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7章 苟行于世(53)一更

申公豹变成俱留孙的模样, 出现了土行孙面前。

土行孙面色大惊,噗通往下一跪:“师父,徒儿知错!”

“知错?”‘俱留孙’看他:“你才闯下大祸,又急切的想要娶亲?那邓九公的女儿去了西岐, 险些被捉住!她此去确实是退亲?还是邓九公与比干之子有勾结?”

“退亲了?师父, 邓家女君确实退亲了?”

“果然只为退亲?”

“师父!求师父为我做主,徒儿想娶邓总兵之女为妻。您也算过, 说徒儿有一劫, 而今徒儿应劫,之后必有天作姻缘!邓家女君正是徒儿之妻!”

“求亲?”‘俱留孙’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 “礼呢?来的匆忙, 为师什么也不曾带。”说着便看土行孙, “如此佳偶,当有诚意!捆仙绳为聘,如何?过几日成亲, 你只管拿来用便是。此倒也算是两全其美之策!”

土行孙大喜,马上碰处捆仙绳:“谢师傅!”

‘俱留孙’接了捆仙绳,这才道:“为师今日会择吉时去跟邓九公提亲!再告知于你,少将军为摆脱西岐追兵, 绕道渑池县外回军营, 今夜怕是在渑池县外露宿!你去接应,但想婚事顺利,你不可行无礼之事,需得好好认错, 护送少将军归。看在你知错就改的份上, 邓总兵能让你早两日成亲,也是好的。”

“是!徒儿定不敢妄为!”

‘俱留孙’笑着点头, 而后便消失了。

土行孙高兴,打算去迎接邓婵玉。

‘俱留孙’又变回申公豹的样子:观其弟子,便知其师人品性情!可俱留孙这样的人被师傅所宠信,我呢?我家那弟子什么模样?为何师傅就是看不见!

三言两语,这蠢材就将捆仙绳给送到自己手里了!

他将捆仙绳递给桐君:“没有术法,此物不能用。但若是将来炼制其他法器,倒也不失为好料。”

桐桐将这个捆仙绳卷在六魂幡内!六魂幡是通天教主的,包裹进来了,就是俱留孙想远程操控,只怕都得费点劲。

申公豹:“……”突发奇想,但是她这个逻辑好似又是对的!六魂幡是吃法力的,诅咒谁,谁的法力有可能会被吸纳进去。

而今,将捆仙绳放置其中,会如何……他也不知道!试试嘛,许是就困住了呢?

他一闪身,又走了。

此次幻化成土行孙的样子,入夜后,他假扮土行孙通过土遁出现在了张奎之妻高兰英的床榻之策,用羽毛轻轻的挠高兰英的脚心。

没法子,这般事……也只有桐君能想的出来。要是做其他的,实做不出来。如此,既不肌肤相亲,又不露头去看。万一人家衣衫轻薄,咱也别看了去。

就是伸出一只手,手里攥着一只鸡毛,挠一挠脚心罢了。

高兰英先是没在意,可这个挠不是碰到什么……她蹭的一下起来,便看见一个丑陋的头窜出来一下,又缩回地下,不见了。

岂有此理!

那西岐城里的事自己焉能不知?好狗胆,竟敢窥视觊觎老娘!

她叫丈夫:“……那土行孙来窥视妾身。”

土遁的痕迹尚在!岂有此理!

张奎顺着痕迹追出去,却发现这贼子失去了踪迹。一直寻到城外,才又发现了土遁的痕迹。

这痕迹断断续续,他们顺着寻找,而后就看到了在路边四处张望的矮小丑陋的男子,这便是那土行孙?

原著里,是他设好埋伏,半路袭杀了土行孙。

而今,依旧是土行孙毫无防备,他等着邓婵玉,这是邓婵玉回营的必经之路。

张奎的速度要高于他,他失去了捆仙绳,在毫无防备之下,张奎一击必中。

他揪住这土行孙,验明正身:“明日送往西岐!敢窥视我张奎之妻,这便是下场。西岐,阐教,不过如是!”

因为存着信息差,张奎并不知道土行孙投靠了邓九公!桐桐打的就是这个信息差。

张奎杀土行孙杀的毫不手软,也没有去追究为什么地遁痕迹为何会一小段一小段的,他找寻了好长时间才找到土行孙,原因就是:土行孙是俱留孙的徒弟,而俱留孙是阐教的,阐教在助理西岐!

这样的人,都是商的大将,逮住机会就要杀!别说窥视他妻子,就是啥也没干,只要碰见了就必然要杀的。

第二日,邓婵玉回营,碰到斥候,一问才知道,张奎张总兵杀了土行孙,因为土行孙窥视他的妻子!

首先,没人怀疑这个理由!土行孙就是这么一个德行。

其次,这个死的时间点太真巧!自己才去求助,土行孙便死了。

怎么办到的?如何办到的?这件事跟他有关还是无关呢?

她回营后,在她的营帐里看到了一个木牌,木牌上写着:土行孙死于昨夜子时,少将军勿忧,欲伤你之人已殒命!

她将木牌收起:肯救我,却不现身,你究竟何意?

藏起木牌,去见父亲,告知外援已被剪除。

邓九公一筹莫展:“西岐势大,再等等,等等看看可还有能人异士来相助。”

邓婵玉则道:“土行孙一死,阐教若是来兴师问罪,当如何?”

邓九公:“……”他摇头,“此人并非我们所杀!”

“但张奎乃是渑池守将,尽皆朝廷之人。阐教若因此报复张奎,便会先击溃我们所部……父亲,大战只怕……不是我们想拖延,便能拖延的。”

“那该如何?束手待毙么?”邓九公站起身来,看着舆图,确实也不知道这仗该如何打。

而后,这仗就打不成了。

因为周王室十二公子带着人,从河里打捞淤泥,而后开垦沿河荒地。

没几日,河边架起了奇奇怪怪的东西,两个顽童踩着踏板,那河水便从河道里升了上来,流进了水渠,水渠里的水灌溉进才开荒出来的农田里,那地势高的荒地,竟是被水给浇灌透了。

营帐只能安在河边,可河的对岸,周人在开荒,在挖水渠,在汲水灌溉。

还有人在唱《绵》:周原膴膴,堇荼如饴。爰始爰谋,爰契我龟,曰止曰时,筑室于兹……

那唱的是,周原的土地肥沃,长出的苦菜也想麦芽糖一样甜。我们在这里谋划,在这里商量,然后在用龟甲卜算吉日,而后我们要定居在这里,在这个地方修建房屋……

后面再唱什么,邓婵玉听不清楚了。

可桐桐站在边上,一边跟妇人用芦苇编制草席,一边听着这原始粗狂的唱腔,他们唱的是:我们在此建立了家邦,我们四处劳作,开渠垦荒,从东到西,要管的杂事一样样……

这像是一首描绘生产的歌谣:腾腾腾的铲土入筐的声音,轰轰轰的扔土上墙的声音,蹬蹬蹬的打夯的声音,砰砰砰的修平墙体的声音。于是,成百道墙一起起来,人生鼎沸比打鼓还响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