惨法啊。
哪儿来的糕点,这是什么新奇口味,还是发霉了?
宋家老五的商铺倒闭了?
还有这茶水,看着有模有样,拿着上好的螺钿盒装着,怎么全都是些散的边角料啊。
坐在客厅里,丁老太君脸色变换,看着那一堆的东西,只觉得没一个好下咽的。
牛铁兰借着手绢掩了掩嘴角的弧度,咳嗽两声,拿起茶杯抿了一口,带着股叶子的味道,有些苦涩,等到后面才会回甜,味道其实挺好的,就是,便宜,一般人也吃不来。
她笑:“前段时间上火,嘴里起了泡,这是金金特意上山里给我摘的,又自己调的,在我这啊,比天下所有茶都好喝,老太君您可得多尝一尝。”
其实得反过来,这是宋锦吃零嘴上火,牛铁兰这当娘的特意给弄的,顺便把她那些好茶好叶都收走了,免得她牛嚼牡丹,当顿喝浪费。
现在拿来招待恶客,刚刚好。
丁老太君可不习惯,这一股子怪味,但又是孩子的爱母心意,不好挑理。她勉强笑了笑:“确实好喝,明光这孩子啊,孝顺。”
牛铁兰喜欢听这些话,也笑:“金金确实孝顺,日日早晚都会和我请安,见到什么稀罕物也会第一时间给我……”
虽然说,早晚请安纯粹是因为只有早晚见得到人,稀罕物,也不是一般人想的金银首饰,而是些稀奇古怪的虫蛇野兽。
丁老太君:“是吗?那可真是孝顺孩子,可惜了,要是宋首辅还在就好了。”
牛铁兰低眸轻叹,看着就是不想说的模样。
丁老太君眸光轻闪,又道:“瞧我这嘴,净说些不该说的,说起来,明光那丫头呢?没在家吗?”
牛铁兰神色微冷,喝了口茶,温声细语:“那丫头出去玩了,若早知道老太君过来,我就该让她在家里读书刺绣,也能装模作样一下。”
丁老太君笑:“这话说的,我可是听过明光的风头的,小姑娘活泼些精神好,也不是非得天天家里待着学习诗书礼乐,人都学的少了生气。明光这精神,要不是我家那老二不听话,我真是恨不得把人说回家,整个院里都是小姑娘的欢声笑语,多好啊。”
牛铁兰轻笑:“老太君说笑,这丫头的精神头啊,那能把房子都嚎倒。”
就仁国公府的情况,可不就是也是一整个院子的小姑娘了。
丁老太君:“小姑娘家家是要这个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