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8章 世俗烟火(7)二更

今天的收获不错, ’抢‘来了那么些鸡,还捞了好些的小鱼、泥鳅,大大小小的, 整整一瓮。这瓮有些漏, 但暂时把这些鱼和泥鳅放进去, 问题不大。

润叶说:“妈,杀鸡吗?”病人吃肉, 咱喝口汤也行呀。

“逢凶化吉,大喜事!杀鸡。”桐桐指了最肥的大公鸡,“就这个了。”

牡丹抬手一拎:“我去杀,不浪费鸡血。”

“去吧!”虽说分家了,有好吃的聚一块吃也是应该的。桐桐又说润叶:“你去捞一盆小杂鱼,放些辣椒花椒和鸡油, 蒸一盆杂鱼。”

“嗳——”

难得的贴了苞米面的饼子,端了两盆来。

四爷和桐桐在炕桌上, 小方桌摆在地上。牡丹和润叶端了饭菜来, 小意摆筷子。

牡丹先给公婆盛饭, 说小意:“你先坐,别管我。”

润叶也站在边上,推着金禄:“坐去呀!”

桐桐起身了, 说牡丹和润叶:“都坐!不管你们以前在娘家是啥样, 咱家没这规矩。”有好饭了,儿媳妇都不上桌,怕男人吃不够。

“没事, 妈!”

“坐去!都去坐。”桐桐从牡丹手里接了勺子:“我跟你爸, 得养, 肉吃了不太克化。这鸡翅烂糊, 我跟你爸一人一个。”她盛了汤,一个碗里放了一个鸡翅。

然后又把两个鸡腿给撕下来,撕的大大的,先给润叶:“今儿润叶是功臣,吃个鸡腿。”

润叶就高兴了,用肩膀怼了金禄一下,接了碗:“嗳!妈——再多给我一勺汤。”

行!给你把汤舀满。

还有个鸡腿,桐桐端给牡丹:“你最辛苦,早起你起的最早,晚上你睡的最迟,这个鸡腿你吃……”

“不用!妈,不用!给小意吃……”

“你吃!不许让。”桐桐给牡丹也一大碗汤,“快吃!”

剩下的鸡肉分成了五份,再就是一块煮出来的鸡杂,给他们兄弟姐妹五个分了,一人一碗,不偏不倚。

金禄看着他哥的:“咱俩换!”

不是一样的吗?

“你碗里有鸡胗。”

金福把鸡胗夹给金禄:这总行了吧!汤汤水水的,换啥呀?

金禄满意了,看润叶碗里的鸡腿,润叶朝边上一挪:少惦记我的。

牡丹把肉撕下来,给了金福一块,还要给小意,桐桐给拦了:“好好吃你的!他们长嘴了,你也长嘴了。”

这饭吃的,牡丹回屋就躲在一边哭去了。

金福拿着算盘噼里啪啦的练着打算盘,这是小时候跟爸爸学的,后来就打的少了,这东西打的少了手就生了。

爷爷是粮食铺子的掌柜的,这算账记账的本事是有的。爸爸和二叔都学了,爸爸要是不会算账,那些年也没办法来回的倒腾赚个差价。技多不压身,总是能用上的。

正练着呢,听不见纳鞋底的声,一看,牡丹面朝墙角,肩膀一耸一耸的。

“咋了?谁咋你了?哭啥嘛?”

“我在我家,我妈都不疼我!总说我把弟弟妹妹管不好,多吃一口饭,我妈就说我自私,不管别人死活……我咋做都不对,天天挨骂!我进了咱家,爸妈没骂过我一句,一句重话都没说过!我又没有润叶长的好,也没有润叶会说话……妈还是偏我!处处都抬举我……”

金福叫她:“过来!”

牡丹把眼泪擦了,问说:“要点煤油?”

两人借着月光,朦朦胧胧的能看见些。一个打算盘熟练,只是练习手感。一个纳鞋底熟练,不用看。

金福把手塞到口袋里,摸出一小块冰糖塞到她嘴里。

牡丹一愣,赶紧吐出来:“……爸妈吃药呢,吃完了苦……”给我干啥?

金福拿了又给塞到她嘴里,“不准吐!含着。”

牡丹:“……”她不敢吐,搓着衣角,问说:“从哪弄的?给小意留着也行。”

“抓鱼的时候碰见叶进宝,他的亲事说好了,怕是要办婚事。去女方的时候带了一包冰糖,漏了两块在兜里,给了我一块,给了大贵一块。”

牡丹红着脸,笑了,抓了鞋底继续纳去了:他得了冰糖藏着,小意也在河边,他没给小意,藏起来晚上给我吃。

外面起风了,风野的,呼号着。

桐桐把头往被子里缩了缩,“我明儿得出去一趟。”

“嗯!先看看,藏着些,别干超出原主身份的事……”

知道!我办事你放心。

然后早起吃了一个红薯,喝了一碗红薯汤,这就能出门了。上学的得上学,出工的得出工了。

金福得去出粪,牡丹和润叶被安排开荒,金禄去记公分。

桐桐以前身体不好,但不是说不出工。像是每个生产队每年都有指标呢,得给物资收购站送一些别的物资,比如说席子,比如说筐子,比如说笼子,因地制宜,看你们这里产什么。当然了,不上工的时候,自家编制的,人家也收,那个收入就是各家的。

这个镇子靠着河滩,河滩上都是芦苇,因此,芦苇编织就是一些老弱病残孕能干的活了。

她现在不能出工,因为家里有伤员。队上也说了,养半年,每天给七个公分。就是不用出工,给四爷七个公分的意思,这就很好了。桐桐自己要是按时出工,也就是六七个公分的样子了。

相比起来,牡丹就很能干,她跟壮劳力一样,拿的是十个公分。这在整个大队都是少见的!反之,润叶多会偷懒的,她能拿到七个,那都是因为金禄给记公分,大家不好提意见的原因。

放假或是周末的时候,那三个小的也都干活拿公分的。金寿能拿到九个,金喜能拿到五个,小意也能拿到三四个。

今儿上学的时候,金寿就拿着镰刀去了,他们回家必经芦苇地,会割了芦苇带回来。因为像是桐桐这样的,得给队上交定量。不是光编就行的,还得自己去割,自己整理,再编成筐子笼子。

三个小的放学之后,会替她把芦苇割下来,扛回来,当妈的这不是就省力了,只要整理了再编织就行。

桐桐借口要去抓药,今儿没有出工,在出工的出工,上学的上学之后,她溜溜达达的去镇子上了。

芦苇地被割芦苇,来的人太多了,几乎没有啥野物。倒是麻雀实在是多,这玩意回头拿弹弓多打些,好歹是肉,能补充肉食短缺。再过几年除四害开始了,抢麻雀的人太多了,还未必轮得上咱呢。

弹弓这个可以会吗?

可以!原身在城里长大,家里是后妈当家,亲爸在外面忙,对原身了解的并不多。再说了,别管男孩女孩,谁小时候没玩过弹弓?

后妈生的弟弟有各种型号的弹弓,原身打小就帮着看孩子,带着弟弟玩的时候玩过弹弓,这总不是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