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5章 归途漫漫 (2)二更(第2/2页)
挨个的发过去!
等第三次这姑娘朝那边转的时候,花臂终于反应过来了:有贼!
年轻女孩子来上网,背着个包,随后往身后或是边上一放,总以为很安全,其实贼很容易得手。刚才那姑娘衣着鲜亮,刚才续费的时候看见了,包里五六百块钱呢。这是被贼盯上了。
花臂拉住桐桐,自己过去,拍了拍黄毛的肩膀:“在哥这里不能骚扰小姑娘。”不说破是贼,只是小姑娘穿着超短裙,对吧!你盯着干什么?
“给哥个面子,哥给你开个包间。”说着话,又把刚收的一盒烟塞给对方,“走!给哥个面子。”
这边推着小黄毛离开,那边回头说上网的小姑娘:“注意着些。”他点了点那包,以眼神示意。
小姑娘赶紧把包放在腿上,像是遮挡别人的窥探一样。
黄毛也没觉得他被发现了,还一个劲的说:“没看!真没看。”
“行!没看就没看……走走走!哥带你去包间,有好东西……”愣是把人给带走了。
再出来之后,靠在桐桐边上,取了烟要抽,想了想递给桐桐:“来一根?”
桐桐:“……”摆手,“不抽。”
花臂说:“晚上你呆着吧,这前台这机子你用。不时的转转,给咱盯着点。”
明白!这一旦丢了东西,人家必报警。这一报警,网吧这地方,很容易就查出问题了。比如,年龄够不够十八岁?查出一个来,就得罚款,那损失大了去了。
有些小偷前台都是有数的,听喇叭上提醒你注意财产安全的时候,你就是有这种人来了!网管也会在附近转悠,大家心照不宣罢了。
反正是不挣钱,但也算是混了个地方呆着,混了个免费上网的机会。
当天晚上,桐桐就去摊子上,然后指着远处那个招牌给张舒看:“就在那儿,三楼。”她身上还专门穿着网吧的马甲,“回头您忙完了,顺路停在楼下,上去看看。”
行!知道地方就行,“过马路走天桥,不要穿马路。”
得!这就行了!
十二点多,张舒果然上来了,一上来就看见桐桐坐在前台,在电脑跟前忙活着。她轻手轻脚的走过去,见那电脑上,一张寻人启事快打出来,她是在网上找人呢?
前台小妹看见进来的人,撞了撞桐桐:“是你妈吗?”
桐桐这才抬头:“妈?”
这小妹赶紧说:“阿姨放心,我们这里是正规的,派出所整天检查,没事……”
张舒看了看,里面一台台电脑开着,都是年轻人,男男女女都有。边上还有人来开机,包夜是半价吧,人还挺多的。
桐桐起身带她下楼,“放心了吧。”
嗯!
“那您回吧!明早七八点我先回家洗澡换衣服……您别等我。”
张舒’嗯‘了一声,瞪着三轮车走的时候一步三回头:果果丢了,都围着果果转; 桐桐没丢,却好像都忘了她,她却长大了。
桐桐坐回去,心里叹气:而今这网络才是年轻人开始接触的阶段,远不到信息爆炸那个份上。所以,寻人真的太难太难了,大海捞针……差不多吧。
而且,取证难呀!怎么证明这个孩子是你们的?
亲子鉴定还没有走入大众的视野,这个时候你能随便拉个孩子说是你的?
还有户口,没有联网,怎么查呀?说寻亲,多是后来信息、科技各方面的进步,这才给寻亲带来了契机。
说实话,这种的……叫自己找,自己也无处下手。
九十年代初,火车站的人流大,混乱,没有什么摄像头之类的,这是年代造成的。所以,急是没
有办法的。
只能说,努力吧!哪怕是亿万分之一的机会……万一呢?
至于说找四爷,可以去约定的地点。但是现在去不了呀!去不了……怎么办呢?
原身有Q号,上面也都是同学,或是家里同辈的兄弟姐妹的。她暂时没有登陆,而是申请了一些新号码,网名是数字加字母,连同间隔符号,这种设置类似于密码,撞上的概率极小。
她注册好,填充了基本资料。然后就搜,搜同一网名的,结果没有重复的。
没有重复的,就证明这个东西撞不了,四爷只要有机会来搜,必然能找到自己。
同时,她又申请了邮箱,不撞别人的话,这个名就很容易申请下来。而后等着就是了!一定能找到的。
四爷’斯哈‘了一声,揉了揉脑袋,头疼。
他看看甩在树上的牛,扔了手里的镰刀:割草?割什么草?!
坐在边上,看着一马平川的土地,这个时节正在种苞米。浇了一水之后,苞米冒出来了,田地边的草正嫩,他牵着牛出来了。
前儿一睁眼,便是牛棚。他还以为是谁家的长工,可一看那房舍,也不是地主家的样子。
三间厦房,后院搭着个牛棚。再放眼看看一条巷子别人家的房子,就有数了,这家是真穷。
家里三个姑娘,两个小子。也就是说,原身上面三个姐姐,下面还一个弟弟。
刚高考完,成绩不差,考到理工大学特种能源专业。
原身怎么伤的呢?为了抢水的!抢着浇地,当时混战,不知道被谁拍了一铁锹,砸脑袋上了。回来就躺在牛棚里了,伤口上苍蝇都满了,他醒来之后去医疗站处理的,身无分文,药钱还赊着账呢。
想着这些事,看着牛吃着草,差不多就算了,别管吃饱不吃饱吧,反正自己饿了!今儿就先回吧。
他起身牵着牛回去,还琢磨着,走着都得去县城一趟。家里只一台十二寸的黑白电视,雪花极大,昨晚听新闻了,知道是什么年月。
镇上没有网吧,但县城应该有。得给桐桐送个信儿去!
他往家里走,邮递员骑着车子从村里出来,“大学生,通知书送到了!”
四爷应着:“辛苦了!”
擦肩而过就得了,他正说这是个机会,借着准备开学的东西要去县城,给家里说一声就行。
结果进了门,父亲在院子里铡草,母亲在搭着个棚子做的厨房里做饭,见了他也只是问:“咋这么早就回来了?”
四爷:“……”这个年代,谁家出个大学生都不容易吧!通知书送错了?@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