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3章 红宇琼楼(115)一更

人被绑了?

冯唐指了指而今所处的驿站:“在这里被绑的?”

是!正是在此处被绑的。

小厮将始末讲了个清楚,意思就是:公子交代了,千千万万,万万千千,不可派人去救。若真是派人了,只怕不等找到他们,他们先殒命了。

冯唐冷笑出声,下令:“将这驿站的上下人等,都押过来。”驿站是朝廷的驿站,在这里有人被土匪绑走了,他们却若无其事。

一不报官,二不提醒来投宿之人,他们岂能无辜?

驿丞有个二十七八岁,这会子被押来,那是满脸的委屈。问他前夜可有人失踪,他摇头:“未曾!”

“未曾?”

“是!”

“那之前投宿几人?这一行人去了何处?”

驿丞想了想才道:“自京城中来了两位公子,一位一身白袍,一位一身蓝袍。两人住东厢暖炕。另有随从八人,就在隔壁通铺住。”

说着,还看其他下属:“可对?”

“对!正是。”

有杂役忙道:“两位公子要了一壶酒,要两样素净的菜色。小小驿站,只有浑酒,温酒后取了一壶给送去。菜色……小的记得是莲藕一盘,豆苗一盘,再未要其他。

倒是其他人要的多些……炖了一条羊腿,饼子一盘,一个猪头,另有浑酒三坛…”

众人都点头,是啊!就是这样。

驿丞辩解:“咱们这地界,夜里风大,呼号有声。早早便关了门,也都早早歇下了。临睡前,小的还专门给公子们请安,若是需要热水便叫人去取,灶上一直有。有个哑巴婆子就在灶前值夜。又交代夜里万万不能出去,这山中有狼。”

“之后呢?”

“之后小的们就睡了。早起起来,客房门开着,炕上放着银钱,这是住店钱。小的以为客人急着赶路,起来急匆匆就走了,行李都带走了,马也从马棚里牵走了,那这自然是离开了……

“你们未听到丝毫动静?”

驿丞将脑袋摇的跟拨浪鼓似得:“夜里风大,您住下就知道了,什么声响也听不着。”说完就看其他人:“谁听见了?”

“睡……就睡死了!平日里忙一天,往炕上一躺,莫说听见了,便是土匪将小的绑去,小的怕也是醒不了的。”

冯唐:“……”

卫若梅:“……”

这是问不出个所以然的!

卫若梅低声建议:“金大人以破案、断案而闻名,您看……”

于是,四爷终于等来了这两人。

冯唐一脸赧然:“此处距京城这般近,却有此等恶事……”

四爷就笑,这是怕公主怪罪,因为他儿子的事影响行程。之前一直说,应该快一些赶路,一定得赶在落雪前进入北境。

现在这一耽搁,或许耽搁的是大事呢?

这也是在问:您要是觉得耽搁,那送五百两银子过去,赎了人回来也可以。

冯唐就是这么想的:要管吧,怕耽搁这边的大事;只要人不剿匪吧,这是失职呀!因此,该怎么做,还是听您和公主的。

四爷听完,就说冯唐:“这驿站必有眼线……”要不然不能这么准确的知道这里住了有价值的人。

冯唐点头:正是!这也就是为什么要将人都看押起来的原因。

四爷又说:“驿丞以及驿站里的人,可能无辜,也可能心里有默契。他们知情,但未曾做绑架之事。比如,饮食里若是都带有蒙汗药,不管是真不知道吃进去的,还是心知肚明配合的吃下去的,一时不好甄别。

这个罪名太大,且他们都是当地人,相互包庇是必然的。只要没亲手绑架,他们便不必认罪。非要审问,也不是不行!只是你将驿站之内所有人羁押,没有封锁消息。

咱们此次人太多,惊动了周围不少人。那么些眼睛盯着,咱们的一举一动都能传出去。若是审问的消息传到土匪耳里,他们必认为要围剿他们……若是如此,恐怕对冯公子不利。”

“金大人所言甚是!”冯唐忙问:“那以您之见呢?”

“放了驿站人等,他们在当地府衙都有档,这一点与土匪不同。土匪不知模样,隐匿之后确实难寻找。可他们却跑不了。既知审不出来,还会给贵公子带来风险,那就不如放了。

事有轻重缓急,救人要紧。”

四爷说着,就起身:“二位稍等。”

冯唐和卫若梅松了一口气,静静的等着。

四爷取了一匣子散碎的金银来:“你们随身带着的必不多,这个价值该有千两。先依照对方的要求,去赎人。对方不想惹祸,必会放人的。不要想这股土匪怎么办,此事本官会上报朝廷,咱们离开后,由朝廷派人清理。”

“遵命!”

两人还是接了这个现银,又凑了银票还给了四爷,四爷也都收了。

这伙子土匪确实狡猾,卫若梅亲自去了,叫小厮带的路。

那个地方是一处悬崖的下面,四周好似已经无路可走了。卫若梅问这小厮:“你未曾记错?确实是此处?”

绝不会错,“这里……”小厮指着歪脖树下面的石头,“说好了,银子放在此处,而后就可以离开。他们自会放人!”

卫若梅将匣子放下,朝上看了看,怀疑上面藏着人。他怕有人盯着他,因而并未做多余的动作,放下之后,带着小厮下山,在山下等着。

他没猜错,悬崖上确实有人。等卫若梅离开,上面果然放下了一条绳索,绳索下吊着个筐子,筐子里坐着个人。这人将匣子抱起来,打开粗略的看了看,而后拽了拽绳子,框子又被吊起来,上了悬崖顶。

这人从筐子里出来,说等在外面的人:“老七,撒鹳子,放。”

一只鹤子振翅而起,飞到另外一座山峰去了。

桐桐距离这三人仅十来步远,就在树上坐着呢。

她看着三个人将银钱倒出来,金银分开,又拿着这个金银看上面的标识。

一个说,“这金银成色竟这般好……之前从未见过。”

另一个说:“先生,这来头确实不小!驿站住的可是公主…那小厮确实进去了……”

那个中等身材的男子样貌普通,文质彬彬,不到三十岁的年纪,像是私塾先生。他拿着金鱼造型的金子,目露沉思:“坏了!”

这玩意必出自宫里!

一旦惊动了上面,上面要认真查,岂有不完之理?

这边话音才落,桐桐便笑了起来:“怕了?”

三人面色一变,那俩黑壮的汉子转过身来,将那’秀才公‘挡在身后,都朝这边看。这才在树上看到了人。

一个少年模样的男子坐在树杈上,笑盈盈的朝这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