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跟剧拍摄要是说这个,李三柱就不……(第2/2页)
只是这样一来,欧阳远本就没几个人的车队又损失一人,只剩下三个人。
他们还要去买车,大卡车,车就挂靠在北邮图书馆的名下。
“我觉得,1990年的时候,曾方家可以有电视、电话、冰箱、洗衣机之类的家电,全都可以有,而且,可以是国产品牌。”
拍摄进行到后期,曾家的房贷已经不是家庭的压力,家里开始添置各种家电。
小说里也写了,曾家几乎是每隔一年,家里就要添置一件大型家电。
“电脑也可以有,这个通讯设备你们做的不行,要这样的。”
李稻花把大哥大的大致样子画出来,曾方后来因为工厂倒闭,自己下海经商,成了有名的商人,要随身携带移动电话,方便跟客户们沟通,这也是后来生意人的标配。
因为没有见过移动电话,剧组给设计的移动电话完全就是电话的延伸版本。
在腰部别着一个底座,手里拿着话筒,也像是以前战场上的移动基站缩小版。
“这有点……”尽管大哥大很大,但是在这时候的人看来,移动电话能做到这种程度,还是很不可思议的,尤其是距离现在只有不到十年的时间。
他们这可不是准备拍摄成科幻剧,是准备奔着纪实剧去拍的。
“你放心这个我也是做过调查的,国外已经有类似的移动电话了,只不过目前的工艺还不是很成熟,但是很快,你就能在国外的影视作品里看到它的身影。”
导演倒吸一口冷气,这是真做足了功课,写的没有一点是胡思乱想的,不管是从经济走向,还是从衣食住行的发展。
越是拍摄,他就越是觉得,这部小说,以后绝对会越来越火,等再过五年,十年,人们会惊奇的发现,《一方屋檐》,永不过时。
李稻花看似是对未来乐观的幻想,好像都会成为以后的真实写照。
《一方屋檐》正在筹备拍摄的消息,很早就传了出去。
现在的拍摄任务少,员工们也都敬业,从李稻花接受邀请,两个月的时间,《一方屋檐》拍摄完成,只等着剪辑结束,正式搬上大荧幕。
拍摄的这段时间,欧阳远告诉李稻花,李丰收最近状态有些不对。
李丰获他们都住在一起,稍微留意就很容易发现李丰收可能是处对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