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我的少年奋斗《我的少年奋斗》,……(第2/2页)

搞得林金凤好几次进书房,

看李稻花在干什么呢。

次数多了之后,林金凤还去医院,找精神科的大夫问诊,问李稻花这种情况是怎么回事。

大夫说必须要见到本人才能判断,林金凤连哄带骗的把李稻花骗去,闹个大乌龙。

李稻花把小说念给二老听,证明自己没疯,就是单纯的想骂主角,想让他们评评理,这主角该不该骂。

还没让他们评理呢,刚到三人杀害小光部分的详细描述,二老脸腾的就红了,快板就没停过。

很多李稻花从来没听过的骂人词汇,从二老口中如同流淌的河水,极大的丰富了李稻花的词汇量。

姜是老的辣,她爸妈知道的骂人词汇确实比她听说过的多的多,这不得不服。

再继续念,林金凤都准备上来打李稻花了:“我看你是真的疯了!就这么个垃圾,你还让他上大学,还人前显贵,我要让他死!”

“他不能死,他也死不了,没人知道他犯法啊。”

“他怎么不能死!那不就是你写几个字的问题,你现在就给我写,把他写死!”

死是不可能死的,这个结局,李稻花不可能修改。

李稻花直接把稿子投出去,林金凤气的不行,每次想起来这事,就得骂李稻花和“我”一顿。

“妈,要不……我带你去医院看看?医院心理科也管调节心情的。”

叭叭叭叭叭叭叭,林金凤又把李稻花骂一顿,她知道,李稻花写这个,跟李麦花他们学校前段时间小孩被杀的事情有关。

可她打听过了,这三个小孩,两个枪毙,一个二十年,这也算是罪有应得。

“你也应该写成罪有应得啊,杀人偿命,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你看你写的都是些什么啊,我看你就是专门写出来气我的。

我听说,有些小年轻不想爸妈催婚催生孩子,故意气爸妈,你不会就是想这么干呢吧?”林金凤陷入怀疑。

“妈,我给你读小说,你是不是就记着后面的故事了,前面第一段你是不是忘的一干二净?”

“啥第一段啊?”

“《未成年保护法》啊,这个故事是基于未成年保护法写的,你觉得那三个小孩都该死,可他们是受保护的未成年。”

“法律应该保护的是小光!不是那三个畜生!不是!”人民文学编辑部,几个围过来看李稻花文稿的编辑义愤填膺。

这个时候还没有寄刀片这样的说法,不然的话,他们肯定要去买一盒刀片,亲自送到李稻花手上。

李稻花现在在文学界也是稳住自己的地位了,每次新文稿一过来,编辑们都想第一时间观看。

“客观的说,稻花老师的文笔越来越强,只是强在这部小说上,就让人握拳头了。”

文笔越强,写出来的画面感和冲击感就越强,《我的少年奋斗》里,主角的每一步都充满血泪,都让人恨得牙痒痒。

让人恨不得把他早早掐死,以绝后患。

看书名,编辑们本来以为,这本书是李稻花的自传,毕竟,李稻花确实是通过少年时期的奋斗,有了今天的成就。

如果知道李稻花是怎么努力的,那也是他们的一个学习方向。

看到前面一小部分内容,知道不是李稻花的自传,就认为“我”经历过这样的事情后会大彻大非,痛改前非,努力奋斗,为社会奉献自己。

最好还帮助小光的家人,这就是完美结局了,提现了励志、奋斗、浪子回头等时代热门元素。

没想到,这是从头坏到尾啊。

等会儿,编辑再把稿子翻到最前面,看着书名,《我的少年奋斗》,盖住两个字《我的奋斗》。

所以……这也算是一种致敬吗?为什么要在这种莫名其妙的地方致敬啊!

编辑有很多要吐槽的地方,稻花老师越来越抽象,还有编辑提出,这可能是来自稻花老师的报复,报复上次交流会的处罚。

“这算什么报复啊?”

“她痛苦,别人就也别想开心,你看完这部小说,能开心起来吗?”

编辑摇摇头,何止开心不起来,他觉得自己心里憋着口气,不吐不快。

“你看,这就是她的报复。”

临近过年,拉坨大的,啊不对,来个发人深省的。

《未成年保护法》,这个他们知道很多发达国家都有,国内目前还没有,但是按照社会发展方向,以后肯定是会有的。

法律,都是一点点,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逐步完善,修整。

没有完美无缺的法律,因为社会是发展的,没有人能预测到未来,可能现在的法律对于现在来说很好,过段时间又不合适。

“所以这是哪个国家?”

编辑们觉得,李稻花是把最近的这个未成年杀人案件和其他国家的法律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富有想象力和冲击力的故事。

“或许是阿美莉卡?”稻花老师最喜欢写阿美莉卡,不知道为什么,猜阿美莉卡,他感觉正确率比较高。

“或许是得意志,她书名都致敬的那位,放在那个国家也很合理吧。”

几个人最后也没讨论出来个结果,反正肯定不是国内就是了,国内怎么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性质太恶劣了。

人民文学月刊发布,守着书店的很多人第一选择就是人民文学。