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4章 隋唐风云(140)一更
信从长安来, 摆在了四爷的案头。
这是家信,四爷缓缓的拆开。
他坐在玻璃镜前,这镜子的质地比之前造的好了太多。赤奴拿着梳子,在身后给他梳理头发。
桐桐靠在榻上, 手里拿着折子, 头发散落在靠枕上,黑黝黝的如泼墨一般。她眼睛从折子上挪开, 看向四爷的方向。
其实男子长发于镜前, 亦是有许多动人之处的。
宽袍广袖,长发顺垂, 玉郎端坐……她放下折子, 从榻上下去, 接了赤奴手中的梳子,慢慢的给四爷梳理。
人一近前四爷就察觉到了,他不言语, 只看他的信。
桐桐梳着头,然后从拽出一根白了的,“怎么还是长了白发了?”我调理的那么好。
四爷无奈的抬头,叹气:你操一国的心, 我操两国的心, 你说我为什么会白了头发。
桐桐一边顺着梳,一边探头看信:“谁什么了?”
四爷也是有些不解:“他想留望岳半年,等到金秋演练, 再叫望岳回来。”
桐桐愣了一下, “李泰已经启程了, 望岳跟李泰一块回来不是挺好?他留望岳做什么?”
四爷:“……”不知!
这肯定是没有恶意的, 要单纯说喜欢, 那倒也不至于。他又不缺女儿。
桐桐也不以为意:“哪一年望岳不去大唐?”想留就留吧,有甚关系?
比起这个,她倒是更关注孩子的终身大事!该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了,望岳……她的事她自己做主。或是想成亲,或是不想成亲,都行!只生孩子不成亲,也没有什么不可以的。
临川呢?临川也不能只生孩子不成亲呀
四爷反倒是看她:“那得问你呀!你想怎么样?你要是选望岳为太女,那临川择妻是一个要求;你要是叫临川为太子,他择妻就是另外一个要求了。”
桐桐:“……”
“知道难了吧!”你就是再长寿,那是咱知道的事!臣子不知道呀!你得安定人心,就是需要一个储君!天下只有一个,手心手背的,你就说怎么选吧。
桐桐用发带给四爷把头发绑起来,还在那里细致的调整蝴蝶结。良久才道:“等临川回来……临川回来之后我跟他说……”
绑好了,人走了。
四爷看看依旧乱七八糟没有束成发冠的头大,等发带飘过来,这打的是个什么结?
临川是入秋之后才回来的。
高大挺拔,便是风餐露宿,他刻意的想把他磨成糙汉子,可天生丽质难自弃,奈何?
回来了,阿母还是那个样子,爹爹也依旧是个俊美无双!老了吗?臣子一拨一拨的老了,各个都恨不能自称是老臣。
然则,他们真的没怎么办。
他回来梳洗呢,汤药是阿母熬的,准备好的衣裳是阿母亲自做的,出来之后,桌上的饭菜是阿母亲手做的。
临川:“……”他挠头,我姐先出生,她又不差我,我也没比他高明很多,在这种情况下,不选她岂不是对她不公?
倒也不至于选择了本就该选择的,像是做了亏心事一样。
桐桐把孩子爱吃的点下夹给他,然后挨着孩子贴的紧紧的,才要说话,临川就先说,“您作甚?我姐为皇太女,有助于巩固现在的政策。以免男女对立之事再露苗头。这个道理难道您儿子就不懂?”
桐桐:“……”
临川靠着母亲,低声道:“假使有一日,因儿子的存在而闹的天下不宁,那儿子就自东海而出,像是石猴一样,去寻找遗失的大陆,去找寻’巨谷‘、’大粮‘。”当年那些个故事,他越发觉得那就不是故事。
他的声音慢慢的变小了:“越是往西走,越是觉得天下好似没有尽头。天下之大,远远不止脚下的土地。姐姐远走,您和我爹都不放心;但儿子无论走到哪,您跟我爹都会放心的。”
桐桐就笑了,抬手揉了揉孩子的脑袋。
四爷催着孩子吃饭,“不到那个份上!”你爹娘还活着呢,你们要是能治理的好,“我和你娘倒是想出海走走。”
啊?
桐桐一脸可怜兮兮的看孩子:“我跟你爹受困于这天下,你们要是真孝顺,就长长本事脚踏实地的把实在的事办好。”只要我们还活着,就不可能放心你们去做危险的事。
石猴很勇敢,但开创者往往会面临许多未知的风险。
既然如此,那就不如你们好好的,只要你们整齐,我俩就算是六七十岁也能出海。那么多未知的事,我们依旧有磅礴的生命力,有甚不行呢?
要是能回来,海路畅通;要是不能回来,你们乃至于子孙后代都会想着出海,要顺着我们走过的路,去到达我们想到却没有到的地方。
临川:“…………”不说了!反正我心里有数,我的路我知道要怎么走。
这场谈话就到了这里,只是叫临川知道,储君……要定他姐。
再没有深谈,这得出发去演练了。此次用的都是年轻将领,狼还等人都已经能独当一面了,这次是他们正式以统帅的身份指挥。
而临川也率人先去迎李唐一方。
李世民见到了这几年只能在搜集来的信息上看到的人:临川。
在西域,百姓称临川为’王‘,没有册封,没有任命,因治民得法,施以仁政,故而百姓称之为’王‘,又因其长相俊美出尘,故而,百姓称其为’仙王‘!
坐上御辇,两人对坐。
李世民再度打量这个孩子,问说:“李唐与北华,谁胜谁败?”
临川沉吟了一瞬,面色不由的凝重起来:“若以军事而言,李唐必败无疑,这是可以预见的。但从长远来看,中原又必胜于北疆。”
李世民眉头一挑,朝后靠了靠,问说:“为何?”
“无他,文明尔!”临川看向李世民,“故而,侄儿说,便是北华胜,亦是一时一地之胜!一方侵吞了一方的土地,另一方以文明的方式同化了另一方的子民。”
说着,他的手放在棋盘上,落下一子:“故而,胜负之论,浅薄了些。”
李世民就笑了:“可北华与李唐而今相差甚多,甚至于有些东西是对立的。”比如,女子掌权。
“真正的文明在于包容,在于延展,在于完善。”临川看向李世民,“而中原文化,恰恰就有这个特点。正如早些年,鲜卑何在?您是鲜卑血脉,侄儿当然也是,可……鲜卑何在?”
你是汉人,我也是汉人,并无差别。
李世民跟着落下一子:包容——延展——完善——
他缓缓点头,“跟你父母说,晚上跟他们喝酒。”
临川:“……”他马上起身,“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