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7章 苟行于世(22)二更
众人散去, 帝辛独留比干。
比干跪下,以额叩地:“大王,此策歹毒,万万不可采纳。”
帝辛笑了, 看着跪着的比干:“王叔能说出这般话了, 可见王叔洞悉局势,无所不知。你所忧虑者有二, 其一, 王室不死,必反朝歌;其二, 王室若死, 天下共伐朝歌。王叔, 王室要反,已生反心,该不该杀?”
比干:“……”
“不杀他们, 他们生事,内争不休,必损耗王师。因王室之乱而损耗王师,智否?王师乃是平天下之用, 王室之事, 乃是家事。家生忤逆子,当不当杀?”
“可王室之中,有罪者寥寥!而大王之策,乃绝杀之策……”
“王叔为何怜忤逆者, 独独不怜我?”帝辛盯着比干, “王室反,杀王室!天下伐, 诛天下。”
“大王三思!暴虐征伐,天下起兵者众,当如何?大王刚愎,听不进人言……您这般,我成汤天下休矣!若天下不保,臣有何面目去见先王!”
“暴虐、征伐、刚愎、不纳谏……王叔,您这逆耳忠言莫要再提。”帝辛说完,便喊人:“幽闭比干三日,待王室出朝歌再释放。”
“大王——”
帝辛脚步一顿,回头看他。
比干叩首,额头已见血:“大王,王室出朝歌,各自奔命,大王是杀不绝的。可若杀不绝……大王当知‘九王之乱’!九王之乱,皆争正统,彼此征伐,相争百年。大王,今日之举,为他日埋下了祸患的根苗。这不止是王室劫难,更是天下劫难。求大王顾念王室血脉,顾念天下子民……”
话未说完,就传来帝辛的渐行渐远的脚步声。
比干抬起头,血顺着额头流到眼角,可君王已不见踪影。
他被幽闭在王宫之内看押,任何人不得见。
艰伯被押解着,要被流放。本想见父亲一面,奈何宫中不放人。
桐桐将能带的都给带上,“父亲,您放心,我留下。”
艰伯:“……”
桐桐看着来送的是武成王黄飞虎,心里就便放心了。押送艰伯的便是他的部将,必能妥善安置。
一路又有家将跟随,可确保万无一失。
流放之地在比邑左近,比邑乃比干封地,在比邑附近,与归家无异。
送至城门外,艰伯才低声道:“劝你祖父,莫要因王室室与大王争执!武成王忠直,万万不会真追杀于王室。”
桐桐:“……”帝辛派遣武成王去追杀,武成王作假,并不会下杀手。那接下来,该死的就成了武成王。
艰伯低声道:“苏护之女被册封为王后,可武成王之妹皇贵妃却一直未得晋封。大王行事随意,只凭好恶而行,如何能服众?”
桐桐:“……”所以,武成王对帝辛亦是不满。
她只能应承着,目送他离开。
回过头来,四爷坐在马车上正在等她。她转身径直上了马车,这才长长的吁了一口气:这日子过的太刺激。
喝了口水,她才跟四爷说:苏妲己有问题。
她若是人,背后一定有高人。
她若是妖,必定受了指令。
四爷看桐桐:“那就试试……贴一张招贤榜,若苏妲己背后有人,这人一定会出面。”
是个办法。
于是,四爷求见帝辛,认为没人看出陶俑的问题,是朝廷缺了道法高深的人。不若贴招贤榜,广纳贤才。
帝辛欣然允诺,第二天就贴了招贤榜。
而四爷也见到一人,自称是申公豹。
申公豹,姜子牙的师弟,阐教叛徒。
两人碰面,申公豹上下打量四爷,目露惊异。
四爷请申公豹上了司天台,此处无一人,只他与申公豹相对。他指向皇宫,“道长为王后所用?”
申公豹带出两份轻蔑来,随即又郑重起来:“非也!”
“王后与道长必有瓜葛。”四爷看他:“此招贤榜,本就是为了找寻为王后出谋划策之人。”
“嗯?”
“若王后只是人,她知晓的东西未免太多了些;若王后不是人,那她的言行像人的地方又太多。故而,不管她是什么,总归是有人在教导于她。
能进出王宫教导王后而无人察觉,那必定身有大能。修道之人管起了朝堂事,那如此高人必有名利之心。有名利之心,招贤给予荣华富贵,焉有不现身的道理?”
申公豹僵硬了一瞬便哈哈大笑起来,“十二子取笑贫道?”
“不!在下在等道长。”
“哦?敢问何事?”
四爷问他:“道长是否有意辅佐大王?”
“是又如何?不是又如何?”
“不瞒道长,在下听闻天道不在商,商气数将尽。”四爷看着申公豹,“而今,申道长教导王后,而王后所行,尽皆有损商之气数。那么敢问,道长在为谁效命?”
申公豹未回答这个问题,只冷笑道:“公子出身西岐,世人皆传,你乃姬昌忤逆子。你既知气数不在商而在周,又为何留朝歌而不返西岐?”
四爷问他:“道长以为呢?”
“公子身有反骨!”
“道长,此话可诛心矣!”
“公子身为庶子,便是将来返回西岐,你可继承王位?便是兄终弟及,你有嫡兄弟九人,如何能轮到公子身上?况且,贫道去了一趟西岐,在二公子姬发身上看到了真龙之气。可今日一见公子,竟亦是真龙之身。如此,公子不是身后反骨是什么?除了造反,公子无望正位。”
四爷:“……”这样想的吗?甚好。
他也说:“故而,我与道长一见如故。道长出身阐教,可在教中必不受重用。姜子牙乃大王座上宾,可道长却只能苟且于王后身边。此……与在下之遭遇何其相似?一见道长,便有惺惺相惜之感。”
申公豹:“…………”
“道长想要证明自己,证明自己不比姜子牙差。姜子牙顺天道而行,辅佐西岐。道长偏要逆其而行……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此……在下感佩。然则,逆行倒施终究不如顺应天道。敢问道长,我既为真龙之身,那么,从我是否是从天道?”
申公豹:“…………”
四爷欠身拱手:“请道长助我!”
申公豹:“…………”
“姜子牙助姬发,道长助我。我与姬发之间,道长可分得清谁强谁弱?”
申公豹:“…………”他伸出手,将人扶起来,“公子莫要多礼!”
四爷看向申公豹,而后单膝落地:“不若,在下拜道长为师,自此,你我师徒一体,荣辱与共。”
申公豹愣了一下,“这……”
“徒儿愚钝,请师傅指教。”
申公豹:“…………”我下山之下算过,凶多吉少,并无师徒缘分。可此时掐指再算,竟是一片模糊,算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